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苏东坡的漂泊需要人生中最大限度的勇气

不可否认,漂泊是很多男人一生中某一个时段都会喷涌的念头,那种无根无挂碍的错综复杂的快感,似乎就是可以证明生命正在流淌、正在鲜活的流淌的最佳途径。

可是,几乎没有人会穷其一生都热爱漂泊。

爱上苏东坡的漂泊需要人生中最大限度的勇气

儋州 东坡书院内 东坡像 背影

坡翁在人生的最后一年时光中,用尽最后一丝豪迈说出了:身如不系之舟。

此前,在他超过一个甲子的生命历程中,在常州,他是有田产的,在惠州的三年,他是想要置业的,其他每一次安顿时,他大都流露出想要和家人安顿下来的念头。

但是,坡翁的伟大就在于,在安顿与漂泊之间,当他丧失了选择的权力时,他是热爱着漂泊的,最好的一句诠释:此心安处是吾乡。

还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常做岭南人”,

还有“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

苏子瞻的漂泊,应该是所有男人的一生必修课,而修这堂课,是需要绝大的勇气。

当我沿着这一路走下来,这种假惺惺的漂泊,

每一站都有如家汉庭做后备、

有高德地图做指引,

有大众点评做参谋的漂泊,

就是旅行的变异罢了。

现代,科技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现代,漂泊的唯一方式就是抛弃对科技的依赖,凭着直觉去感受那种不系之舟的呕吐感和随时可能倾覆的危机。


高晓松在回忆自己的欧洲旅行时,无比怀念那段没有gps的自驾时光,生命中总有惊喜或挫败在等待着迎接着自己,那是漂泊最大的魅力,每一击都是对生命,对男人的肌肉和荣耀最高级别的赞赏与升级。

可是,这种勇气,你,我,如你我一般的凡夫俗子贩夫走卒,怎么可能去享受与承受。

所以,在苏子的面前,在我走过的大大小小的关于他的城市中,面对着他或高大或平常的雕塑时,我是如此渺小,渺小如蚁。

然而,每一只蚂蚁都有爬上象背的梦想。

在我这种假惺惺的漂泊即将结束时,我对于苏子的理解有了更新。

正所谓,万卷书,万里路,相得益彰,方可胸怀天下。

有诗一首,赠予子瞻——

子瞻平生功业游记

此去黄州无别计,愿闻东坡耕读声

再往惠州幻我执,西湖别样写谪晴

随波儋州诵三首,瘴毒千年已化汝

归期不期天涯逸,泪敬子瞻效平生

希望总有一天,当我再面对生命中的挫败感时……

又或许,我这一刻已经在面对着穷其一生也无法达到苏子成就之万一的挫败感时,

我都可以,顽强的继续,不跳入汨罗江或昆明湖,而是勇敢的做一个心灵上的漂泊者。

我心安处,自由,已经触手可及。

握住他,将失去自由,放下,才是真正的自由。

我执,已经远去。

敬苏子。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归京途中

这是我“苏轼贬谪苦旅”的尾声篇章 希望你能喜欢,

关于此系列旅程的其他记录,如有兴趣,亦可前往 无犀之谈 其他主流自媒体平台查询观赏,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