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选继承人,若再来一次,刘备还是选刘禅,坚称:我没看走眼!

文|二壮说历史

刘备选继承人,若再来一次,刘备还是选刘禅,坚称:我没看走眼!

很多人都知道刘备的汉室最后毁在了刘禅的手上,很多人都责备刘禅是“阿斗扶不上墙”。当今对刘禅的评价大都是批判贬损,很多人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刘备为什么要立刘禅为自己的后继之人。人们众口纷纭,有人说其实刘禅还是有点帝王之气的,但反观刘禅在任期间的作为,这要怎么解释呢?

刘备选继承人,若再来一次,刘备还是选刘禅,坚称:我没看走眼!

作为刘备的儿子,在小时候就跟着刘备四处颠沛,战争也是家常便饭,刘禅早就习惯了这种氛围。刘禅从小多遭难,还在襁褓时就遭遇了动乱,差点就此丧命。

幸好刘备对这个儿子十分重视,让自己桃园三结义的其他两兄弟关羽、张飞保护刘禅。又让刘禅拜诸葛亮为相父,学习知识,刘备在世期间更是亲自教导刘禅治国之道、用兵之法,对他多加栽培。临死前也不忘嘱托诸葛亮扶持刘禅,辅佐大业。刘禅虽然身弱体虚,性格比较懦弱胆小,武功不如人。

刘备选继承人,若再来一次,刘备还是选刘禅,坚称:我没看走眼!

但也从来没有拖了汉室的后腿,诸葛亮、姜维北伐之际,刘禅也是加以支持,没有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不像刘封那样,仗势欺人,自以为是,为了区区一座城池放弃支援被敌军围困的关羽,导致关羽被杀,刘封最后也死在父亲刘备的手上。可见刘禅还是像刘备一样,比较重感情而轻视名利功勋的。很多人都说刘禅那里那里不好,如若让刘备再选一次继承人,在这几个儿子中,刘备还是会选择刘禅的。在这几个儿子中,刘禅虽能力虽有不足,但是大臣能极力辅助,那也是蜀国大希望。所有刘备选继承人那会,没有看错人。

刘备选继承人,若再来一次,刘备还是选刘禅,坚称:我没看走眼!

刘禅在位期间着力发展农业,鼓励百姓们种植粮食,同时在诸葛亮的指导下,主动与东吴重归于好。缓和了紧张的关系,稳定当时的局势,为汉室的发展迎来的稳定的机遇,让百姓休养生息。

尤其是刘禅在任用贤能方面还是得到了刘备的真传。遵从诸葛亮的教诲,重用费祎、董允。让大司马、大将军总揽朝政,刘禅也知道自己能力不足,所以战战兢兢的,没有独揽大权,而是把国家重要大权分别交给在不同方面有能力的人,虚心接受大臣的进谏。由此可见,刘禅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他身上有着其他后代君王都没有的任人贤能的智慧,没有大权独揽,这是十分难得的。

刘备选继承人,若再来一次,刘备还是选刘禅,坚称:我没看走眼!

或许前面所说的刘禅的帝王之气便体现在这吧,但也有些牵强。刘禅顶多是在巩固江山稳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刘禅并没有具备打江山、拓宽疆域、抵抗敌军的能力。刘禅软弱无能,遇事只会退避,在朝中引起很多大臣的不满,只能在太平盛世中守好家业。

刘备选继承人,若再来一次,刘备还是选刘禅,坚称:我没看走眼!

但最后导致国破家亡其实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刘禅,诸葛亮死后,刘禅失去了强有力的谋略大臣。汉室奸臣当道,刘禅听信奸臣国家安定,没有做好防卫工作。加上当时朝中有奸细,透露了姜维给刘禅献的计策,蜀汉大将拼死一搏,最终无力回天,蜀汉灭亡。

刘禅虽然没有保住江山,但毕竟人无完人,天分不足嘛,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在评论历史人物的时候,还是保持客观的态度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