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打造自媒体品牌?

武山事儿


自媒体下半场,打造品牌很难,但打造品牌关键词很容易。

1,打造自媒体关键词。

相比较品牌,打造自媒体关键词要容易些,最基础的就是平台自身的定位,如我们常见的‘职场’‘情感’‘娱乐’等,这些分类本身就是一些关键词,我们写一篇文章发布在微信公众平台,就会吸引喜欢这类文章的用户。

和其他智能分发类自媒体比较,别的平台发文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发文时可以选择分类,第二种是你推送之后平台会在文章内部摘取你的关键词,而被摘取的关键词若和分类相同,你的文章就会被精准的推送到此类用户手机上。

用心一点你会发现,你的文章总是会充斥着关键词(没有象征失败),这里要做的就是你的自媒体文章在一个分类之内,并且关键词也隶属于这个分类,这就是垂直。

2,将内容做成产品,将自媒体做成品牌。

你的自媒体文章就是你的产品,不是简单地推送一条图文,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最初,你的产品不会有粉丝,但是在做内容的同时,也要做用户,做活动,做引流,让你的产品又第一批种子用户。

这个时候开始,你的自媒体就是一个品牌,我们熟知的papi酱,软软,酷酷的滕等,他们也都是从这一步开始慢慢的做成品牌。

而这个过程中会淘汰很多自媒体,也会淘汰很多大大小小的品牌,在这里,运气,坚持,方法都很重要。

3,自媒体做附加值。

对于papi酱,我们能够想到的关键词就是‘搞笑’和‘吐槽’,提到酷酷的滕,能够想到的关键词也是‘搞笑’,这个就是从最初的关键词做成了品牌的关键词。

但是对于很多自媒体来说,并不是独立的自媒体,可能是某些企业的自媒体,需要为企业发声,那这个时候自媒体本身要成为独立的,并不是与企业分开,而是要做自己的定位。

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杜蕾斯营销’,一个做套套的微博不好好做产品,天天跟热点,这个就是标签,同时也没有让用户忽略自媒体背后的企业。

当然,在内容下半场,自媒体打造品牌关键词越发的艰难,但是并不表示应该放弃,无论是独立的自媒体想要做品牌,还是为企业发声的自媒体想要做品牌,都可以从最基础的方法尝试,摸清每一个自媒体平台的关键词套路,从平台做关键词,让用户记住你的名字和你的关键词,你就成功了。


贺公子新说


一、准确定位。

诚如兵法所说谋定然后动,说的便是谋略在前,行动在后的意识,定位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明确自己的优势所在,再就是了解自媒体整体趋势。

在定位中要注意一下几点:

1、要具体,可实现。

2、领域越细分越好,在细分领域容易成为意见领袖,自媒体领域,太过广泛的领域不利于后期运营与变现。

3、依据个人兴趣选择项目,对文章不感兴趣也可做视频。

二、设定标签。

标签即人设,代表者你在虚拟网络的身份,好比提到成龙,大家都会想到武打巨星,提及刘亦菲便是神仙姐姐。

打造专属自媒体的第一步便是打造一个标签,可以是‘某某巨匠’,“某某第一人”,也可以是‘什么专家’,这也是说为什么要做细分领域的原因,在细分领域做精了,你就是那个小圈子的小代表。

三、拓展人脉

人脉等同于钱脉,有时候发展的机遇就在某个朋友提供的机会中。

1、精研业务,在自己的平台把业务做精,吸引更多优秀者的目光。

2、主动参加圈子,无论是免费圈亦或是付费圈度可以去参加,免费圈可以吸引粉丝,付费圈可以成为合作伙伴。

要多多与圈内人交流,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掌握更多行业信息。

四、借力互推。

就像明星靠捧,自媒体圈也一样,合作是不可缺少的,同行既可以是竞争者,也可以是合作伙伴,有时候共享资源,借力互推,也可以实现共赢。

等你经过时间沉淀,有了属于自己的粉丝群体,你完全可以去和同行谈合作,你推我,我推你,让大家又更多的曝光率。

当然,想打造自己的品牌最终的得力点都是优质内容,只有持续的输出优质内容才能源源不断的吸引粉丝,巩固粉丝,这里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个助你运营的好工具—易撰,它有全网最齐全的数据库,每天实时采集更新各平台资讯数据,让你随时走在资讯最前端。


自媒体菌


做自媒体有两个部分很重要,一个是有价值的内容,另一个是打造自己的品牌知名度。现在网络信息十分泛滥,人们到底该相信哪个呢?哪个才是有价值的呢?

