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志》|何进传——杀猪的怎么了?杀你家猪了?

这是《真.三国志》第 04 篇文章

今天来说何进

《真.三国志》|何进传——杀猪的怎么了?杀你家猪了?

《真.三国志》|何进传——杀猪的怎么了?杀你家猪了?

《真.三国志》|何进传——杀猪的怎么了?杀你家猪了?

何进,字遂高,出身屠户,杀猪的。很早的时候,他的妈妈就去世了,他的爸爸何真就又娶了个老婆,生了一男三女,然后,他的爸爸也走了。何进就一个人养育一家五口人。

关于何进,可能大家对他的印象不怎么好,又傻又蠢,一个杀猪的二百五。但是,如果抱着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可能我们就得不到新的信息。至少在上一段看来,何进小时候的生活很艰苦,毕竟自己生母去世,自己的后妈还生下了孩子,可以想象一下,何进小时候应该受了不少委屈。

后来,同父异母的妹妹被送入宫,被汉灵帝所看中了,选为了“贵人”。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何进也就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任颍川太守。再后来,何进的妹妹当上了皇后,从此何进摇身一变,以前都是深更半夜在火车站讨价还价,为的就是一件盗版的阿玛尼,现在呢,由东汉顶级设计师专门量身打造西装。

184年,一场阴谋弥漫在京城的空气之中,那一天,天上的乌云密布,何进在自家院子里伸了个懒腰,抬起头的一瞬间,突然发现整个天空都变成了黄色。

不久之后,何进就接到密报:有人要造反!

谁?

张角!

怎么造?

有内应!

内应是谁?

马元义!

你怎么知道情报真假?

张角手下有个亲信门徒,叫唐周,他往我们东汉邮箱群发了张角造反的信息,有图有真相!

随我来,先抓住马元义这吃里扒外的王八蛋!

于是,马元义被车裂了!张角的“造反1.0计划”出现了bug,于是,张角启动了“造反2.0计划”,提前了两个月造反,准备也就没之前的那个1.0充分了。

由于何进抓捕了马元义,因此被封为慎侯。

187年,荥阳这地方发生了千人暴乱,叛贼烧了政府大楼,还杀了县长。何进的弟弟何苗因平叛有功,被授予车骑将军,封济阳侯。

188年,空气中的味道更加刺鼻了,而何进也发现,天空的颜色不再是蓝色,也不再是黄色,而是七彩。当时很多会望气的人都认为,京师会出现大兵,两宫要流血了!

紧接着,许凉,伍宕对何进说:咱搞个阅兵仪式来增强一下皇帝的权威呗。

何进觉得有道理,就进宫禀奏了汉灵帝,灵帝一听,顿时觉得可行,脑海中就已经开始脑补自己威风凌凌的画面,二话不说就批准了。

于是,何进就去准备了。那天,几万名步兵,骑兵列阵,将广场塞得满满的。灵帝披肩挂甲,自称“无上将军”,亲自检阅东汉国的军事武装,在音乐的伴奏下,绕了三圈。

灵帝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何皇后生的长子刘辩,一个是王美人生的次子刘协。按理说,皇长子刘辩是太子,未来的接班人,但是灵帝喜欢刘协,想要废长立幼。

看着自己一天天抬不起的大腿,灵帝也觉得自己时日不多了,问题是刘辩身后是何进,而且,看着何进一天天膨胀起来的势力,哪个做皇帝的都不舒服。因此,灵帝就设置了西园八校尉,一来是万一自己废长立幼了,也好有几个托,二来也是为了分散何进的兵权。

西园八校尉,来头不小,里面有很多我们日后都耳熟能详的明星,嘿嘿,他们是蹇硕,曹操,袁绍,淳于琼,其他的几个人,不知道也没关系。

灵帝觉得蹇硕强而有力,就特别亲近他。但是,蹇硕又非常忌惮何进,整天看着他也心烦,就向灵帝提出了让何进去西边攻伐边章、韩遂,让他滚得远远的最好。灵帝准了,但是何进不准。

何进当然知道,自己一旦离开了政治中心,以后要想回来就几乎不可能了。所以,何进就找了个借口一再拖延,他说:让袁绍先去灭了东边徐州,兖州的反贼之后,自己才去。

何进也没有拖多久,因为189年,灵帝就挂了。蹇硕之所以是蹇硕,就在于有灵帝,现在灵帝没了,自己也就没有了任何价值,万一哪天何进不高兴了,随时都可能让自己去陪先帝。因此,蹇硕搞了个刺杀何进的计划,骗他入宫。

