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清晨,我想起了那碗羊肉汤——写给天国的母亲(六)

妈,您在遥远的天国好吗?今天清晨,我站在窗前,窗外,天空灰蒙蒙、阴沉沉的,给刚起床的我带来了一丝不悦。洗漱完毕,我提着汤罐子走出了家门,我要去提羊肉汤。

夏天的清晨,我想起了那碗羊肉汤——写给天国的母亲(六)

妈,出了小区的大门,我放眼望去,街上的行人稀稀疏疏,车辆也不算多,显得有点冷清。我独自行走在银川路的人行道上,虽然是清晨,但没有感到一丝凉爽,空气中弥漫着闷热的味道。我的心情也和这天气一样憋闷、沉重、忧郁。

妈,咱洛阳人爱喝汤,尽人皆知。其实,洛阳汤就是咱洛阳居民的一顿日常饭。羊肉汤、牛肉汤、驴肉汤、杂肝汤、豆腐汤、丸子汤、不翻汤、胡辣汤俗称洛阳八大汤。在这八大汤中,我尤其对羊肉汤情有独钟。

夏天的清晨,我想起了那碗羊肉汤——写给天国的母亲(六)

进到汤馆,缕缕羊肉香味向我袭来,我买好票,排队站在取汤的窗口。汤馆师傅从硕大的汤锅里一勺一勺地把羊肉汤盛进我提的汤罐子,边盛边问:要肥汤还是要清汤?咸点还是淡点?我要的是清汤,没有让师傅放盐。因为,您不喜欢喝太肥太咸的羊肉汤,我已经习惯了要甜羊肉汤,回家再根据自己的口味,来添加食盐。

妈,提着羊肉汤,走在返回的路上,这时,街上的行人和车辆已经多了起来。

繁华的街道,如潮的人流,唯独看不见您的身影。

夏天的清晨,我想起了那碗羊肉汤——写给天国的母亲(六)

我的脚步沉重起来,眼泪不自觉地从眼眶滑落,我赶紧用手擦掉流出的泪水,我怕路人不解,会向我投来诧异的目光。

妈,你还记得吗?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喝的那碗羊肉汤?我可是一直没有忘。至今,那香气四溢的羊肉汤还令我回味无穷,那真叫一个香啊!那碗羊肉汤不仅肉多味美,还浸满了您浓浓的母爱。

那是一个星期天,生产队让社员们到三、四里外的乡间公路上去修路,中午不回家,生产队管饭,自己带着碗筷。早上,您看着我说:“中午,我不回来,你咋吃饭?我先把面条擀好......”没等你说完,我就把铁锨递到你手里:“妈,您放心去吧,我都十岁了,会做饭!”您不放心地扛着铁锨,拿着碗筷走出了家门。

不觉间,一上午过去了,我写完作业,起来伸了个懒腰。我来到院子里,看见房前地面上太阳的影子,知道该做饭了。要知道,那时候,咱家连一个闹钟都没有。

厨房里,我刚抽开火,只听大门“吱”的一声响,接着,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我知道是您回来了。我刚想叫您,您已经走到我的面前。

“不用做饭了,看我给你带什么了?”

只见您左手端着洋瓷碗,右手拿着两个火烧馍。说话间,羊肉的膻香味扑鼻而来。我赶紧接过您手中的碗和馍:“妈,不是说中午不回来了?”

夏天的清晨,我想起了那碗羊肉汤——写给天国的母亲(六)

您用手擦去额头上密密麻麻的汗珠,疼爱地看着我:“队长说中午休息两个小时,我怕你做不成饭。正好,今天中午,一人一碗羊肉汤,我闻不得羊膻味,端回来你喝吧,不用做饭了。”

您又拿起汤锅放在煤火上,把羊肉汤倒在锅里。

“再加热加热,喝凉的对胃不好。”

锅里,碧绿的葱花,火红的辣椒,还有好多片成薄片的羊肉。还没喝,光闻着香味,我已垂涎三尺。

“把馍泡在碗里,趁热赶紧喝吧!”您把热好的羊肉汤倒进碗里,递给我。

“妈,咱俩喝吧!”

“我闻不得那羊膻味。”您还是那句话。

傻傻的我,端起羊肉汤,狼吞虎咽,三下五除二,就把一碗羊肉汤和一个火烧馍吃完了,饱饱地打了一个嗝。

这时,您才倒了一碗开水,把剩下的那个火烧馍泡在了碗里......

多少年后,我才明白,您当年不是嫌羊肉汤膻不愿喝,而是不舍得喝。要知道,那时,我们农村人逢年过节才能吃上肉。一碗羊肉汤,当年,才两角五分钱,可是,您宁可跑三、四里路,端回来让我喝,自己吃开水泡馍,也不舍得买一碗羊肉汤,打打牙祭。

现在想起来,那时候,我真傻,真不懂事。

妈,您一辈子心里只想着您的儿女。即使上了年龄,有好吃的,您还是尽着我们吃,舍不得自己吃。就连您最后离开人世,也是走得匆匆,没有给儿女添一点麻烦,这是您在人世间留给儿女们的最后一份大爱!

妈,天国有羊肉汤吗?我想也会有的。您千万不要舍不得喝!如果您没钱了,一定要托梦给我,我会给您寄去。

妈,你听见了吗?

夏天的清晨,我想起了那碗羊肉汤——写给天国的母亲(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