当你有了自己的定位,产生有价值的内容之后,该如何有效快速建立个人品牌呢?我觉得有几个要点可以借鉴:

一、你需要为你的个人品牌设置一个清晰的标签。

标签也差不多就是你优势的集中体现。有了标签,你就有了一个可识别的定位,别人可以从海量的信息里面一下就能把你指出来。做法是要让你跟一定的功能标签相联系起来,别人一想到某件事情就能想到你。比如提到搜索人们就想到百度,提到电脑安全就想到360,这样的识别度越清晰越好。

二、解决用户的痛点

你提供的内容和服务真正能解决用户实实在在的问题,只有这样,用户才会愿意为你的价值买单。你的影响力大小取决于你解决了多少人的问题。比如腾讯qq解决了人们网络上人与人交流的问题,支付宝解决了网上交易信任的问题,所以他们的价值是巨大的,影响深远。我们不一定要跟他们比,解决不了大的问题,解决一下生活中小的问题还是可以办到的。中国有那么多人,哪怕是一个细小的问题,用户市场规模也是很大的。

三、设计一个方便于口碑传播的广告短语。

比如在电视上和网络上经常看到听到一些广告语,有些做的非常好,不仅可以阐明自己的产品卖点,而且还有引导用户行动的功能。

比如小米手机,为发烧友而生,就是为智能手机发烧友定制的手机,走的是平民屌丝的路线。脑白金的广告多年不变,“孝敬爸妈,脑白金!”

四、经常跟用户交流互动,建立情感联系。

小米的营销是个非常成功的案例。小米手机用户的忠诚度非常高,买了第一部手机之后大多还会买第二部。不仅如此,他还会介绍身边的人购买。你可以看到小米官网运营的核心是小米手机社区,在这里每个人的注册账号都是跟用户的手机编号相关联的,手机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在社区里讨论互动,手机用户也会提供一些好的建议,网友可以晒自己的用机经验。全国各地也有很多的粉丝会,他们会定期举办线下的交流活动,小米公司的人员会有专人组织。这样的忠实粉丝力量是很强大的。

五、不断提供新的价值

不断提供新的价值,完善你的产品或者是服务。

一个产品一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时间长了就会被人们遗忘。如果你能保持源源不断地创新,用户会就会持续关注,看看现在苹果手机受追捧的程度就知道了。自媒体也要有同样持续创新的思维,不能一劳永逸。


蝙蝠侠IT


穿石会创始人郭壹原创观点:关于打造个人品牌的内容,我看了非常多的书跟案例,未来的商业世界会属于超级个人IP,接下来我也会持续在这方面做更多的研究和实践,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东西。在这个充斥文字鸦片的时代,能写出一些让大家看了之后有所得的内容是我希望的。也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交流互动。


少即是多

这两年越来越多垂直领域的大佬崛起,垂直经济理论也告诉我们,现在的创业者要选择细分市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人群分层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这也是社群经济为什么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细分市场,你有什么技能或者产品是别人没有的,很难取代你的?

“依靠传播为生的人,都知道尽量简化的必要。”

“一词简化心智”, “要筛选出那些最容易进入心智的材料,削尖信息。”信息越简化,越适合品牌传播。把注意力放在消费者而非你的产品上面,让他们一想到你就会想起某个关联的词。需要记住的是,当我们给人留下了某一种印象,要改变它几乎就不可能了。

我们必须想清楚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简化目标并区分优先级,提前做好判断,然后持续行动做深度运营。普通人如果没有技压群雄的本领,更适合加入一两个社群和圈子,和社群大佬多接触,也不能贪多,得到一个大佬的强信任就能咸鱼翻身。

