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器材本色:Nordost QKORE 3

还原器材本色:Nordost QKORE 3

摘 要: 对于玩音响的人而言,「接地」是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它为电流提供一条回流的途径,让电流循环更为顺畅,若器材有发现漏电的情形,接地更可以将漏电导回大地,发挥安全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为系统中各个器材的机壳接地提供共同的电位基准点,消除各个器材机壳接地之间的电位差,让讯号在器材间流动地更为顺畅。

还原器材本色:Nordost QKORE 3

对于玩音响的人而言,「接地」是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它为电流提供一条回流的途径,让电流循环更为顺畅,若器材有发现漏电的情形,接地更可以将漏电导回大地,发挥安全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为系统中各个器材的机壳接地提供共同的电位基准点,消除各个器材机壳接地之间的电位差,让讯号在器材间流动地更为顺畅。然而,台湾住家大部分为老旧公寓,建筑物并没有做好接地措施,就算新建筑有做接地,所有住户的电路都共享同一条地线,噪讯有可能藉由大楼共享的地线窜入音响系统中。而自行打铜桩,为自己打造独立的接地,在寸土寸金的都市空间中,更是缘木求鱼。为此,许多音响厂商开发出「接地盒」产品,为家中的器材提供干净的仿真接地。美国知名线材厂牌Nordost旗下的电源配件子品牌QRT,最近推出了QKORE 1、QKORE 3、QKORE 6三款接地盒产品,其中这次介绍的QKORE 3,便是专门为器材的二次侧电源提供共同电位基准而设计的产品。

还原器材本色:Nordost QKORE 3

LVAP电路加上QKORE Wire线材,双管齐下

这次送来U-Audio编辑部的QKORE3接地盒,虽然宽度不足1U,但是它的机壳以表面拥有细发丝纹处理的铝合金打造,重量达6公斤之多,拿在手上极具份量,而QKore3在背板上搭载了3只WBT制造的接线柱,质感刚健扎实,可以与香蕉插、Y插以及裸线稳固连结。我本来想要把QKore3接地盒打开,一窥内部堂奥,然而原厂已在机壳接缝处贴上保固封条,我因此不敢贸然行动。不过,原厂在其官网上有说,QKore3内部搭载他们特别设计的「Low-Voltage Attractor Plates ,低伏特吸收收板,简称LVAPs」。原厂说明这个LVAP电路板以合金制成,上面搭载特殊设计的被动式电路,可做为器材电位的基准,吸收系统中的高频噪讯以及磁场能量。至于这些噪讯以及磁能进入QKore3之后如何转换,这就是原厂密而不宣的绝招了。

Qkore 3在购入时,原厂还在包装内附有2米长的RCA转香蕉插 QKORE Wire,让音响器材得以与QKORE 3连接,发挥接地的效果。根据原厂在官网上的说明,这个QKORE Wire可不是随随便便做的,而是原厂发挥制线专长以「Micro Mono-Filament(微形单股细线)」技术打造,线材内部采用单股16AWG(直径1.291mm)的镀银6N无氧铜为导体,并以FEP(乙烯丙烯氟化物)做为绝缘层的材质。原厂声称这样设计下的QKORE Wire,为系统提供阻抗极低的地线路径。虽然线身极为纤细,但是质地强韧,不易变形,也能抵抗重压与弯折,如果您的器材上没有足够的RCA端子,不用紧张,原厂也提供了搭载香蕉插、Y插、XLR公/母插、BNC端子、 RJ45网络线端子、USB A与USB B等各式端子的QKORE Wire。

还原器材本色:Nordost QKORE 3

原厂建议先从前级接起

一套音响系统中有那么多音响器材,然而QKORE 3上只有3个接线柱,那么究竟哪些器材要优先连接到QKORE 3呢?根据原厂的建议,可以先从前级或综扩开始连接,只要将QKORE Wire的香蕉插端接在QKORE 3上,而线材另一端的RCA端子则可以插在前级/综扩上没在使用的RCA端子上,如此一来端子上的负极端变会与QKORE 3而不同的RCA端子会带来不同的效果,用家除了可以多方尝试外,不妨可以用电表测量每个端子的电阻值,找一个电阻值最低的端子与QKORE 3连接,让噪讯可以迅速透过该端子流入QKORE 3中。

前级/综扩接上QKORE 3后,如果觉得声音还有进步的空间,原厂建议可以再将讯源器材连接在QKORE 3上,最后再将剩下的器材接在QKORE 3上。无论如何,都必须要记得,一台器材只能接在QKORE 3的一个端子上,如果一个器材同时与QKORE 3的两个接线柱连接,声音可是会大打折扣唷。

除了3端子的QKORE 3之外,Nordost还推出单端子的QKORE 1与6端子的QKORE 6。QKORE 1是专门设计给同厂的QBASE系列排插使用的。在QBASE系列排插之上,都有一个接地端子,透过香蕉插转香蕉插的QWIRE,可以与QKORE1连接。至于QKORE6则是专门为双单声道系统设计的接地盒,除了3个连接音响器材以及1个专门连接QBASE排插的接线着外,还有2个接线柱专门给单声道后级使用。

还原器材本色:Nordost QKORE 3

元气觉醒!

