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長2302公里的京廣鐵路

京廣鐵路(北京-廣州)是一條從首都北京市通往廣東省廣州市的鐵路,於1957年全線建成,全長2302千米。原分為北南兩段。北段從北京市到湖北漢口,稱為“京漢鐵路”(1949年以前稱“平漢鐵路”),於1897年4月動工到1906年4月建成。南段從廣東廣州到湖北武昌,稱為“粵漢鐵路”,於1900年7月動工到1936年4月建成。在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後,兩條鐵路接軌,並改名為京廣鐵路。京廣鐵路是中國最重要的一條南北鐵路幹線,其連接了6座省會、直轄市,以及多座大中城市。

全長2302公里的京廣鐵路

京廣鐵路連接五省一市,是貫通中國南北的重要鐵路大通道,是國家鐵路南北交通大動脈,也是中國鐵路運輸最為繁忙的主要幹線,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京廣線南運貨物以煤炭、鋼鐵、石油、木材及出口物資為主,北運貨物主要是有色金屬礦產品以及糧、糖、茶、水果等農產品和進口物資。京廣鐵路途經地形為華北平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湘東丘陵、衡陽盆地、南嶺、珠江三角洲,溝通了華北、華中與華南,是我國鐵路網的中軸。

全長2302公里的京廣鐵路

京廣鐵路自北京樞紐北京西站引出,向南經過手帕口平交道口上跨廣安門大街,下穿麗澤路轉向西經過豐臺站,向西過永定河轉彎向南,過河北保定向西南經過石家莊,向正南方經過邢臺市、邯鄲市、安陽市、鶴壁市、新鄉市過黃河到達鄭州市,繼續向南經過許昌市、漯河市、駐馬店市、信陽市,穿過大別山區在孝感市走一個直角後向東南進入武漢市(在武漢市內走S形經過漢口、漢陽、武昌三鎮),過武漢長江大橋繼續向南經過咸寧市,向西南到岳陽市繼續向南到達湖南省會長沙,沿湘江經過株洲市、衡陽市、郴州市,在大瑤山隧道穿過南嶺,經過廣東韶關市、沿北江而下經清遠市到達羊城廣州市。

全長2302公里的京廣鐵路

近代中國,官家極重鹽糧運輸。江南富庶,歷為朝廷糧倉。清初,朝廷年徵糧400萬石,約合2.8億公斤。幾億斤的糧食怎麼運到1000多公里外的北京呢?那時,陸路交通不便,只能選擇水路,即:藉助風力、舟船,通過京杭大運河,將糧食運抵京城。這就是持續數百年的漕運。清朝中葉,大運河河道淤塞曾使漕運部分藉助海運,但清末鐵路的出現徹底埋葬了漕運。老京漢鐵路是終結漕運歷史的早期鐵路之一。循著鐵軌和汽笛聲,中國加速奔向工業文明。

全長2302公里的京廣鐵路

據史料記載,最早提議建設京漢鐵路的清廷官員是直隸提督劉銘傳。他在1880年上奏,建議“急造鐵路”。劉銘傳提議,先以北京為中心建放射線,一經山東至清江浦(京杭大運河要衝,位於江蘇);一經河南至漢口;一通盛京;一通甘肅。他認為,北京至清江浦的鐵路尤其應該先修。不過,未獲清廷批准。九年(1889年)後,兩廣總督張之洞奏請修建盧溝橋至湖北漢口鎮鐵路,即京漢鐵路的前身盧漢鐵路。清廷批准提議,並斥責反對派“偏執成見,不達時務”。洋務派代表人物張之洞和李鴻章受命籌建,清政府擬年撥銀200萬籌辦。同時聲明,不借洋債,不購西洋鋼軌。1890年,張之洞在湖北主持建設漢陽鐵廠,為盧漢鐵路之需。

全長2302公里的京廣鐵路

1891年,沙俄滲透東北,清廷考慮優先修建關東鐵路(中東鐵路)。不過,其窘困的財政在現代工程建設面前,更顯捉襟見肘,只得將盧漢鐵路撥款移作關東鐵路專款。盧漢鐵路遂陷入停滯局面。1893年,漢陽鐵廠建成投產。兩年後,張之洞再次上書,稱:“中國應開鐵路之地甚多,當以盧漢一路為先務。此路南北東西皆處適中,便於通引分佈,實為諸路綱領。”1895年年底,清廷決定重啟盧漢鐵路建設進程,無奈准許商民集股。中國鐵道博物館原黨委書記賈本義說,1896年,清廷設鐵路總公司,決定從盧漢鐵路辦起,再辦蘇滬、粵漢鐵路。

全長2302公里的京廣鐵路

京漢鐵路從北京到湖北省漢口,最初稱為“盧漢鐵路”(盧溝橋至漢口)。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同年7月19日,即《馬關條約》簽訂後的第94天,光緒帝發出一道諭旨,宣稱“當此創鉅痛深之日,正我群臣臥薪嚐膽之時”,並提出救亡圖存的六項“力行實政”,修鐵路被列為首項。同日,兩江總督張之洞即復奏清政府,指出“宜亟造鐵路也”,建議修築盧漢鐵路:“中國應開鐵路之地甚多,當以盧漢一路為先務。 京漢鐵路在1906年4月全線通車,全長1215公里。京漢鐵路通車以後,營業發達,餘利很多,在義和團運動的影響和全國人民紛紛要求收回鐵路主權的壓力下,清政府幾經周折,終於在1909年1月,撥官款500萬兩白銀和借英國匯豐、法國匯理兩銀行款5萬英鎊,還清了京漢鐵路借款,把鐵路贖回。1927年至1949年間因北京改稱北平,京漢鐵路也改稱稱“平漢鐵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恢復京漢鐵路之名。

全長2302公里的京廣鐵路

南段從廣東省廣州到湖北省武昌,稱為“粵漢鐵路”。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五月,張之洞上諭修築粵漢鐵路,主張官督商辦,但清廷自行向美國借款,美方更規定中國在50年後還清債款,方可收回鐵路管理權。但此舉激起粵、湘、鄂三省紳商強烈不滿,最後為從美國手中贖回路權,清政府付出了高達675萬美元的代價。粵漢鐵路於1900年7月動工,但在修築長沙至株洲一段後發現資金不足,湖南粵漢鐵路公司雖然通過發行股票籌的831萬銀元,但仍入不敷支,最後只好在1909年與德國、英國、法國的銀行團簽訂《湖廣鐵路借款合同》,借款550萬英磅,利息五釐,以修築餘下路段。武昌徐家棚至長沙段工程全長480餘公里於1918年9月通車。廣州至韶關段全長224公里,於1916年修通。但由於韶關至株洲段400多公里因地形複雜、工程艱鉅一直受到拖延。至1927年,國民政府鐵道部成立,即把修建粵漢鐵路株韶段列為首要任務,當時鐵道部長孫科更倡議以庚子賠款修建。株韶段在1936年4月28日建成,當時號稱是中國鐵路工程建築標準高的鐵路。同時粵漢鐵路全線宣告接通,全長1095.6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