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口碑與收視雙豐收,老戲骨的春天來了

作者 /喬苗兒

從1981年的第一部長篇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算起,諜戰題材電視劇至今走過近40年發展歷程,屬於國產電視劇市場上絕對的“元老”與“主流”。

某種程度上決定劇集命運的觀眾、市場、資本三重元素同時向諜戰題材劇伸出橄欖枝,令其拍攝製作數量及質量大幅攀升的同時,伴生的問題同樣不可小覷:同質化傾向以及提前到來的創作瓶頸。

諜戰題材劇的時間跨度大,歷史時期多,縱貫國民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建國後乃至新世紀後的和平年代;表現內容為敵我雙方特工在隱蔽戰線上展開的情報爭奪戰,由此引申至個人情感與信仰使命、人性善與惡的交鋒。

當海量諜戰題材劇湧現市場的時候,誠如《面具》的編劇王小槍所言,諜戰手段書寫殆盡,觀眾對於內容創新的需求日益提高。於是青春化、生活流、喜劇元素與探案元素開始融入諜戰題材劇,在類型邊界日益模糊的過程中試圖打破其原有的受眾圈層,向青年觀眾、女性觀眾審美傾斜,以期鞏固更加廣泛的受眾基礎。由此可見,諜戰題材劇求存,求新,求變之路走得十分艱難。

《面具》口碑與收視雙豐收,老戲骨的春天來了

《面具》口碑與收視雙豐收,老戲骨的春天來了

基於以上的話語背景,《面具》這樣一部不附加任何其他類型元素的傳統諜戰題材劇在此時登陸互聯網視頻平臺—愛奇藝,並且在劇集播出未過半的時候斬獲破億點擊量;豆瓣開分高達9分,至今穩定在8.4的成績。口碑與收視雙豐收的同時,成功獲得網生用戶的認可,新劇觀察(ID:xinjuguancha)認為,這種現象背後的成因值得進行深入探討。

《面具》由張海東擔任製片人,王小槍編劇,樓健、顧國良、谷石軍聯合執導,祖峰、侯勇、梅婷、杜志國、句號等“戲骨級”演員主演。 該劇主要講述了在哈爾濱潛伏十年的軍統特務李春秋(祖峰飾)突然被喚醒,要求執行“黑虎計劃”。在30天的時間內,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敵我鬥爭,他最終看清國民黨特務機關的血腥殘酷,在共產黨人的感召下棄暗投明,實現了自我的救贖。

《面具》口碑與收視雙豐收,老戲骨的春天來了

守正:傳統諜戰題材的迴歸,賦予人物厚度與深度

《面具》可以視為傳統諜戰題材劇的“迴歸之作”。相比較融入家庭倫理元素、偶像元素、喜劇元素的“新型諜戰”,《面具》講故事的方式拙樸而純粹:貫穿始終的諜報主線黑虎計劃,“誰是臥底”的身份之辨,以及穿插其中的情感糾葛,三條線索交錯遞進,目的在於凸顯“信仰”主題以及人性思辨。

《面具》口碑與收視雙豐收,老戲骨的春天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面具》將整個故事的時間限定在了三十天內。劇集伊始,被軍統喚醒的“休眠者”李春秋首先被告知三十天後他將被設計“死亡”,加入到“黑虎計劃”的執行者行列。而此時的供職於市公安局法醫處的李春秋,已經過上了有家,有老婆孩子的平靜生活。

開場即打破主人公現有的生活平衡,並強制將他推向危險:他的命運如何,他的妻兒命運如何,他到底是軍統特工還是我方臥底,劇情的發展自動代觀眾發問,增強了懸疑性。規定的戲劇時間+特定的戲劇情境在基調上為其增添了緊迫感,按照40集的體量,每集講述的內容在一天上下,從客觀上提升了情節的密度。開門見山的戲劇處理方式,符合傳統諜戰題材劇的創作規律。

《面具》開場,一段旁白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一九四八年,農曆臘月,剛剛解放的哈爾濱魚龍混雜,國民黨殘餘勢力蠢蠢欲動。這個歷盡艱辛迎來新生的城市,正接受著前所未有的考驗。”就一般情況而言,“劇情不夠,旁白來湊”是削弱諜戰劇戲劇性的必殺器,但從這段開場的背景介紹中,卻無疑為此後劇中全部的人物塑造預留了厚度。