还原器材本色:Nordost QKORE 3

在U-Audio聆听室测试这台QKORE3接地盒时,我搭配的是正好在公司内的Aesthetix Caplyso与Atlas前后级,推动Capriccio Continuo Admonitor书架喇叭加Submonitor低音柱。而代理商送来这台QKORE 3时,除了附上一条香蕉插/RCA QWIRE接地线外,还有一条香蕉插/XLR QWIRE接地线,刚好都可以运用在这些器材上。

系统架设好后,我并没有刻意调整的喇叭的位置调音,先让系统做一下「热身运动」,播放瑞士女大提琴家Esther Nyffenegger与大键琴家Klaus Linsenmeyer合奏J. S.巴哈《古大提琴与大键琴G大调奏鸣曲,BWV 1029》。我发现,Aestetix这两台前后级本质相当不错,即便他们是真空管机的设计,但是在播放第一乐章的快板时,其清晰的声线依旧保有流畅的节奏速度,而且音色温暖略带肉感,听起来相当舒适。

这时候,我将香蕉插/XLR的QWIRE线拿出,将XLR端子接在Calypso的XLR1右边输入端子(此时Audiomeca Elixir接在Calypso的RCA1输入端子),并将香蕉插端接在Qkore3的第二个端子上。结果,声音立刻有了明显的变化:本来系统呈现的音场趋向平面,而大提琴与大键琴两者之间的定位也不是特别分明,但是Calypso接上Qkore3之后,原本录音中感觉有一层薄薄的雾,顿时一扫而空,换来的是透视感相当鲜明的听觉感受。大提琴与大键琴两个乐器本来落于两个喇叭之间的狭小区域,全转换到喇叭后方宽广的区域,而且两个乐器的定位顿时拉开,大键琴落于中间偏右的位置,而大键琴的声音自左方区域传送而出。总而言之,QKORE3不但让整个系统声音变得更干净,空间的描绘能力也大幅提升,让音乐听起来更为写实。

我很喜欢聆听大键琴的演奏,但是这在音响系统上并不是很容易还原的乐器,不是听起来有如破铜烂铁,音色刚硬,不然就是黯淡无光,缺少大键琴特有的华丽质感。播放同一乐曲中,大键琴扮演吃重角色的第二乐章慢板,透过这套系统的重现,其实能让大键琴的音色富含甜美的水份,柔软而没有僵硬的机械感。然而,在接上QKORE3之后,大键琴每个键触下所勾勒的声线,更为纤细、鲜明,犹如珐琅瓷器上的金属掐丝,为音乐勾勒出华美的图像。而每个键触落下的剎那细节,听起来更为浮凸、清楚,让大键琴的形象更为清楚,至于大提琴拉至低音的地方,在QKORE3的加持之下,听起来更为凝聚、饱满,传达出清楚的结像。将QKORE3拔离系统之后,大键琴内部琴弦的松紧彷佛没有调好似的,每个键触传达的声响略为缺乏生气,开头声响的细节也变得没那么清楚,而大提琴的声音也变得略为涣散,听起来没有像先前那么生意盎然。

还原器材本色:Nordost QKORE 3

不只是器乐,QKORE3 对于人声也有焕然一新的效果。播放由法国钢琴演奏家Alexandre Tharaud演奏在《迷情巴黎—向芭芭拉致敬》中,与女歌手Dominique A共同演绎的〈Cet enfant-là〉。整套系统在QKORE3的加持下,Dominique A一开始微弱唱出的「Cet enfant-là」等句,我可以更明显感受到每个音节开头在歌手唇齿间流动的气息,还有舌尖在口腔中的动作,但是,这跟高频噪讯所营造的「假细节」截然不同,因为我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些非歌声的细微声响与歌声是分离的,完全不会让人觉得毛躁、嘈杂,反而为歌手的气息注入清新的感觉,彷佛歌唱前嚼过新鲜的薄荷叶片那样。此外,无论Dominique A歌声高低,我都可以感受其咬字始终保持固定的清晰度,音色也不会忽清忽浊,这同样也是QKORE3的良效。相反地,一拿掉QKORE3,Dominique A的歌声在某些地方反而会变得混浊,声线也略为模糊。

与前面一首乐曲一样,在QKORE3的作用下,这首法国香颂听起来更有层次感,歌手、钢琴、手风琴的声音彼此之间有明确的距离。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首乐曲一开始,钢琴以极为微弱的音量,弹出几个高音音符,若系统有接上QKORE3,这些声响虽然听起来极其微弱,但是依旧剔透、清晰,听起来犹如夜空中的数点寒星,煞是迷人。然而,若系统没有些上QKORE3,这几个钢琴声响不但听起来没有那么干净剔透,反而变得稍微呆板,情绪表现相差甚远。