但是,何进早已得到了消息,声称自己有病,死活不愿意进宫,就此,蹇硕的计划流产了。由于没有干掉何进,皇长子刘辩顺利登基。

在当时,宦官的名声很臭,而且也没干出啥好事,再加上蹇硕还想弄死自己,因此,何进就想诛灭宦官。袁绍作为士族,也不喜欢宦官,而且前不久还出现过“党锢之祸”,士族阶层对宦官的好感也是负的。

袁绍就派人跟何进说:将军应当选拔贤良的人才,整顿天下,为国家除害。何进深以为然,慢慢地跟袁绍结成了联盟,另外又征聘了逄纪,荀攸等人才。

另一边,蹇硕也憋屈,原本想宰了那个杀猪的,然后让刘协登基,这样自己也就找到了新的靠山,但是现实却相反。蹇硕越想越不安,就跟同僚十常侍说:兄弟们,何进专权,而且我好多次从他身边走过都感受到了一股杀气,天下党人和他正密谋杀害我们这些跟先帝亲近的人。但是呢,由于我手上掌握着禁军,所以他们投鼠忌器,迟迟没有动手,但是难保我们就可以安枕无忧了。我认为,我们应该先下手为强,把那个何进宰了再说。

十常侍当中的郭胜,是何进的老乡,而且之前也帮助过他们,因此是亲何派,所以郭胜与赵忠商议,决定不按照蹇硕的计划实行,而且还特别鸡贼地把当时蹇硕说的话用录音笔录了下来,交给了何进。

蹇硕,卒!

另外,原蹇硕的兵权落到了何进手中。袁绍又趁机怂恿何进,摆事实讲道理,劝其将宦官赶尽杀绝,否则下场就很有可能跟窦武一样,反而被宦官所杀。

何进有些犹豫,不为所动。

袁绍接着说:

那就把他们全都赶出宫去,将所有军权都拿过来。

何进深以为然,并且将这件事告诉了何太后,何太后听了之后,摇了摇头,说:这样不行,宦官统领禁军,是汉家的老规矩,不要轻易更改。再者说了,先帝刚刚去世,没了太监,让我这么一个貌美如花的女人跟你们这帮臭男人共事,你就不怕你妹妹上了今日头条吗?

何进因此又犹豫了起来,袁绍却认为,此时不把那帮宦官全部消灭,日后麻烦就大了。

另外,何太后的妈妈舞阳君和何进的弟弟何苗收了宦官不少贿赂,听说何进要诛杀他们,就跑来跟何太后说情:何进这样子擅杀皇帝左右近臣,不知想干什么。何太后听了后,也对何进产生了戒备之心。

袁绍看何进迟迟不肯动手,就对何进说:不如把天下的豪杰都叫来,使他们都引兵向京城出发,以此来威胁何太后。

陈琳表示反对:

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况且将军您手上握有重兵,杀几个宦官不就点个头的功夫嘛,杀鸡焉用牛刀,何必征召外援呢?万一他们来了不听指挥怎么办?您这样相当于把刀柄递给对方,而让刀剑对准自己啊!

曹操也表示反对:何必把宦官杀光呢,把他们的头子杀了就行了,一个电话就能搞定的事,何必搞得如此复杂呢?

我们后人都认为袁绍除了一个馊主意,把董卓这个大魔头放进来的,正是袁绍。但是,袁绍这么做是否有他的道理呢,我想是有的。

宦官,外戚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这两方势力斗来斗去,此消彼长。而袁绍呢,代表的士族,在之前发生过“党锢之祸”,宦官杀了很多士族阶层,因此,士族跟宦官之间也有着深仇大恨。所以,袁绍不喜欢宦官,要杀掉他们,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袁绍这人呢,我认为有点理想主义。那时候的袁绍,出身名门,年轻,血气方刚,而且没经历过太多的人生,理想主义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他要杀光宦官,另外,袁绍又是一个爱惜自己羽毛的人,是一个非常注重外表的人,杀宦官这事,不想脏了自己的手,因此一直在怂恿何进。

