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我愿讲,你愿听吗?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 前人种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每次读《东周列国志》,打开书本看到这首诗,就感到人的渺小。但无论人如何渺小,历史始终离不开人。

我有一个梦,我愿讲,你愿听吗?

历史的发展是由人来推动的。因为人,历史才有了意义。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推动历史车轮的主力。绝大多数的人都只是历史戏剧里的配角,而主角属于那些有智慧的人。

虽然圣如三皇五帝、雄如五霸七雄,他们的躯体最后也只是北邙的几座荒丘,但他们以及他们身边的那些牛人能人所留下来的智慧,却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有一个梦,我愿讲,你愿听吗?

所以,我一直想写一本《东周列国智》将他们的智慧用现代的思维演绎出来。

东周,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一共514年。这段时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实际上是一个小的国际社会。从春秋到战国,最后到秦始皇统一中国,这500多年是一个世界混乱大战的时期。这500多年里,中国的哲学思想得到了高度的发展。这段时间的智慧,是中国智慧的顶峰,之后的2000多年,无出其所右者。

我有一个梦,我愿讲,你愿听吗?

聪明总是与智慧共生。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谈到智慧,往往会用“大”来形容;谈到聪明,却总是用“小”来形容。东周500多年,“智慧”很多,“聪明”也很多,大部分前人都会把它们写在一起。而我,很想把它们区分开来。我知道这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比如郑桓公姬友,他预测到了周天子没落的未来,于是请教太史后把国家迁到了河南一带,使得郑国有了后来的繁荣。他这种预测能力是“智慧”还是“聪明” ?如果说是“智慧”,为什么他没有看到一个国家只是周天子的缩小版,周天子面临的问题,在每一个国家里都同样存在。所以,郑国在春秋初期短暂地闪耀了一下后,就一蹶不振,沦为附庸小国直至灭亡。

我有一个梦,我愿讲,你愿听吗?

“前人种地后人收”,涉及东周列国的史书很多,从前人的田地里收获是一种乐趣。我愿意做那个辛勤思考探索的人。我有朝一日把《东周列国智》撰写出来,朋友们愿意看吗?

我有一个梦,我愿讲,你愿听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