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口碑差不卖座,是这届观众不行还是电影平台在抹黑?

电影《阿修罗》投资方微博上发声明称,新近上映的《阿修罗》撤档停映。消息一出,各方纷纷猜测,有说是停映修改后会再上映。这部电影是大制作,由流量小鲜肉吴磊(不是上港前锋吴球王,球迷朋友可以洗洗睡了)主演,外加香港演艺界大佬刘嘉玲、梁家辉加持,还是3D视效,映前赚足了眼球。

上映首日,豆瓣禁止打分评论,然后第二天第三天是周末,似乎被姜文电影抢去了风头,《阿修罗》豆瓣评3.1分 。惨不忍睹。看到这个分数我就在想,浪费了这个主演阵容。

电影口碑差不卖座,是这届观众不行还是电影平台在抹黑?

究其下档停映原因,影片出品方说是受到市场不公平待遇,并指名是猫眼评分等不公平的市场环境所至。矛头直指猫眼。居我所知,对于烂片在豆瓣的抨击是最惨烈的,通常猫眼评分高于豆瓣评分。这次点名批了猫眼,豆瓣应该会偷偷笑吧。

《阿修罗》出品方的意思是自己作品口碑差,是猫眼等平台(或者平台用户)在故意抹黑。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如果是水军故意打低分,那么首先这批水军首先得买票,然后才能打分。这么一来,成本就很高了,没有这么蠢的水军吧,关键是不划算。

不过,因电影作品差而把矛头指向电影平台行为不是首次出现了。还记得前些时候,《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上映四天豆瓣评分创下历史新低2.0分,之后该片的的导演毕志飞向电影总局投诉豆瓣,指责豆瓣评分不公,此举在网上持续发酵,群情激愤,毕志飞和他的电影《纯洁心灵》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猛烈攻击,恐怕会成为中国电影史上被群嘲的对象。

电影口碑差不卖座,是这届观众不行还是电影平台在抹黑?

一个猜想,之前因《后来的我们》猫眼退票事件,猫眼一度陷入信任危机。《阿修罗》出品方看豆瓣没污点难有说服力,于是找软的捏,猫眼成为其甩锅的对象。当然没有证据,但逻辑上是很有可能的,你觉得呢?

《阿修罗》知道它上映时间,确实没看过。我懂的,这年头被烂电影坑怕了,轻易不上影院。听说电影投入很多,照豆瓣评分,烂片无疑。观影受众又针对青少年,在暑期档上映最好不过,这下撤档停映,了解电影市场的人也不难理解,避开其他高口碑电影,另选择淡季上映,兴许能卖些钱。

电影口碑差不卖座,是这届观众不行还是电影平台在抹黑?

试想一下,中国观众为烂片埋过多少单了,此一时彼一时,有了口碑参考,让充斥市场的烂片没有生存土壤,才能净化电影市场啊。观众作为电影的消费者,有权对它进行评价打分。所以我支持豆瓣、猫眼等电交流打分平台。

现在的电影公司也是天真,随便甩锅,天真的以为换个日子上映就能起死回生了,殊不知决定电影票房的电影本身的品质,而跟档期没多大关系。毕竟,烂片总归是烂片,关于口碑什么的还是观众说了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