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出盡!萬億資金要進入股市樓市?

昨天晚上,央行是發佈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稱為是資管新規。

利空出盡!萬億資金要進入股市樓市?

在央行發佈資管新規之後,很多分析和媒體是第一時間就做出了回應。

根據從專業分析機構採集的分析來看,儘管專業的分析機構基本上說的都不太是人話,一般讀者可能基本完全讀不懂說啥,但基本的調子都是樂觀的,認為是利空出盡,且對比之前的的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相比有超預期的“寬鬆”表現,比如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0年,可以看做是監管邊際放鬆,呵護市場的表現。

而民間分析家們自媒體則是一如既往的激揚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比如老生常談的用上一次資管新規意見稿時候的文章稍加改動,還是以剛性兌付被打破作為主要“賣點”;

此外,還有的自媒體是非常樂觀,樂觀在哪裡呢?樂觀在:銀行理財產品不行了,對於樓市和股市是大利好啊,股市樓市將會迎來多少萬億的資金。

那麼對於資管新規暴哥怎麼看呢?

暴哥覺得可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會得出不一樣的結果來。

第一,從監管的視角來看。

資管新規的核心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是降低現有金融市場的風險,防止未來潛在風險的增加。為此,目前在理財產品中存在的剛性兌付、資金的循環嵌套、資金的長短期錯配以及這些表外的資產遊離於監管體制之外,讓監管缺位等具體的可能出現風險的環節就是監管層主要發力的方向。

從本次的資管新規來看,上述發力方向其實並沒有方向性的變化(剛性兌付依然會被打破,引發多層嵌套的通道業務依然被限制,容易產生資產泡沫的槓桿水平也在被管制),而只是相對於徵求意見稿做出節奏性的調整。

而之所以做出這種調整,最重要的原因其實是面對現實。比如之前說2019年就要到位,但現在期限延長了,這裡面其實涉及到政策和銀行等具體整改機構的一種所謂協調博弈。因為作為銀行們來說,過去資管模式已經習慣了,且確實嚐到了甜頭,越慢調整對銀行來說越有利。所以銀行自身的調整動力其實是不足的。這一點從資管新規指導意見出臺之後銀行仍然處於觀望狀態就能看出來來。

作為監管層來說,最理想的是儘快把所有風險點都堵住,儘快的落實政策,不過如果因為政策調整過快可能帶來產生新的調整型風險,那麼只能是剎車慢慢來。

所以,可以說是政策呵護市場,也可以說是一種無奈的面對現實的舉措。

第二,從銀行的角度來看。

作為銀行來說,天生的擴張的傾向,而在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靠傳統的存款——貸款作為發展方向可能已經無法適應新金融的發展趨勢。尤其,在存款利率沒有什麼吸引力,餘額寶們等新興的類存款產品吸引力節節攀升的情況下,怎麼能夠把資金吸引過來,彌補存款下滑是銀行不得不考慮的。銀行理財產品作為一種銀行發展瓶頸的創新方向有其必然性。

而現在銀行理財產品給銀行帶來的整體收益可能已經不足以抵禦對金融市場風險的衝擊,所以政策要收,非常有合理性,但對銀行來說,下一步怎麼能夠平衡理財產品端的負面作用,找到新的發展方向可能才是更為重要的。

銀行怎麼辦呢?根據暴哥觀察,靠自己夠嗆,只能是靠政策。像這一次公佈的資管新規,銀行是贏得了一些時間。但其實銀行從政策要的東西遠比時間多,比如明眼人都知道餘額寶一直在受限,除了監管的需要,最大的受益者其實就是銀行體系,讓存款回到銀行。

而放開存款利率限制(吸引人們存款),降低銀行的準備金率等等一系列的辦法,其實都是為了讓銀行能夠獲得平抑資管政策帶來負面效果所做出的的政策努力。

第三,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說。

這一點暴哥覺得可能最重要的,這將直接影響到大類資產配置的方向性變化,決定萬億理財產品的資金是否會到股市、樓市、債市(還有外海)中去。

為什麼暴哥說投資者的判斷最為重要呢?因為儘管銀行會主動在產品端做出調整,到最終資金朝哪走其實決定權在於目前投資於銀行理財產品背後的投資者。也就是說,判斷這些投資者的行為才是真正有用的,不然其實任何脫離投資者本身行為的分析都是空談。

那麼投資者會怎麼選?暴哥判斷:

現有的投資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應該說以保守投資者為主,以被動投資者為主。

保守和被動就意味著,像股市這種以主動投資和波動性著稱的市場其實可能根本就不是這些投資者的菜。很難想象,一個追求百分之四點幾的保守投資者會在短期之內搖身一變就成了能夠忍受股市波動性,追求超額收益的風險投資家。

如果股市現有的吸引力足夠,那麼上述改變可能還順理成章一點,但如今的股市狀況,暴哥覺得可能更難吸引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進入股市。

對於樓市來說,可能從傳統國人的投資思維來看,更容易承接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但是,這裡有幾個很關鍵的問題值得思考。第一,現有的銀行理財產品都是一年期以內的,3個月、半年的為主,這個期限和投資樓市這種長期的投資行為,邏輯上存在長短期的錯配。也就是說,現在投資銀行理財產品的這些人本身就是想要短期的產品,而不是長線釣大魚,這個初衷如何轉變?很難。

第二,其實樓市是一種負債式理財方式,投資樓市不是一錘定音,意味著後續需要不斷的持續投入,而理財產品是一種權益式的理財方式,一次投入就不需要後續繼續了, 沒有負債的壓迫感,能夠保持流動性。這個根本性的分歧,可能也不能短期就有變化。

另外從人群結構分析,購買理財產品的人主要是40歲或者以上的為主,已經擁有了住房,考慮到現在國家住房政策的限制,原本他們想買房也存在著政策約束。

所以,樓市可能也不是資金的好去處。

那麼資金究竟會流向哪裡呢?

安全且收益率和理財產品類似的債券市場可能會是一個去處。再就是我們不要忽視一點,就是儘管未來剛性對付會被打破,但人們對於銀行的信任感其實暴哥覺得不會很快就消除,即使淨值管理採取和公募一樣能夠讓投資者感受到的可以虧損的市值管理方式,也是這樣。

真正“驅趕”一部分投資者離開銀行理財產品的其實可能是投資者門檻這一條,對於資產淨值不符合要求,收入不符合要求的人群,可能會轉而尋找新的類似的投資產品替代。比如說貨幣基金等等。(公募基金能不能吸引到被動投資者可能還是要看股市等市場的市場氛圍)

還有一個渠道是海外投資。不過這裡涉及到資本管制,以及接踵而來的人民幣可能快速貶值的問題,簡單想一下國家也不會讓自己身上的麻煩再多一點。

所以,總結一下,暴哥覺得,新的資管新規,你可以說是相對於此前資管新規的利好(終歸比之前的意見稿好);從流動性的角度來說,對於市場流動性的短期擾動,人們的預期也有有益的變化。這些好的方面,本身會作用到股市、債券等對情緒短期敏感,且能夠及時反映投資者情緒變化的市場中來;

不過就中長期的影響來說,可能債券市場最為受益。而股市和樓市有各自的問題,不見得能夠獲得什麼太大的好處,起碼主動謀求進入股市和樓市的資金不見得能夠彌補銀行理財產品萎縮導致的資金從股市和樓市抽水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