后来在何进死后,袁绍亲自带人杀了很多宦官,这是因为局势已经失控了,而且,这个时候亲自动手,是趁着混乱的局势完成自己的一己私愿。最重要的是,杀官宦有了正当的理由,没有以前那么脏手了。当然,这是后话了。

何进迟迟不肯动手,袁绍为了打破这个僵局,遂想引进一个新的变量——军阀,也就是说,大不了换一副手套嘛!而且,袁绍在当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他有这个自信在军阀到了后控制住这个局势,毕竟士族是一个非常坚固的中坚力量。

只不过,袁绍too young too simple了。

我们再来看看陈琳和曹操的反对意见,陈琳就觉得这样做很危险,想到了局势失控的可能,而曹操,却觉得杀掉宦官的头子就好了,不要把宦官赶尽杀绝。

曹操就很实在,一来是兔子急了也咬人呢,二来是因为曹操没有那么痛恨宦官,他并非士族,他的父亲还是太监的养子呢。

于是,何进就打电话叫外面的人来了,董卓,王匡,桥瑁,丁原,而且何进也不是笨蛋,他知道不能只叫一个,要叫就叫多个,到时候也好制衡。

闹出这么大动静,何苗也劝诫何进:想想看,我们能有今天,那个郭胜也帮了不少忙,我们不要只记得别人的坏。大哥,你别冲动,覆水难收,到时候后悔就晚了。还是跟宫中保持友好关系,多搞搞联谊,少动刀兵啊。

何进又一次迟疑了,此时,袁绍说:现在我们跟他们已经势同水火了,这破裂的感情已经碎了一地,无法挽回了。此时不下决心,事情就会有变故啊!

之后,袁绍加紧了动作,以待董卓他们到来。此时,何太后害怕起来了,罢退全体小黄门,使还里舍,只留何进平素亲近的人,守卫省中。

诸常侍小黄门就跑到何进那去请罪:还望何进大人高抬贵手,放我等一条生路。何进却说:天下闹成这个样子,都是你们的错!如今董卓就快到了,你们为什么占着茅坑不拉屎呢?还是赶紧滚吧!

袁绍趁此机会劝何进干脆就在此时处决他们,但是何进都没有答应。

袁绍就写信通知各州郡,假传何进的旨意,让地方官员将宦官的家属按照花名册抓起来。

看来,袁绍这个举动,是为了更进一步激化矛盾啊。

由于何进的迟疑,消息早就走漏了不知多少遍,张让等人决定先下手为强。假传太后的懿旨,将何进骗进了宫,指着何进说:天下如此,我们固然有错,但你们将我们这样赶尽杀绝,太过分了吧!想当年先帝与太和不和,想废了太后,要不是我们苦苦求情,太后哪还有今天!都说我们肮脏,难道你们就是清白的吗?

何进,卒!

杀了何进之后,张让等人矫诏,袁绍等人怀疑有假,请求大将军来了之后再做商量。结果何进的头就被扔了出来:何进谋反,已经被杀了。

袁绍看到何进圆滚滚的头之后,觉得现在就算自己出手,也有了一定的道义,因此率领众人进宫,诛杀宦官......

后世很多人都觉得何进是一个杀猪的出身,又蠢又傻,最后因为智商不过关,反而被宦官杀了。其实细看下来,何进并非智商全无,当时的宫廷局势已经乌烟瘴气,而何进能够混到大将军的位置,在平叛黄巾贼之事上立下功劳,可见还是有一定能力的。

况且,杀猪的就是傻蛋吗?樊哙不也是屠狗之辈!

在最后与宦官的斗争中,何进多次犹豫不决,一来是因为他知道,杀光宦官这种事情只能想想,实际上是办不到的。另外,他的妹妹何太后和弟弟何苗的劝诫,让何进也心存芥蒂。想想看,何进从小就是在一个后妈和后妈生的弟弟妹妹中长大,后妈肯定是宠自己的亲生孩子,何进也难免被冷落过。

因此,这种成长惯性,让何进在长大之后性格犹豫,缺乏决断,很多重大的事情上也会参考弟弟妹妹的意见。

The end!

下期人物:皇甫嵩

皇甫嵩的名字,大家都很陌生吧,是东汉名将。他曾经有多次改变历史进程的机会,然而,嘿嘿......尽请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