此時的哈爾濱已經解放,民眾的普遍心態是對戰爭的心有餘悸,對剛剛開始的平靜生活珍視無比。“已經解放”的設定尤其重要,這直接決定了主人公李春秋對接到任務、完成任務等一系列後續事件從內心深處產生的情緒是牴觸與抗拒,並且這種情緒合情合理。

乃至反派魏一平、陳彬等人,他們無力面對大勢已去,大局已定的現實,為自己的信仰垂死掙扎,正是因為有了大環境的設定,才令兩人在“惡”之外多了“殉道者”的悲情色彩。對反派的塑造往往最見諜戰題材劇的功力,《面具》的成色,可稱上乘。

《面具》口碑與收視雙豐收,老戲骨的春天來了

諜變:以“反派的覺醒”代替“英雄的成長”

看過太多“菜鳥特工成長記”之後難免會審美疲勞,但“英雄的成長”卻也是諜戰題材劇始終逃不過的母題。《面具》的變與新在於,它首次將敘事視角放在了原本的“反派”身上,站在對立面切入故事。在新劇觀察(ID:xinjuguancha)看來,這種視角轉換的開拓意義不亞於《潛伏》中“假夫妻”的人物關係設置,甚至可以做出預判,在《面具》成功的基礎上,未來的市場上會出現更多以“反派的覺醒”為切口的諜戰題材電視劇。

《面具》口碑與收視雙豐收,老戲骨的春天來了

當然,“反派”的度也是把握重點,考驗創作者的水準。編劇王小槍顯然是行家裡手,他筆下的李春秋雖是軍統特工,但手上從未沾過自己同志或者平民百姓的鮮血。潛伏的十年裡遇到危險和困境,他一直選擇用機智化解而非硬碰硬,減少了暴露的危機,實際上在拍攝和執行層面也是應對審查的“軟著陸”方式。

影響李春秋的覺醒主要有兩個層面的因素。首先是家庭原因,這也是為何在《面具》中對於家庭情感的引入不但不突兀,還顯得循序漸進,有理可依的關鍵所在。劇中花了不少篇幅在李春秋、姚蘭夫妻二人雙雙“出軌”的情感事件上。這種處理並非為了稀釋情節節奏的注水之舉,反而是促成李春秋覺醒的關鍵環節。

姚蘭在被發現之後,痛徹心扉表示無法與一個根本不在乎自己的丈夫在同一個屋簷下生活下去。簡單的一句臺詞,道盡李春秋十年的煎熬。普通人的尋常幸福在李春秋看來遙不可及,特工的身份令他必須克己、謹慎,甚至承受煎熬也不能輕易付出真心。這種有悖人倫常理的“剋制之苦”正是為將來李春秋受到感召棄暗投明提供了穩健的鋪墊。

另外,劇中還有一處生活細節處理也悄然證實著,李春秋始終未忘記自己的特工身份會給姚蘭、李唐母子帶來的性命威脅,並且早已對此做好了應變措施。李唐、丁美兮買糖葫蘆時被跟蹤,李春秋得知後,讓李唐回憶那人特徵,特別跟李唐強調“是否記得爸爸曾經教給你的方法”,可見他未雨綢繆,已經在提前給孩子灌輸關鍵時刻自保的方式。由此可見,李春秋的警惕心從未鬆弛過。

句號飾演的陳老師是推動李春秋覺醒的關鍵所在。在“陳老師”的人物塑造上,演員和編劇可以看得出來都用了心。勢力、貪小便宜的陳老師完全沒有半點為人師的氣度,反而更像是雞賊的市井小人物,放到人堆中無法被認出。

基於以上兩個層面的分析,以年輕受眾群體為主的愛奇藝之所以選中了這樣一部傳統的諜戰題材電視劇,並且以會員搶先收看的方式進行內容編播,同樣展現其作為平臺方對故事本身的重視以及對年輕觀眾群體審美偏好的及時把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