徐暮雲回憶張榮奎,靠把老生第一人

長遠不看老角演戲,前天是慧海大師誕辰,有老伶工張榮奎之《武昭關》,彼素以靠把老生見長,故特往一觀。座中有許多老票友都為此劇而來,榮奎為酬答知音計,復特別賣力,唱作念打,無不各有精彩,雖年來以教戲度日,不常吊嗓,然吃調仍在正宮以上,字字須從丹田發聲,其高處真可聲震屋瓦,響遏行雲,幾個架式,邊式美觀,此皆得力於幼功甚深,故嗓雖經年不弔,功雖數月不練,而偶一出演,依然高朗圓潤,悉中繩墨也。

徐暮雲回憶張榮奎,靠把老生第一人

張榮奎

是劇有一特殊點,則生旦二人合唱一句導板“(旦)兵困禪宇(生)馬後悲”,此種唱法,在他劇中不恆見之。海上風行之本戲中有所謂五音九音聯彈者,往往三四人合唱,連貫亙數十句,亦有兩人合唱一句,一人先唱上半句,另一人接唱下半句者。初聞頗覺新穎,其實此類唱法,悉由《二進宮》及《武昭關》諸劇託化而來,可見想創造新的,還須多研究舊的,舊貨堆裡確實有好玩意兒也。

張榮奎出步於楊榮壽(名全,乃楊盛春之祖)主持之小榮椿科班,他同楊小樓,程繼仙都是師兄弟,大李五(順亭)晚年唱不動了,每薦榮奎為老譚配《珠簾寨》之周德威(周有勾臉不勾臉之分,倘由錢金福扮,則歸淨行,勾臉,由大李五扮,則歸生行,本臉,榮奎系宗李者),及為許蔭堂配《甘露寺》之趙雲,張既得名師真傳,復時諸名伶薰陶,故在今日靠把武老生中,堪稱南北第一人焉。

徐暮雲回憶張榮奎,靠把老生第一人

張榮奎和餘叔巖一起練功

其他靠把戲中,演者有打有念,以及種種身段,在臺上恆不休憩餘地,若在外行觀之,必認為異常吃力,甚不易為,實則武戲最緊張乃最易演,一遇冷場,則僵立臺上,手足皆無措,內行人最怕逢此場合也。《武昭關》劇中,當旦唱大段二黃時,生再挺立一旁,又復向臺口,為時足有數分鐘之久,絲毫不能有所施展,或稍事移動,至多僅能一手掩攏槍纓,然只兩三秒鐘即可畢其動作,除此之外,又別無適乎劇情之小動作,可使其不僵,須靜候旦角唱完,方得轉動身軀,是故此等處乃最足以顯露角兒功候之深淺也。

徐暮雲回憶張榮奎,靠把老生第一人

與張文娟練功

是日榮奎演此,既不類他人之呆若木雞,復自始至終聚精會神,不現委頹之像,彷彿古廟中一尊塑像,不特不僵,且英氣勃勃,使人靜中觀望,更覺其工架穩練邊式耳。吾人每觀初下海之票友演劇,輒見其後臺吹鬍子,瞪眼睛,時而整冠,時而投袖,毛病顧厭其多,然而還比僵在那裡稍高一籌。

他人每論小樓演劇,謂彼乃武戲文唱,此一“文”字,談何容易,蓋非有數十年苦功者,莫克臻此。今楊氏墓木已拱,欲觀老輩典型,復長於靠把者,舍榮奎莫屬矣。又是日晚場復有張君令徒張文娟女士之《戰太平》,該劇亦榮奎所授,自金殿起,帶箭止,全劇無缺,邇來坤伶鬚生能靠把者尤寥若晨星,文娟演來雖無特殊精彩,但尚當得平妥二字,嗣後再求進步,他日不難與孟小冬一爭長短也

徐暮雲回憶張榮奎,靠把老生第一人 《 鎮潭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