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兔子不吃窩邊草」,又說「近水樓台先得月」,怎麼選?

農村老話“兔子不吃窩邊草”,又說“近水樓臺先得月”,怎麼選?

農村有很多的老話俗語,都是古時勞動人民人生經驗的感悟和總結。像“燕子低飛蛇過道,大雨不久就來到”這些預報天氣的老話就特別的智慧,還有像“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類的老話,也是蘊含著真切的道理在。可是,總有一些老話,單獨聽著挺有道理的,但是總有其它的老話跟它起矛盾,不信你來看看:

老話說: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可又有常言道:薑還是老的辣。

老話說:得饒人處且饒人;可老話又說:縱虎歸山,後患無窮。

所以,這到底是該聽哪句?

農村老話“兔子不吃窩邊草”,又說“近水樓臺先得月”,怎麼選?


又像農村老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可又有一句話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像“兔子不吃窩邊草”,有一種特別有骨氣的感覺,好兔子志在四方,哪怕窩邊有草都不稀罕,要去遠方覓食。可有的人也會覺得這“兔子”(指人)是不是傻,比如單身的小夥子身邊就有個不錯的女孩兒,為什麼不追呢?為什麼要捨本逐末呢?比如家附近就有不錯的工作,為什麼就是不幹要跑去外省打工呢?

農村老話“兔子不吃窩邊草”,又說“近水樓臺先得月”,怎麼選?

而“近水樓臺先得月”,有一種特別幸運的感覺。其實你不用去所謂的遠方去證明你的能力,你能抓住眼前的機會,好好把握,之後有的是時間給你證明你想證明的東西。

農村老話“兔子不吃窩邊草”,又說“近水樓臺先得月”,怎麼選?

這兩句老話,好像代表的是兩種價值觀!

小編覺得,20歲的時候,大多會選擇第一種的驕傲和骨氣;也許成熟到30歲之後,心裡是不是也會覺得識時務者為俊傑?


各位看官,如果是你,你會傾向選擇哪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