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线城市工作,但买不起一线城市的房子,有考虑过异地购房吗?

关于房价,真的是恒久不变的主题,买了的盼着涨,没买的盼着跌,然而房价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倘若刚需,还是要尽快入手吧。之前在群里就一直听说,有个小家庭明明付得起首付的,却因为担心还款压力非要推迟买房,结果一等就再也买不起了,现在还是没房一族,孩子读书都没法安排,至今还在纠结孩子读书是留下来念私立还是回老家读。

15年的时侯,我也在烦恼孩子的读书入学问题,纠结定居在哪个城市。后来去珠海看房,相中一套小三居,价格相比同类型的房子比较适中,最划算的是基本不用怎么装修,于是迅速出手拿下这套房子。房子相比之前看的两套,无论是房型、朝向、装修、价格都相对满意,那时看房的人也多,怕一迟疑就被抢走了,大概看房后的第三天就下了定金,接着签了合同,次年2月份收到锁匙,可以拎包入住。

在一线城市工作,但买不起一线城市的房子,有考虑过异地购房吗?

房子是老旧小区的房子,算下来也要每平1.2万,交首付就交了三成多,大概43万,可以看得出当时这个海滨城市房价已经不便宜了,其他新城区动辄都要两三万每方,堪比一线的广州房价。当时买下这套住房的时侯比较满意,可以说是抢到的,据后来中介透露,我们下定之后没几天,好多购房意向者都奔着房主家去,想要买他们这套房子。然而经过事后细想,如果当初多点购房知识,也不至于如此被动,不至于想要在五年内完成置换新的房子,换成好一点的电梯房。

为什么换呢?小区住得还算舒服,但是因为是楼梯房,老人小孩和孕妇上楼都不方便,尤其是我们住得比较高层的更显得辛苦些。因此在住了两年后,就动起来置换的心思。然而抵不过现实的残酷,一则没钱置换,二则政策上的限购,目前尚没有购房资格,因此这事也就先放心里想想了。

在一线城市工作,但买不起一线城市的房子,有考虑过异地购房吗?

其实在这种异地购房的经历中,有几点是值得借鉴的:

1、异地购房比较麻烦,我们都显得比较着急,想着尽快确定下要买的房子,没有对买房进行充分的考量,尤其是购买二手房,考量显得特别重要,大到地段、周边环境、附近配套等,小到社区文化、小区环境、房屋质量、房子装修、户型朝向,这些都要知道。我们就来一天,看了同一小区的三套房子,第一套户型需要重新改,第二套需要整个打掉重装,相比之下,第三套房子的装修好户型也好,价格差不多,而且我们也怕以后找不到这样的好房子,便急于下定金了。

异地买房还是要不怕麻烦,即使要多跑几趟,也要看好再买,多比较,才能买到更心仪的房子。尤其是不熟悉的区域,最好是找上有买房经验的亲戚朋友带着一起去,帮忙看并了解周边的环境是否适合,最后想清楚了再做决定买下房子。虽然可能会错失良机,总比匆忙买下房子又后悔没买好,却没机会重新选择的好。

2、主要是购房知识没了解好,不清楚购买二手房是需要多付首付和缩短还款期限的。

一套十几二十年房龄的房子需要付高于30%的房子总价,而且贷款年限也只是十几二十年。因此,倘若是购买新的二手房或者精装新房的话,即使总价再高上好几十万,付同样的首付,同样的月供一样也能拿得下来。当然,买期房可能要等上两三年才可以拿到房子,对于急于读书的家庭来说,并不合适,买新点的二手房反而更合适一些。

3、怕麻烦没有使用公积金。虽然我们是异地买房,但是政策上却是允许使用异地的公积金。我当时在广州工作,而先生因为辞职断了几个月的公积金,如果仅仅是使用我的公积金的话,应该是可以贷出来二十万左右,然后做个组合贷,这样每月还款会少个几百块,经济压力也能减轻一些。然而那时因为嫌异地办手续太麻烦,我也不好意思老请假,就直接办成商业贷款了。当然现在有了当地的公积金,也可以做公积金的转换或者冲账,但是目前也还没有去推进这件事情。

虽然在买房的过程中是有点小遗憾,也总算是有自己的房子了。其实现在来说,很多伙伴是在一线工作,但是买不起一线的房子或者不想在一线生活,打算以后到二三线城市定居的,也跟我当初一样有异地购房的需求。相对本地购房来说,异地买房还是比较麻烦的,总之买房前也要多做些知识储备,保持多看多听多想,不要随便被中介和房主忽悠了去,不然真的是后悔莫及。

更多贷款相关知识,可以关注@卡牛贷款 头条号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