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九散講」25、把心靈的界線劃在哪裡將具有重大的倫理學意義


我們知道自己有一個大腦,雖然我們誰也沒有親眼看見過自己的大腦,但我們確信它正好好的待在我們的腦袋裡。我們也知道自己有一顆心靈,可是我們卻並不能像知道大腦那樣知道這個心靈待在我們身體的什麼位置。

中國有句古語叫“心之官則思”,現在這句話已經被修正為“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成為唯物論者堅持的基本觀點之一。這個觀點表明:意識,也就是心靈,必須依賴於某種人體器官才能存在。它意味著,心靈雖然可能是心臟或者大腦的功能,但並不就是心臟或者大腦。這就如同切割是刀子的功能,它必須依賴於刀刃的存在,但絕不就是刀刃。

另外一些人不這麼看,他們相信心靈是獨立的存在,不僅不依賴於人體的某個器官,甚至根本不依賴於人的整個肉體。這個心靈就是人的靈魂。它(他?她?祂?)不過是暫時寄居在人的肉體裡,就像傑克·薩利暫時“連接”進入他的“阿凡達”一樣。

這兩個觀點針鋒相對,矛盾律告訴我們,我們只能選擇相信其中一個。不過在此之前我們首先需要知道,它們相互對立的如此厲害,以至於採用意識、精神、靈魂中的任何一個詞都無法做到這一點:既能確切的表達那個“並非肉體的我”,又能不立即陷入到對這個“並非肉體的我”的爭執中。

也就是說,我們要認識和討論這個“並非肉體的我”,有必要暫時擺脫關於它是什麼的分歧,有必要引入一個本體論色彩不那麼濃厚的概念做為指代。這樣做雖然有些畫蛇添足,但可以避免由於長期以來的爭執所帶來的那種幾乎不可避免的先入為主。在這一點上,心靈一詞頗能勝任。

「老九散講」25、把心靈的界線劃在哪裡將具有重大的倫理學意義

要認識和討論“並非肉體的我”,有必要暫時擺脫關於它是什麼的分歧

我們每一個人都相信自己擁有心靈——不論它是大腦的機能還是我們的靈魂,我們擁有心靈是無可置疑的——這同時表明我們每一個人都相信別人也跟自己一樣擁有心靈。但那些非人的動物、植物、微生物或者石頭、鬧鐘、電腦是否也有心靈呢?這個問題可不像看上去那麼容易回答,因為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具有重大的倫理學意義。

我們可能會跟某個人一下子說上好幾個小時的話,但對路燈杆卻連一個招呼也不會打。另一種情況下,有些人會跟他們的狗說話,但絕不會跟一隻蟑螂道早安。這不是因為蟑螂和路燈杆不會說話,也不是因為那些狗真的會說話。雖然語言很重要,但在這裡會不會說話並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我們相信狗跟人一樣擁有心靈,而蟑螂和路燈杆卻沒有。

如果不考慮非生物的路燈杆,這其實意味著我們對狗有心靈相當肯定,卻非常懷疑蟑螂也有心靈,所以,痛哭“小強”的死去才顯得那麼好笑。雖然如此,問題不容易回答卻不是因為搞不好會出笑話,而是因為搞不好會釀成悲劇:我們憑什麼斷定蟑螂沒有心靈?如果蟑螂其實是有心靈的,只是由於我們的傲慢和武斷才無視了這一事實,蟑螂的感受會怎樣?設想一下,如果把你當成一個沒有心靈的玩意兒來對待,你是什麼感受?

「老九散講」25、把心靈的界線劃在哪裡將具有重大的倫理學意義

我們非常懷疑蟑螂也有心靈,所以痛哭“小強”的死去才顯得那麼好笑

所以說,把有或沒有心靈的界線劃在哪裡,具有重大的倫理學意義。我們不應該為無心靈者完全虛幻的福祉而犧牲有心靈者真正的道德權益,也不應該漠視、貶低或否認有心靈者的權益。

我們大致都會承認石頭、鬧鐘、電腦沒有心靈,因為它們沒有生命。可是微生物有生命,我們卻也會認為它們沒有心靈,因為它們太過簡單。那麼菌類或者植物呢?蠶蛾、扇貝或者龍蝦呢?

