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關於喝酒的傳言,是真的還是假的?

這些關於喝酒的傳言,是真的還是假的?

正月十五還沒到,一個個春節的宴席也還在繼續著。中國人聚會有一個習慣,叫做無酒不成席。雖然很多人都知道過量飲酒對身體有害,但是因為勸酒文化的存在,往往不得不面臨酒精考驗。今天我們就講幾個酒桌上常見的傳言,看看是真的還是假的。

“酒量不好,多練練就行”

我們在餐桌上最經常聽見的長輩教育晚輩的話,就是“小夥子,酒量還不行吶,還要再練,多喝幾次就有量了”。事實真是如此麼?

其實,人的身體的確會對酒精產生耐受,很多人覺得自己因為經常喝酒,酒量也上來了,造成自我感覺越來越能喝的假象。

這些關於喝酒的傳言,是真的還是假的?

殊不知,所謂“耐受”,僅僅是你對酒精反應的耐受,並非對酒精危害的耐受,隨著你飲酒量的增加,危害只會進一步增大。另外,酒精耐受過程也就是成癮的過程,到時候只怕是想喝少點,身體都不答應了!

“喝酒前先吃點東西,能防止喝醉”

久經“酒場”的人往往一上桌就說“我先墊幾口,待會再好好喝”。這看似很有防範意識的做法,實則無法避免醉酒的發生。

進食和飲水有助於減輕某些酒後不適的症狀,但是並不能抵消酒精對機體的傷害。想要防止醉酒,最佳解決方法就是不喝酒或者少喝酒。

“喝點茶(咖啡)能解酒”

不少好心人看到喝得東倒西歪的朋友,都會請服務員來杯茶水。但其實茶水或咖啡僅僅有助於保持覺醒狀態,並不能改善判斷力和動作的協調性,因此並不能解酒。

這些關於喝酒的傳言,是真的還是假的?

此外,抽根菸、衝個涼水或者熱水澡、適量運動都不是推薦的解酒方式,反而可能磕磕碰碰,帶來一些受傷風險。對於已經喝醉的人來說,唯一有效的解酒途徑就是等待,靠身體來慢慢代謝喝下的酒精。

“今天喝低度酒,對健康有好處”

“洋酒喝不慣,咱就換白酒,實在不行,喝點紅酒吧,紅的度數低,還能軟化血管”,不少人認為紅酒是有益健康。

確實有研究顯示,少量飲酒可以降低心血管病風險,但是這種作用表現為“U”型曲線,如果喝的量超過了一定閾值,風險則會大大升高。而且,每個人的閾值不同,生活中很難去精確界定,一不留心就從“有益”變成“有害”了。此外,最新的理論認為,無論何種劑量的飲酒,均會造成對身體的損傷,甚至可能誘發癌症等疾病。

“睡前喝酒有助於睡眠”

看電視劇常見到演員睡前拿著杯紅酒或洋酒晃一晃,抿一口,似乎很有生活格調,同時對睡眠也很有幫助,其實這是沒有根據的。

這些關於喝酒的傳言,是真的還是假的?

喝酒後,體內酒精代謝過程中會產生鎮靜作用,確實能使人產生想睡覺的感覺。但酒精也同時干擾正常的睡眠節律。也就是說,喝酒後睡眠的質量很差,睡的時候不“踏實”,睡醒之後很容易頭疼,並不能顯著地消除疲勞感。

總而言之,如果之前不飲酒,那就繼續堅持敬而遠之;如果之前有喝酒,那麼建議男性每週小於200g酒精,女性每週小於140g。為了您的身體健康和家庭幸福,千萬不能貪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