很多创业者是靠某个大V的转发、扶持,迅速就起来了。举两个最近的例子:杜子建在一直播里主动提出愿意免费给一个经常发游艇给他的粉丝做营销咨询,还说其他只要他能帮得上的,他都愿意帮忙。还有一个日本留学生在日本做共享单车,天天给薛蛮子微博留言、发私信,薛蛮子请他到一直播里聊,说他脸皮极厚,而且确实很执着,就同意跟他一起去日本考察。

增加自己在大佬面前的曝光次数,在他们身上投入时间、精力、金钱,他们会被你的坚持打动。


占领心智

《定位》一书里提到:“定位从产品开始,可以是一件商品、一项服务、一家公司、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就是你自己。但是定位不是围绕产品进行的,而是围绕潜在顾客的心智进行的。也就是说,将产品定位于潜在顾客的心智中。”

网络上有种论调说屌丝应该踏实做好手里的工作,没资格谈什么战略思考,其实贫寒子弟更不能像无头苍蝇误打误撞,只有提前做战略定位,才能让你在人生的征途中领先别人一步,否则就容易把机会拱手让人,但是要注意的是你一直贫穷的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你的思维方式是错的,这个时候跟对人很重要。是否做定位对一个人的影响从一年的时间可能不明显,持续积累2-3年却会有巨大的变化。

你的定位最终是为了给潜在客户留一个心锚,凭空创造一个概念试图改变消费者心智是非常困难的,更靠谱的方式是加强某个本来就存在他们心中的意识,并且共鸣对象就是你。


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传播

虽然现在是个传播过度的时代,但是只有把自己要表达的东西传播出去才能活下来,且事半功倍,否则无论你多有才华,你的产品多么与众不同,没人知道依然会一事无成。好运气往往就是好的传播顺带的,应该选择适合自己定位的平台进行高效传播,我有好几个朋友通过电商平台(淘宝、天猫、亚马逊、速卖通等)赚到了第一桶金,而自媒体刚开始主要是通过博客、微博平台起来的,接着有很多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做起来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咪蒙),彭小六通过简书从三线城市的普通员工跳跃到一线城市,成为企业的联合创始人。

在信息过度传播的社会,传播信息每天都在倍增,我们传播的内容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快速引爆就非常容易湮没在信息的传浪潮里,围绕定位打造爆款也是一个捷径,不过这需要一些才气和运气,没有经过长期积累,做出一个内容就迅速引爆的属于极少数。

现在的媒体平台非常多,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简书、一直播、喜马拉雅、大鱼号、企鹅号、百度百家、一点资讯等等。你最擅长的形式是音频、视频还是文字?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在对我们扶植力度最大的平台进行深度运营,保持耐心、平和的心态去建设自己的个人品牌,会少遇到很多麻烦。


穿石郭壹


打造个人品牌,其实就是要把自己塑造成某个领悟的专家,引领者。

而且从粉丝的质量和数量可以看出你这个个人品牌是否合格,这就需要你能持续输出有价值的内容,昙花一现,没挥舞两下,就黔驴技穷了,肯定不行,所以,一定要根据自身条件,给自己定位,挑选最擅长的领域。

还有,磨刀不误砍柴工,可以花点时间,参加些相关培训,时间比金钱重要,别什么事都自己摸索,就像有的人会唱歌,可以持续输出关于唱歌方面的内容,可是不懂自媒体啊,不知道怎么吸粉,get不到目标粉丝的痛点,需求。花点钱,让别人领路是个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好方法。


行者的视野


首先,要有明确的规划,长期2-3年甚至5年;短期规划确定该段时间的内容主题等。然后是有精准的定位,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包括我们说的擅长领域,目前自媒体号来说从散乱的游击队到目前的正规军,自媒体号偏向垂直化,更加的受到平台的青睐。

第三,选择适合的平台很重要。可以在这几个比较大的流量平台去尝试,每个平台的受众喜欢的东西都不一样,平台规则玩法也不同。

第四,专业。图文排版,发布的视频类型风格,直播固定时间点 ,直播内容等,都要有所统一,有自己的调调。

第五,多原创多有质量内容,这样不仅会得到平台推荐,平台小编也会关注到你噢,这样可以增加曝光率。

第六,多参加平台的活动,获得更高的收益,曝光,粉丝。

第七,坚持发表写作,这是亘古不变,永恒的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