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肉更長壽?吃素吃不好竟有這幾種嚴重後果!

“吃素”歷來被認為是長壽之道。隨著現代社會物質富裕,“富貴病”逐年上升,所以素食也流傳的越來越廣泛,很多素食主義者一直保持著不吃肉、不吃魚、只吃植物性食物的飲食習慣,甚至在他們的概念中,只有吃素身體才能健康,才能長壽,而葷菜會給人帶來疾病。

不吃肉更長壽?吃素吃不好竟有這幾種嚴重後果!

不可否認,素食的確可以降低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減少動脈硬化,高血脂症、肥胖、脂肪肝、冠心病和癌症的發生,也可以調節代謝功能。

但營養科學的理論和實踐都告訴我們,素食雖然對身體有好處,但是僅吃素食弊病也不少,同樣不利於人體健康。

所以並不是一味吃素就比吃肉更健康,科學的飲食搭配才是健康長壽的關鍵。

不吃肉更長壽?吃素吃不好竟有這幾種嚴重後果!

長期吃素的危害:

微量元素缺乏症

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鋅、鈣、鐵等主要來自肉食。鋅主要來源於動物性食物,飲食中80%的鈣來自奶類,80%的鐵來自肉類和蛋類。素食中鋅、鈣、鐵含量少,其中含有較多的草酸,會阻礙鋅、鈣和鐵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因此,長期食素者容易發生因缺乏微量元素而引起的一些疾病。

維生素缺乏症

長期食素者容易發生因缺乏維生素而引起的一些疾病。缺乏維生素A易患夜盲症和呼吸道感染;缺乏維生素D易患小兒佝僂病和骨質疏鬆症;缺乏維生素E會引起溶血性貧血、脂溢性皮炎和氨基酸代謝障礙、免疫力下降;缺乏維生素K則易引起各種自發性出血。

蛋白質攝入不足

長期缺乏蛋白質對機體的抗病能力影響極大,會使人體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比例失衡,因而造成貧血、消瘦、消化不良、記憶力下降等。

易患結石

素食中植物纖維的成分較多,可使膽酸的吸收率降低,膽鹽濃度也降低。素食者往往維生素A、維生素E的攝入不足,這兩種維生素缺乏,使膽囊上皮細胞容易脫落,從而導致膽固醇沉積形成結石。

不吃肉更長壽?吃素吃不好竟有這幾種嚴重後果!

怎麼吃素才健康?

所有人都需要碳水化合物、油脂、蛋白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這些重要的營養物質。

所以,如果吃素,一定要儘可能健康地吃。把握幾個關鍵點。

1. 蛋白質一定要吃夠

並不是只有肉才是蛋白質。吃素者需要吃更多的黃豆、豆腐、豆乾等豆類豆製品,以及各種穀物雜糧,合理搭配,均衡食用,這樣可以提高蛋白質的吸收利用率。

之所以更提倡蛋奶素和魚素,也是因為它們保障蛋白質食用量,更為均衡和健康。

尤其要提醒下,雞蛋可以用來補充蛋白質、微量元素等,對於膽固醇的顧慮也可以放下。因為最新的權威指導,已經把每天吃蛋個數的限制取消了,蛋素和蛋奶素者都可以多吃一些。

2.新鮮蔬菜要吃夠,水果要適量

如果每天能夠吃到一斤左右的蔬菜,而且儘可能多吃深色蔬菜,像深綠色的菠菜、油菜、烏菜,還有西藍花、紫甘藍、胡蘿蔔、西紅柿就更好了。

水果每天吃 1~2 個,大概 200~350 克就完全夠了,有助於保證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攝入,但一定不能多吃,要注意水果中的糖分和升血糖問題。

3.多食海藻和菌類

海產和菌類是大自然贈予素食者的禮物,很多長期素食者喜歡吃這類食物。海帶、銀耳、黑木耳、香菇、蘑菇、口蘑……除了鮮美的口感,它們特別帶給素食者的,是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每天能夠堅持吃個二兩(100 克),對身體也是益處多多。

4.適量吃點堅果

松子、花生仁、大杏仁、榛子、開心果……一天吃個一小把也是好的。

5.均衡營養

為了營養均衡,素食者需要自己準備各類飲食。如果沒有時間自制營養餐,那就補充複合維生素保證營養素的攝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