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還是就業?這篇文章告訴你怎樣選擇

201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報考人數達到238萬,比2017年增加37萬人,相較於2016年增加51萬人,其中,應屆考生131萬人,比去年增加18萬人,往屆考生107萬人,比去年增加19萬人。女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也呈上升趨勢。在2007年僅佔到48%,到2016年已經增長至55%,提升近7個百分點。女生漸成考研群體主流。

伴隨著考研越來越熱,要不要考研的疑問也越來越多,——應該選擇考研還是選擇就業?下面的這些問題,可以幫助大家權衡利弊,理清需求。

考研還是就業?這篇文章告訴你怎樣選擇

一、考研五大原因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考研理由,有的人想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有的人因為就業信心不足,有的人並不知道考研的意義,看別人都考也就跟風去了。原因多種多樣,總結起來不外乎這5個。

1、提升就業競爭力

"博士生一走廊,碩士生一禮堂,本科生一操場",也許我們不得不正視這樣的現實,——為了就業,研究生就業這幾年雖然也帶著寒意,但整體來看,研究生的薪酬待遇要高於本科生50%~l50%,職業發展前景也要好一些。

我們稍微留意一下現在的就業市場,便不難發現:研究生學歷已經成為很多企業設置的一道門檻;研究生學歷也成為區分崗位的一個標準,比如很多企業招研究生做技術,招本科生做銷售,甚至很多技術類銷售也要求有研究生學歷;另外,公務員考試方面,很大一部分中央機關或直屬機構的職位也要求報考人員具有研究生學歷。

因此,讀研仍然是一個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薪酬待遇與職業發展前景的途徑。

2、就業信心不足

因為讀書期間從未真正接觸過社會,對於"職場"完全陌生,對於找工作的過程感到陌生和恐懼,不知道怎麼去找工作,也不敢去找工作,一想到去找工作就感到緊張和害怕,所以,為了增強就業信心去考研。

3、專業不理想

高考時因為分數低而被硬性調劑的,或是因為行業的變化。發現自己所學專業應用價值不高、脫離社會、發展前景不太好,自己也不感興趣等等。基於以上種種就希望通過考研選個好專業。

4、名校夢驅使

高考失利,進入普通院校,那種發自內心的"不甘心"一直在心頭縈繞,試圖用考研成功的光芒驅散高考失利的陰霾,通過考研去扭轉自己的命運。名校之夢,在高考的時候沒有夢想成真,在大學裡,憑藉自己的努力,把高考欠下的債,還清!

5、盲目跟風

覺得"考研"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看見別人考研,自己也決定考研,不甘人後。這類人群有著強烈的從眾心理,認為大部分人乾的事情肯定錯不了,根本沒有想過自己為什麼要考研,典型心理就是"別人考,我也考,考上了最好,考不上拉倒";典型行為就是當別人去買考研書的時候扭過頭來幽幽地來上一句:"我也考研,幫我也帶上一本唄……"

考研還是就業?這篇文章告訴你怎樣選擇

二、考研or就業,各有利弊

就業與考研,聽起來,確實是一個兩難的問題。尤其是在就業形勢依然嚴峻的情況下,到底是將考研作為緩衝就業壓力的手段,還是放低身價先投身職場以積累工作經驗,或者"騎驢找馬"等待時機以期拿到理想的offer,未必每個畢業生都能想明白箇中道理。

下面我們總結了考研與就業的利弊,希望能幫助在這個分叉口徘徊的大學生。

1、考研的優缺點

考研的優點:考研可以暫時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就業砝碼,提高學歷,增強能力,強化專業知識,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培養,認識更多有能力的人,提高就業機會。

考研的缺點:不僅會面臨考不上的風險,畢業後,一樣要面對就業壓力;增大了家庭的負擔,晚踏入社會導致獲得社會經驗的時間成本升高;更重要的是,相比較於本科生,研究生專業細化,越學越深,畢業後轉行成本更大。

