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吃早餐,就能远离胆结石?丨有请大医生

【有请大医生】是春雨医生重磅打造的一档直播互动栏目,力邀来自全国各大医院各科室最顶尖的专家医生,为网友答疑解惑,与大家互动交流,关注春雨医生APP,或春雨医生微信公众号(springraindoctor),可获取最新一期专家信息。

长期不吃早餐会得胆结石?一疼起来就满地打滚,无法忍受?为什么胆结石是更钟爱女性?激光取石、保胆取石、切除胆囊……到底该咋治?遇到这些病,小心误诊成胆结石!5月9日,春雨医生直播节目“有请大医生”特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凌晓锋为大家答疑解惑。

Q.什么是胆结石?如何确诊?

老百姓口中所谓的胆结石,也称作胆石症、胆囊结石,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病变。胆结石的形成与胆固醇过饱和或是因患某些慢性疾病,导致胆汁成分比例失调,结晶析出后大量沉积,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多。

根据其所在部位不同,胆结石可分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结石等。临床上,往往几种部位的结石在同一患者中同时存在。欧美各国的胆石症患者其胆石多发生在胆囊内,但我国则大多数的胆石(50%~90%)是胆管的原发性胆色素性结石。

至于确诊胆结石,如今各种检查检验手段都很成熟,

B 超和CT是临床上应用得最多的两种方法。

但胆结石的临床表现特异性不高,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所以胆结石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针对复杂的胆结石,还要结合使用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超声内镜(EUS)、核磁共振胆管成像MRCP、螺旋CT 胆管成像和放射性核素扫描等检查。

天天吃早餐,就能远离胆结石?丨有请大医生

Q.胆结石为何“重女轻男”?

女性胆囊结石以胆固醇结石多发,胆囊结石男女发病之比约为1∶2,据临床统计,胆固醇结石患者中,女性占63%,男性为37%;在胆囊结石患者中,女性占57%,男性占43%。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女性胆结石高发:

  • 怀孕

怀孕会增加胆囊结石发病率,孕妇年龄越小,危险性会相对降低,而怀孕次数增加,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也会逐渐增高。

  • 雌激素分泌多

通常绝经后服雌激素者,胆结石发病率明显增多。而女性胆固醇结石高发可能与雌激素可以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分泌、降低总胆汁酸量和活性,以及黄体酮影响胆囊收缩、致使胆汁淤滞有关。

  • 肥胖

很多女性爱吃高脂肪、高糖类、高胆固醇饮品和食品,往往是因为体质结构和饮食结构的影响,这样的饮食结构可能容易发生胆囊结石。饮食习惯。如长时间不吃饭、节食减肥等。

  • 药物影响

例如,脂类药物长期服用有可能产生胆囊结石;头孢曲类抗生素可以引发胆囊结石,但停药后可以消失。

当然,一些不可控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及家族史也不可忽视。

Q.患了胆结石,为什么有的人疼得满地打滚,有的人没症状?

人们的印象中,一提到胆结石,往往会觉得疼得厉害,似乎电视剧里常常这样演:某人满头大汗满床打滚,送诊后不是患了胆结石就是阑尾炎。

但其实并非所有的胆结石都会有疼痛症状。临床上,2/3的胆结石患者从未有过任何不适症状,只是在体检时被意外发现;1/3有症状的患者中,有大约80%会出现胆绞痛,主要由于结石堵塞了胆道引发强直性痉挛,患者突然出现中上腹或右上腹的剧痛,在数十分钟内疼痛加剧,并持续数小时,也就是我们印象中疼得死去活来的病因。

如果患者疼痛不减,要考虑是不是患上胆囊炎,这也是胆结石的另一个表现:

急性胆囊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呕吐和发热,严重的还会出现致死率较高的并发症;

慢性胆囊炎主要由于胆囊结石、慢性感染和急性胆囊炎反复迁延所致,餐后上腹部胀痛不舒服,疼痛一般能自行缓解。

Q.胆结石常被误诊成哪些病?

