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的抗倭神器,专门克制武士刀,制作简单效果显著

东海有小岛,自唐朝时期就有浪人来到中国。到了明朝初期,就曾多次和倭寇交战。朱棣即位以后就开始着手加强沿海边防。到了嘉靖时期,倭国本土进入战国时期。那些在本土夺权失败的人纷纷流窜到了中国,又是倭寇灾祸时有发生。

戚继光的抗倭神器,专门克制武士刀,制作简单效果显著

这些倭寇经常入侵沿海城市,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抢劫人们的财物货物,然后扬长而去。对沿海城市的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的生产生活。可是当地的明朝军队却总是吃败仗。于是抗倭英雄戚继光被派往抗击倭寇,在对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后,戚继光总结出来两点:

第一,浪人比明朝士兵凶狠。为了组建一支能够跟倭寇抗衡的军队,戚继光游历两浙,无意间遇到一场旷古震今的械斗。最终发现了一批猛人——义乌人。这场械斗历经四个月,伤者近万。如此血气方刚的人们,没有抗击倭寇报效国家实在太可惜了。

戚继光的抗倭神器,专门克制武士刀,制作简单效果显著

第二,倭寇的兵器比明朝的厉害。人们一般对倭寇的印象就是,拿着武士刀,咬着舌头说话。而明朝军队所用的武器一般都是长枪。长枪一般都只有枪头是铁的,枪杆多为木头做的。这种兵器在倭寇混铁打造的武士刀面前太吃亏了。如果一击不中,瞬间就能被砍断。

武士刀从长到短大概可以分为太刀,打刀,短刀。明朝时期倭寇使用的大多都是比较长的太刀。长度在一米五左右,重量四斤,需要双手握刀。这种武器既长又狠,杀伤力非常大,在倭国属于违禁品。岛国不让用,这些浪人就带着这种武器来祸害中国了。

戚继光的抗倭神器,专门克制武士刀,制作简单效果显著

如何能够克制威力大操作又灵活的武士刀呢?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针对跟倭寇作战时的情形,戚继光发明了一种专门克制武士刀的武器,史书记载,这种武器被称为:“狼筅”。后来成为了戚继光的秘密武器,专门克制日本刀,造价便宜制作简单,但是效果却非常显著。

戚继光的抗倭神器,专门克制武士刀,制作简单效果显著

这种兵器的灵感来源于浙江毛竹,它的大概形象就像一截没有竹叶的竹子。太刀虽然长,但是充其量也只有一米五,而狼筅的长度都是三四米,上面带着铁制的钩刺。两兵相交,倭寇不得不用太刀遮拦狼筅,这样就能在第一波阻止倭寇的攻势。

戚继光还研究出来一种“鸳鸯阵”每队十二人,分别有盾牌兵,狼筅兵,长枪兵,大刀兵组合而成。这种队伍要想发挥最大的作用,狼筅作为第一次进攻出场的兵器,成功地阻挡了倭寇的攻势,打击了敌人在战场上的气势。使得后面的战友能够用不同的兵器刺杀敌人。

戚继光的抗倭神器,专门克制武士刀,制作简单效果显著

打仗确实要靠武器,但是头脑更为重要。戚继光用自己的头脑,成功克制了武士刀,狠狠地教训了这些入侵的敌人。有句话不是说么,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