而且對於女生來說,研究生畢業已經26、27歲,這是個尷尬的年紀,很多企業都不敢用,就怕你是來生孩子的,存在一定的性別歧視。而且婚戀也是問題,眾所周知,學歷越高的女性,成為剩女的概率也越大。

2、就業的優缺點

就業優點:本科生比研究生的可塑性強,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有幹勁,年輕有活力;在清晰的職業規劃下,進入社會實戰,社會也是個大課堂,可學到的不比研究生差,而且更符合社會需要和發展方向。相對於研究生脫離社會戰場的學習,更是佔得先機。

就業缺點:本科生就業基數大,競爭激烈;本科學歷難以進入想要的企業;絕大多數畢業生進入普通的公司,從事普通的工作,最後都淪為平庸,只有其中20%的人依靠清晰的職業規劃與持續的努力,才能脫穎而出;錯失應屆本科畢業考研機會,如果工作以後再考研,已被納入統考,更難以協調考研和工作。

考研還是就業?這篇文章告訴你怎樣選擇

三、你到底適不適合考研

很多人拿什麼"考研的經歷會給人生加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讓自己奮鬥一下"、"不枉費自己的青春"等等這些當理由,個人看來全是虛招子。當你辛辛苦苦讀了3年研究生出來準備找工作的時候,你的一些本科室友有可能已經有車有房了。等到又辛苦三年混了個研究生文憑出來,卻又像讀本科一樣什麼本事都沒學到,到時候才叫真的"枉費自己的青春"。

下面就為大家理清一下你到底適不適合考研。

1、什麼人適合考研

(1)熱愛本專業,希望在本專業的科研和學術領域有所成就。

(2) 如果你就讀的專業實用性不強(比如數學、化學等大科、規劃類和宏觀管理類學科等),進一步進修價值更大的話,可以選擇考研。

(3)就讀冷門專業如考古學、歷史學、哲學等,想換個專業學習的。

(4)就讀於普通本科院校,想去更好的平臺(211、985、國外)進修一下

2、什麼人不適合考研

(1)想逃避即將到來的就業壓力。

(2)對自己的未來沒有任何規劃和想法,看到朋友考研而盲目跟風。

(3)就讀實用性強的專業,如工科類專業——計算機技術、通信工程;教育類專業——教育技術、教育學等;語言文學類中某些側重實踐性的專業——新聞學、外語類等;財經類專業——會計、營銷、金融。這些學科的工作一般是吃經驗和閱歷以及實踐的,有考研讀研那幾年時間,在社會上靠自己奮鬥的成就也許會更高。

考研還是就業?這篇文章告訴你怎樣選擇

四、考研熱門專業

考研需要選擇熱門專業,避免與社會需求脫節,下面介紹一些比較熱門的考研專業。

1、金融學

金融學現在是比較熱門的考研專業,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貨幣銀行學:主要研究的是跟銀行及國家貨幣政策相關的問題。

(2)金融經濟(含國際金融、金融理論)。

(3)投資學:主要包括證券投資、國際投資、企業投資等幾個研究領域。

(4)保險學。

(5)公司理財(公司金融):利用各種分析工具來管理公司的財務。

熱點高校:中國人民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西南財經大學。

2、法學

法學專業包括法學(學術型)碩士和法律專業學位碩士(俗稱"法律碩士")。

法學碩士與法律碩士是兩個方向有較大不同的專業。法學碩士屬於學術型碩士教育,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法律碩士則屬於專業學位教育範疇,法律碩士教育更注重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熱點高校: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3、管理學

學科方向如下:

(1)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2)工商管理類:包括工商管理、企業管理、會計學、旅遊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等方向。

(3)公共管理類:包括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

熱點高校:中國人民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廈門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

4、醫學

醫學的一級學科設置數量相當多,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科學、中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中藥學、特種醫學、醫學技術、護理學等。在醫學一級學科下,設置了多個專業。

熱點高校:北京協和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大學生擇業(dxszy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