明眼人一定已經意識到,這種“重大的倫理學意義”將以一種影響我們食譜的奇異方式,使我們拋棄“泛神論”。

素食者不會在意吃掉一朵蘑菇或者一根胡蘿蔔,沒準他們還是品茶的高手!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其實並沒有什麼“花仙子”,但他們拒絕蠶蛾、扇貝或者龍蝦,甚至連雞蛋都拒絕食用。

更多的人沒有這麼多禁忌,他們會吃一些更高等的動物——比如津津有味的品嚐牛排——但他們絕不會吃一口人肉,哪怕這人肉是從因為一次可怕的事故而掉下來的胳膊上取來的。

吃不吃這條胳膊是一種極端的考慮,更通常的考慮是,如果做手術把它接上去,該不該給它打麻藥?它裡面確實有著相當數量的活動神經細胞,跟它本來所屬的那個身體並無二致:它有足夠的理由會感覺到疼痛。

然而我們不會給它打麻藥,我們只會給那個身體打麻藥,因為胳膊中沒有大腦。可是扇貝顯然也沒有大腦,但相當一部分人拒絕食用它,因為他們相信扇貝有心靈。難道人們拒絕食用那條胳膊是因為它裡面有心靈嗎?

如果是這樣,那就代表心靈跟大腦無關,但如此一來我們就需要解釋,胳膊中的心靈是一直存在著的還是從身體上掉下來之後才誕生的,並且由此我們還需要解釋這兩個心靈之間的關係。

「老九散講」25、把心靈的界線劃在哪裡將具有重大的倫理學意義

難道失去的胳膊裡也有心靈嗎?

應該沒有人會認為那條胳膊中有心靈,因此我們完全沒必要嘗試去做這種荒唐的解釋,但為什麼,我們會認為沒有大腦的扇貝會有心靈呢?如果扇貝有心靈因而不該被食用,那麼雞蛋也有心靈嗎?不吃雞蛋到底是因為它本身已經具有心靈,還是因為它將來會變成一隻有心靈的小雞?

鑑於人們對雞有沒有心靈存在嚴重分歧,因此把這個問題轉化成關於胎兒的問題會更明顯。跟那條胳膊是否有心靈一樣,胎兒是否有心靈?如果有,那麼墮胎將揹負嚴重的道德罪惡;如果沒有,那麼墮胎就跟割掉髮炎的闌尾一樣無可厚非。可跟那條胳膊明顯不同的是,如果不加干預任其發展,胎兒很快就會發育成一個具有心靈的人,我們該在什麼時候考慮其權益?如果你就是那個胎兒,你希望怎樣對待你?

因此,對心靈的認識所具有的倫理意義,不在於心靈是一種機能還是一種獨立存在,而在於我們做為一個有心靈的實體,希望別人如何對待我們。如果我們考量人工智能的情況,就會發現,哪怕我們把它製造得跟人完全一樣,我們也不會相信它跟我們一樣有心靈,更不會同意它跟我們享有同樣的權益。

如果我們果真是神按照祂自己的樣子製造出來的,我們就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神也會這樣想。祂不僅不會承認我們有心靈,而且不會承認我們有權享有一個有心靈者該享有的權利。然而我們確實是有心靈的,這一點完全無需證明。做為有心靈者的我們不會希望別人——哪怕是神——無視我們的心靈感受。幸運的是神也同意這一點。正是由於“神愛人”,所以我們才不可能是被製造出來的。

「老九散講」25、把心靈的界線劃在哪裡將具有重大的倫理學意義

—— 未完待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