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可視化技巧:5個細節,讓你的圖表更加專業!

華爾街日報圖形總監Dona Wang認為,專業的圖表能夠幫助你簡化溝通——這正是數據視覺突破人腦界限,幫我們在最短時間理解最多信息的奧妙之處。不過,在做“減法”的時候,有一些細節是絕對不能被減掉的,這些細節,讓你的圖表更專業。加米穀大數據整理如下:

1、起始線=零基線

數據分析可視化技巧:5個細節,讓你的圖表更加專業!

上圖是某品牌進軍新零售後,在四個季度的銷售額。一眼看去Q4比Q1增長了500%,Amazing!但實際上,您卻受到了圖表的誤導。

真實的情況如下圖所示: Q1-Q4銷售額上升平穩,其中Q4的銷售額比Q1上升了25%。

數據分析可視化技巧:5個細節,讓你的圖表更加專業!

同樣一套數據,為什麼給人的感覺不同呢?因為,第一個圖表,並沒有以零基線為起始線。而不以零基線為起始線的條形圖都是耍流氓!

原因:從75萬而不是0來起始,掩蓋了每個直條的離散總價值,扭曲了數據的真相。讀者很容易被直條的高度誤導,獲知事實的唯一方法是認真看圖,然後自己計算數字——要麼錯,要麼累,違背了數據可視化的原則:傳遞正確的信息。


2、單位缺失

別讓你的數字“裸奔”

數據分析可視化技巧:5個細節,讓你的圖表更加專業!

製作客服管理看板時,主管小燕計算了每個客服的平均響應時長,按照升序來排序,並且將未達到平均水平的客服做了飄紅處理。然而,CEO卻對這張圖表皺起了眉頭……

“你們這個響應時長,到底是小時還是分鐘啊?”“是秒,我們是秒啊!”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各種各樣的圖表類型當中:KPI圖,傳遞的是關鍵指標,但沒有單位,令人不知所云;

數據分析可視化技巧:5個細節,讓你的圖表更加專業!

面積圖,展現了不同區域月銷售額的趨勢與比較,但我們既不知道銷售額的數量級單位,也不知道貨幣單位,只剩下縱軸的數字在裸奔。

請記住:如果想讓圖表有意義,一定要加上單位,別讓數字“裸奔”!

在數據觀,我們有一個特殊的免裸奔技巧

縱軸的數字有了單位,數字有了相應的語境,讀者才能完整理解你要傳遞的信息。


3、避免遠距離標註

別讓讀者的眼睛來回跑

數據分析可視化技巧:5個細節,讓你的圖表更加專業!

在製作折線圖的時候,一條折線代表著一個分類/對象,一般以顏色區分,那麼圖例——也就是顏色與分類/對象的對應說明,對於讀者來說就非常重要了。

正確的方式是讓圖例儘可能地貼近折線,在上圖的情況下,就要放在折線的頂部。

而同樣的圖表,如果將圖例放在底部,折線和圖例之間隔了一長串日期,眼睛在圖例和圖表之間來回移動,很難集中注意力在各個折線之間的關係上面。

數據分析可視化技巧:5個細節,讓你的圖表更加專業!

除了折線圖,堆疊柱圖、分組柱圖、餅圖、雷達圖等經常以顏色分類的圖表類型都需要按照需求,調整圖例的位置。


4、顏色

數據分析可視化技巧:5個細節,讓你的圖表更加專業!

*不要一次使用完調色板中所有的顏色:即使你擁有數據觀多達12套專業配色以及漸變色、自定義顏色等等,也要控制你寄幾。在同一個圖表中使用太多顏色會造成混亂與過度修飾。

正確的做法是,可以使用相同的顏色代表同一變量,用較深的色彩或對比色,來強調焦點。

數據分析可視化技巧:5個細節,讓你的圖表更加專業!

*儘量別用顏色來體現主題:雖然下圖真的重現了聖誕節的節日氣氛,但由於紅色與綠色在很多情況下分別代表著損失與收益,容易讓看到圖表的人在“感覺”與“真相”之間略有迷失。

正確的做法是,用顏色來反映語境。一般來說,用深藍色代表保守,亮色來表示樂觀;紅色與損失緊密相關,或引起警惕;還有很多公司有自己的“企業色調”,以及自己的色彩語言。

您可以在數據觀,通過自定義顏色來實現:

數據分析可視化技巧:5個細節,讓你的圖表更加專業!

負值也是一個考慮方向

數據分析可視化技巧:5個細節,讓你的圖表更加專業!

上圖是某品牌1~5月的利潤額,因為從5月才開始盈利,所以大部分都是負值。雖然以顏色和方向做出了區分,但這樣的圖表怪異大於直白。實際上,如果您大多數的數值為負數,應當避免使用水平柱圖。讀者更適應水平的基準線,以“上下”關係來表示“正負”,要比“左右”好得多。

數據分析可視化技巧:5個細節,讓你的圖表更加專業!

通過掌握設計看板的4個原則、為數據選擇正確的圖表類型,以及完善細節,相信您的圖表一定可以講述令人信服的數據故事。加米穀大數據分析與挖掘 8 月新課zi詢報名中,pick一下,來免費試聽。圖文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