还原器材本色:Nordost QKORE 3

毛躁、肮脏、窄小,通通不见

还原器材本色:Nordost QKORE 3

接下来,我播放苏格兰后摇乐团Mogwai专辑《Come on die young》。在这首曲子之中,音效的运用变化丰富,为乐曲增添十分俏皮、活泼的趣味。当QKORE3接上Aesthetix Calypso前级时播放此曲,我可以明显感受到宽敞空间感以及干净的听感,不停打击重复旋律的爵士鼓声,明显位居喇叭后方的中央深处,而鼓面的振动层次分明,其残响更是扩及整个喇叭后方区域,明示录音所营造的空间大小。负责主旋律的电吉他弹奏,其音色有着肥皂泡泡般透明又缤纷的色彩。而不时窜入乐曲中的lo-fi音效,在两个喇叭间不断移动、流窜,与爵士鼓有着明显的距离,因此这些听起来略带肮脏的lo-fi音效,与清晰的电吉他、爵士鼓演奏,两者之间泾渭分明,营造出丰富的听感层次。然而,QKORE3的接线自Aestetix Calypso前级拔下后,原本犹如高快门镜头拍摄下的鼓面与铜钹振动,就没有那么清楚,而原本透视度极高的空间感,彷佛被空污遮蔽一般,层次变得没那么明显。爵士鼓、钹与电吉他的声音,也彷佛蒙上薄薄地灰尘,听起来没有先前那么透亮。

最后,我播放莫扎特歌剧《Idomeneo》第三幕最后一景中的大合唱〈Scenda amor, Scenda imeneo〉以及后面由管弦乐团演奏的〈ballet〉组曲,测试Qkore3对大编制乐曲的效果。毫不意外,Qkore接上Aesthetix Calypso后,我彷佛从大安森林公园的露天舞台转换到维也纳歌剧院,逼真的景深,让合唱团与管弦乐团之间有着明显的远近距离,而且乐团中不同的乐器更能传达出清楚的定位,合唱团各分部的定位也不会让人雾里看花。这种种变化,就犹如高山上干净、冷冽的空气,让景象与声音都变得格外清晰,也让人的感官变得格外敏感。

听到这边,我一直都只让Aesthetix Calypso接上QKORE3。那么,何不趁着播放大编制歌剧的时候,将其它器材接上QKORE3呢?此时,身边仅有一条RCA转香蕉插的QWIRE线,我试着先后将这条线接在Aesthetix Atlas后级的右声道Direct RCA Input上,还有Audiomeca Elixir DAC的Coax 3上(Audiomeca Kreatura CD转盘上已无端子可接),而且为了避免两条地线互相干扰,我使用Qkore3上的1号与3号接线端子。反复聆听后发现,将QWIRE3接在Aesthetix Atlas后级的效果最为明显。

还原器材本色:Nordost QKORE 3

QKORE3接上Aesthetix Calypso前级,再接上Aesthetix Atlas后级,我发现空间感、背景的纯净度与细节的清晰度不但又略为提升,更重要的是,低音下潜能力明显又往下探一大截,而低频的能量也更为扎实,反应也更为迅速。在〈ballet〉中最后的〈La Chaconne, qui reprend〉以及〈Pas seul〉两个乐段中,每个小节的强音符几乎都有定音鼓出现。当后级接上QKORE3时,这些定音鼓的声响更具威力,直捣地心,然而却又保有古典乐器该有的舒适质感与弹性。而在〈Pas seul〉最后的乐段中,定音鼓更以一连串的打击声,与乐团不断堆栈音量,让乐曲达到最高潮,在Qkore3的加持下,这个乐段的表现听起来有条不紊,声声分明,而且动态范围也有所增加,让强音与弱音间形成强烈对比,音乐听起来更具戏剧效果。

如同阿尔卑斯山空气的纯净

这次试听所使用的器材十分优异,听感不俗,然而,在用上了QKORE 3接地盒后,整个听感大幅提升至另外一个层次,彷佛我顿时移至瑞士的山间,可以尽情伸展,大口呼吸,感受芬多精与负离子纯净的气息。将器材拆离QKORE 3之后,我顿时又回到都市之中,周围都被水泥丛林、噪音与混浊的空气围绕,视觉与听觉都遭受蒙蔽,极不舒畅。

我也发现,QKORE 3的使用方式也不一定要遵照原厂的说明指示,譬如原厂建议先接前极,再接讯源,最后才是接其它器材,但是我在试听过程中发现,接在后级所产生的提升效果,要比接在讯源大得多,这样的结果是我没有意料到的,读者在使用QKORE 3时,也不妨多加实验,找出让系统音质提升最大的方法。无论如何,这款QKORE 3有如强力的「空气清净机」,在它的加持下,噪讯顿时一扫而空,音像彻底还原,又不会对声音带来偏颇的影响,如果您一直换器材,却依旧对家中系统的音质不甚满意,不妨用上这款QKORE 3接地盒,还原系统真正本色!

器材规格

Nordost QKORE

型式:接地器

尺寸 (宽x高x深):270 x 80 x 200mm

QKORE1 重量:6.0公斤

QKORE3 重量:6.1公斤

QKORE6 重量:7.9公斤

订价:120,000元

进口总代理:爱尔法

电话:(02)2695-3530

网址:www.alpha-audio.com.t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