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栽培蔷薇的历史十分久远,蔷薇有很好的营养价值

原标题:中国栽培蔷薇的历史十分久远,蔷薇有很好的营养价值

摘要:蔷薇:是蔷薇属部分植物的通称,主要指蔓藤蔷薇的变种及园艺品种。大多是一类藤状爬篱笆的小花,是原产于中国的落叶灌木,变异性强。茎刺较大且一般有钩,每节大致有3、4个;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为5-9片,叶缘有齿,叶片平展但有柔毛。花常是6-7朵族生,为圆锥状伞房花序,生于枝条顶部,花径约3厘米,每年只开一次。蔷薇花花盘环绕萼筒口部,有白色、黄色等多种颜色。花谢后萼片萼片会脱落;果实为圆球体。

中国栽培蔷薇的历史十分久远,蔷薇有很好的营养价值

栽培历史久远 蔷薇有2000年栽培历史,据记载中国在汉代就开始种植,至南北朝时已经大面积种植。当今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蔷薇,是在六千万年以前从亚洲传播开去的,这可以从蔷薇的化石来证明。早先在北美洲发现的它的叶片化石是渐新世的化石距今已有四千万年以上,然后近年在中国抚顺地区发现的蔷薇叶片化石属始新时期,要比北美发现的化石早1500万年左右,因而可以说蔷薇的故乡在亚洲,在中国。

中国栽培蔷薇的历史十分久远,蔷薇有很好的营养价值

中国栽培蔷薇的历史十分悠久。根据K. Krussmann的《Roses》记载,在夏朝之前就有栽培蔷薇的传说(Chin-Nun,2737-2697B.C)。有关蔷薇科植物的确切记载,最早见于距今3000-2500年前西周至春秋时期一部诗歌集《诗经》中,《周南·何彼 矣》中有:“何彼襛矣?唐棣之华”的诗句诗中将出嫁公主比做唐棣花。《小雅·棠棣》中有:“棠棣之华,鄂棣之华、鄂不炜炜?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即将棠棣比做兄弟间的和睦相处。

中国栽培蔷薇的历史十分久远,蔷薇有很好的营养价值

《寰宇记》载:“梁元帝竹林堂中,多种蔷薇。”梁元帝肖绎喜爱蔷薇,他在竹林堂“有十间花屋,枝叶交映,芬芳袭人。”至唐朝,蔷薇已成为一种广泛栽培的观赏花卉。唐《平泉草木记》载“己未岁得会稽之百叶蔷薇,又得稽山之重台蔷薇。”唐朝年间,蔷薇栽培更为普遍,如李白、储光曦、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著名诗人都有咏蔷薇的诗篇。李德裕《平泉草木记》中记载:“已末岁得会稽之百叶蔷薇,又得稽山之重台蔷薇”。

中国栽培蔷薇的历史十分久远,蔷薇有很好的营养价值

耐寒,有野生和众多园艺品种,可用压条或嫁接法繁殖。蔷薇可以药用,由其制成的蔷薇花粥有良好的营养价值。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亚热带及热带山区等地区。1985年中国《中国植物志》第三十七卷问世,更清楚地描述了蔷薇的形态,俞德浚教授将它定名为‘野蔷薇’。不能说中国古代的蔷薇就是野蔷薇,可野蔷薇这个种肯定在当时‘蔷薇’指陈范围之内。

中国栽培蔷薇的历史十分久远,蔷薇有很好的营养价值

结语:至西汉时方始有蔷薇属植物的记录。根据文献证明,在汉武帝时代,上林苑中栽培有蔷薇。根据《贾氏说林》记载:汉武帝与丽娟在园中赏花,时蔷薇始开,态若含笑。汉武帝叹曰:“此花绝胜佳人笑也。”丽娟戏问:“笑可买乎?”武帝说:“可。”丽娟便取黄金百斤,作为买笑钱,以尽武帝一日之欢。“买笑花”从此便成了蔷薇的别称。

中国栽培蔷薇的历史十分久远,蔷薇有很好的营养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