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混居与缩小贫富差别无关

“贫富混居”本是由地方政府保障房建设方案派生出来的一个概念。但因此话题直接关联到政策、收入、身份、尊严等,才很快成为众人热议的敏感话题。多年前听说“富人区、贫民窟”,马上想到那是资本主义。但中国改革开放至今近40年,出现较大贫富差距已是不争事实。但笔者不赞成人为地去“制造”什么“贫富混居”,应让其自然发展。

至于赞成者所言让穷人也能享受高质量公共设施,我看未必。商店再多兜里无钱也不能常进。幼儿园、学校高档交不起费也是枉然。周围纵有免费健身设施,穷人哪有恁多闲工夫?至于“通过拉、帮、带影响和帮助穷人致富”更是没谱。别看农村可一户带一片带全村。城里不同,相互不认识,条件差距大,怎么影响带动?再说,穷富二者间的经济基础、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有着千差万别。开宝马与蹬三轮的常同一个门口出进都会别扭。若办红白事在高档小区搭大棚摆桌吃喝,另部分人准不满意。混住的前景有可能互不适应搬走,或者界限分明,彼此不往来,这样的“拉郎配”带不来和谐。

不错,现阶段我国越来越明显的贫富差距不利于社会稳定。但要弄清穷富差距不是分住还是混住造成的。此前一些地方的“贫富混居”模式都有极好的初衷和美丽的想象,但最后落个富人不买帐,穷人不领情,开发商也质疑。缩小贫富差距要靠政策,要认真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要向低收入人群和社会弱势群体实施力度较大的倾斜政策。至于分住还是混住的问题,最好顺其自然,不要主观上刻意、人为地怎样去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