患了胆结石,诊断常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 胃炎

急性或慢性胃炎表现为由轻到重的各种不典型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的症状。很多胆囊结石引起的疼痛部位不再右上腹,而在上腹部正中部位,因此很容易被误诊为胃炎。

  • 消化性溃疡

胆囊结石及慢性胆囊炎多发生在餐后疼痛或腹胀,尤其在油腻饮食后出现。如果你有消化性溃疡的病史,上腹痛与饮食规律性有关。

  • 慢性肝炎

当肝炎导致肝功能异常时,会出现右上腹隐痛不适、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

  • 脂肪肝

目前有一些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脂肪肝,右上腹部不适的症状难以区分来自有结石的胆囊还是有肝损害的脂肪肝,需要相关医生帮助鉴别。

Q.不吃早餐真的会得胆结石吗?补钙呢?

在医学上,长期不吃早餐和胆囊结石发病并没有直接相关证据

不过,胆囊是储存胆汁的“仓库”,当人进食时,胆汁会参与消化。人在睡觉时,胆囊仍会积蓄胆汁,如果人们长期不吃早餐,胆汁在一定程度上并无用处,久而久之是胆汁浓缩结晶,是可能形成结石的。

补钙不会增加患胆结石的风险,这与胆结石的形成没有关系。

天天吃早餐,就能远离胆结石?丨有请大医生

Q.怎么治疗胆结石?保胆取石VS切除胆囊,怎么选?

对于这样的患者,应按是否有症状、是否有并发症分别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目标为控制症状、预防复发、防治并发症。

对于无症状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治疗原则是饮食调整,随诊随访。

如果出现以下指征,则考虑手术:

  • 胆结石大于3cm;

  • 伴有胆囊息肉>1cm;

  • 胆囊壁增厚;

  • 胆囊壁钙化或瓷化胆囊;

  • 儿童胆囊结石;

  • 有症状的胆囊结石;

  • 胆囊泥沙样结石;

  • 充满型或多发结石并胆囊萎缩;

  • 合并糖尿病;

  • 结石病史10年以上。

至于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医生会视患者病情谨慎权衡。

传统胆囊结石手术疗法有:开腹手术切除胆囊取石、开腹探查胆管取石、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胆管取石,但各有其适应症。例如,大部分胆囊结石病人需要做胆囊切除手术,一般有明确的手术指征,如萎缩性胆囊炎、胆囊壁钙化、胆囊充填结石以及胆囊结石合并Mirizzi 综合征、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等胆囊结石并发症。

目前采用保胆取石手术比较少,胆囊保留后结石复发率较高。当前使用较多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微创、并发症少、疗效明确,逐渐取代其他治疗方法成为胆囊结石治疗的标准术式。

Q.生活中该如何预防胆结石?

  • 饮食规律

不能暴饮暴食,生活要规律,注意劳逸结合,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每晚喝一杯牛奶或早餐进食一个煎鸡蛋,使胆囊定时收缩,排空,减少胆汁在胆囊中的停留时间。

  • 忌过多高脂高油食品

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适当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以改善胆固醇的排泄,防止结石的形成。多吃富含维生素A 和维生素C 的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另外,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使胆汁淤积,也应该少吃,如烧烤等。

  • 减少妊娠次数。

主讲人:凌晓锋

天天吃早餐,就能远离胆结石?丨有请大医生

凌晓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外科学博士,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中心博士后

专业擅长:

胆道系统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病、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和Mirrizi综合症的微创治疗;胆道肿瘤、胆道狭窄、胆道先天畸形;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和微创治疗;胆道系统肿瘤:肝门部胆管癌,胆管癌和壶腹周围癌的诊断和治疗;疑难腹痛病例和各类疑难重症急腹症;内镜外科(腹腔镜,单孔腹腔镜,胆道镜)。

其他荣誉:

  • 国家教育部专家库成员;

  • 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

  • 北京医学会医疗损害责任技术鉴定专家;

  • 全国卫生企业管理协会外科技术创新与推广分会理事;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中国医药科学》编委;

  • 《中华老年多器官病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审稿专家;

  • 曾获教育部中国高校自然科学技术一等奖;

  • 美国生物医学自由基学会“青年学者奖”;

  • 第十二届全国胆道外科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二等奖;

  • 发表SCI文章19篇,其中包括著名期刊如Gastroenterology, 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 Surgical Endoscop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