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李淵叫「唐高祖」,而朱元璋卻叫做「明太祖」?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雖然唐朝江山的建立離不開李世民的南征北戰,但是,唐朝開國皇帝依然屬於李淵。公元618年,李淵正式稱帝,國號“唐”。貞觀九年(635年),李淵病逝。諡號太武皇帝,廟號高祖,葬在獻陵。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開國皇帝,李淵的廟號是“高祖”,而不是“太祖”。與此相對應的是,朱元璋、趙匡胤等開國皇帝的廟號都是“太祖”。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開國皇帝,為什麼朱元璋叫明太祖,李淵卻叫唐高祖呢?

為什麼李淵叫“唐高祖”,而朱元璋卻叫做“明太祖”?

首先,總的來說,高祖和太祖這兩個廟號,通常都用在開國皇帝身上。不過,這兩個廟號之間存在一定的區別。一方面,廟號為太祖的皇帝,通常是沒有靠祖上的基業,較近的幾代祖上也沒有太顯赫的人物,得天下後,同常被稱為太祖。換而言之,如果一個開國皇帝的廟號是“太祖”,那麼這位皇帝差不多就是白手起家,靠自己的努力打下了天下。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宋太祖趙匡胤、清太祖努爾哈赤等。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劉邦被稱為漢高祖,但是,其廟號實際上是“太祖”。劉邦之所以被叫做漢高祖,是因為他諡號高皇帝,也即諡號和廟號的混用。

為什麼李淵叫“唐高祖”,而朱元璋卻叫做“明太祖”?

另一方面,廟號為高祖的皇帝,通常其在位時已經追封了他的某一個祖先為太祖。一般來說,這位能夠被追贈太祖廟號的祖先,因為已有很高的地位和聲望,被認為是家族興旺的奠基人。由此,在這位開國皇帝去世後,後來的皇帝便不能再追封他為太祖,改為使用高祖。在此基礎上,李淵雖然是唐朝的開國皇帝,但是其廟號是高祖,而不是太祖。這是因為李淵即位後,追封自己的祖父李虎為皇帝,廟號太祖,也即唐太祖。

為什麼李淵叫“唐高祖”,而朱元璋卻叫做“明太祖”?

由此,在筆者看來,相對於朱元璋、劉邦等開國皇帝,李淵能夠建立唐朝,不僅依賴於自己的知人善用,比如任用李世民四處打江山等,也跟其祖先建立的基業存在一定的關係。根據史料的記載,唐高祖李淵(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生於長安。作為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出生於北周的貴族家庭,七歲襲封唐國公。與此相對應的是,七歲時的朱元璋則放牛為生。對於李淵來說,因隋文帝獨孤皇后是其姨母,得隋文帝垂愛,歷任譙、隴、岐三州刺史。

為什麼李淵叫“唐高祖”,而朱元璋卻叫做“明太祖”?

最後,當然,李淵一生的順風順水,離不開其祖先李虎的基業。唐太祖李虎是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市秦安)人,西魏八柱國之一,官至太尉,封爵隴西郡公、北周時期代西魏追封唐國公。並且,李虎是十六國時期西涼開國君主李暠(一作李皓)五世孫。正是因為李虎建立的基業,促使唐高祖李淵在隋朝時期成為一方重臣,擁有自己的勢力,進而為唐朝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與此相對應的是,對於明太祖朱元璋等皇帝,則沒有這麼好的條件和基礎。所以,同樣是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廟號是“太祖”,而李淵的廟號則是“高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