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忘,是智慧是轉機亦是福氣

善忘,不但是一種智慧,更是一個轉機和一身的福氣。

一個喜歡記仇的人,就如同一個傻子,每天睜開眼睛都是想著如何去復仇,然後開始“炒冷飯”,開始翻開已翻了無數遍的記憶,邊翻邊咬牙切齒,恨不得去扒人家的皮抽人家的筋。
善忘,是智慧是轉機亦是福氣

話又說回來,有句古話叫“有仇不報非君子”。嗯,樹要皮人要臉,人活著確實是不能太過於窩囊。可是,善忘並不是讓你不報仇。這個善字它有多重意思:“1.善良;慈善(跟“惡”相對)。 2.善行;善事(跟“惡”相對)。 3.良好。 4.友好;和好。 5.熟悉。 6.辦好;弄好。 7.擅長;長於。 8.好好地。 9.容易;易於。 10.姓”。在這裡,它代表的是擅長,擅長懂得拿捏、什麼該忘什麼不該忘、怎麼去忘。而“報仇”也有很多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讓自己比他優秀比他強大,用事實去打他的臉,而不是毀掉自己的生活賠給不值得的人。
善忘,是智慧是轉機亦是福氣

人的記憶,如同儲存室一樣,容量是有限的,裝載太多無用的垃圾,無疑在增加自己的心理負擔。

人們最容易執拗的,莫過於愛,莫過於恨。如果不能愛,如果恨不起,那麼這種記憶就是負擔,就別再天天“炒冷飯”的去想起,只要不去想,慢慢的它就會自然的從記憶中刪去。

能淡忘不良的影響,是智慧;能忘掉怨忿、化解不必要的糾紛與糾結,是轉機;能給自己一個純淨的心境,把不該記的清除一邊,是福氣。

《莊子·達生》中有這樣一段話,“忘足,履之適也;忘要(腰),帶之適也;知忘是非,心之適也”。意思是如果忘記自己腳的存在,那是鞋子穿在腳上很合適;如果忘記自己腰的存在,那是系在身上的帶子很舒適;人一旦忘記了是非糾紛、恩怨情仇,那是你的心已適應了外界的環境,變得坦然平靜了。

人生一路,足跡一步一步的增多,日子一天一天的減少,如果每一道風景都有你沉重的回憶,你揹著這些憎惡還怎麼去走好剩下的路、欣賞你未去過的風景?唯有善忘、唯有卸下,你才可輕鬆的前行,愉快的收穫。


善忘,是智慧是轉機亦是福氣

唐代元結有一首詩就道出了他的智慧、他的轉機、他的福氣:“山竹繞茅舍,庭中有寒泉,西邊雙石峰,引望堪忘年。”。住在竹林茅舍的他,卻活得悠然自得,活得暢快愜意。忘懷,忘懷即指內心恬淡,不再依戀身外之物,不再依戀所謂的功名利祿,不再追懷往日榮寵,不再計較過去恩怨,將心中所牽掛的事物一一拋開,擺脫了煩惱的羈絆。

心境嫻靜,是滌淨了與他人計較的心機,心無雜念,迴歸了純真的意念,懂得鬧中取靜,深諳平衡苦樂之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境清澈,豁達灑脫,氣定神怡,淡然自處。這,都是善忘帶來的善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