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十大戰役之一,發生在春秋戰國,晉文公因此當上中原霸主

公元前632年,為爭奪中原霸權,晉國和楚國在城濮發生了一場大戰,由於晉軍謀略出眾,大敗楚軍,開闢了“兵者詭道也”的一次重大戰役。

當時,楚國勢力強盛,威名遠揚。

而晉國晉文公剛剛即位不久,雖然大力發展經濟,壯大軍隊,但是和楚國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而且晉文公還和楚國有一段不解之緣

中國歷史十大戰役之一,發生在春秋戰國,晉文公因此當上中原霸主

當時晉國內亂,國君晉獻公寵愛驪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去殺害申生的弟弟重耳

重耳得到消息,提前逃亡國外。之後他歷經千辛萬苦來到楚國。

沒想到楚國國君楚成王對他禮遇友加,尊他為上賓。

一天,楚成王宴請重耳,席間開玩笑問他,倘若將來當上國君要如何報答自己。

重耳承諾道,如果自己將來真的當上國君,一旦楚晉兩國不幸交兵,晉軍會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

後來,重耳真的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

中國歷史十大戰役之一,發生在春秋戰國,晉文公因此當上中原霸主

公元前634年宋國背叛楚國,投靠晉國。

楚成王得知後,率兵攻打宋國,宋國於是立刻向晉國求救。

晉文公不想直接和楚國交戰,但是又不能不管宋國,於是晉國元帥先軫提議攻打和楚國交好的曹國衛國

如果楚國想要救援的話,那麼軍隊就得撤出宋國,宋國的危機自然解除了。而且這一個方案,還可以坐收以逸待勞之功。

公元前632年,晉國出動戰車七百打算攻打曹國,借道於衛,衛國不允許。於是晉國一邊和齊國聯盟,一邊攻打衛國。

衛候見晉國大軍壓境,

晉、齊又聯盟了,於是請求參加聯盟,但是這時候晉文公不答應了;

於是衛候又想親近楚國,最後國人不同意,驅逐了衛侯,晉國不戰而得到了衛國。

戰前,魯國本來追隨楚國,但是現在見晉國來勢洶洶,於是魯國一面向晉軍賠罪,一面向楚國告罪,玩兩面手法,打算直接投稿勝利者。

晉國看魯國主動示好,於是也不予追究,直接攻打曹國

中國歷史十大戰役之一,發生在春秋戰國,晉文公因此當上中原霸主

晉軍攻打曹國,衛國,本來想引誘楚國北上,但楚國沒有上鉤,而是繼續攻打宋國,宋國再次向晉國緊急求救。

晉文公現在也陷入兩難境地,就在這時,先軫又有建議道:讓宋國使者賄賂齊、秦兩國,讓這兩個國家當稅客,勸阻楚國罷兵。

如果楚國不撤兵,肯定會惹怒到這兩個國家。到時候和晉國一起伐楚,楚國肯定受不了。

楚成王見晉國已經破了曹,衛兩國,加上晉國和齊國,秦國好像也結成了聯盟,於是只好帶兵退了回來。

不過這時候,將軍子玉卻不同意了,子玉一向驕傲,他認為晉軍不算什麼,請求楚成王派兵增援。

而楚成王也有點三心兩意,萬一子玉打了勝仗呢,於是給了一部分兵力增援。

中國歷史十大戰役之一,發生在春秋戰國,晉文公因此當上中原霸主

子玉得到增兵後,就派使者去晉國,希望晉國恢復曹,衛兩國,而他也將放過宋國。

子玉的計劃可謂是一石三鳥之計

如果晉國答應了,那麼曹,衛,宋都會感謝

最早提出這個計策的楚國;如果晉國不答應,那麼三小國則會怨恨晉國

幸好晉國元帥先軫識破了子玉的計謀,並作出了反擊。

晉國這邊私下裡答應恢復曹,衛兩國,但要他們主動提出斷絕和楚國的關係,另一邊又扣押了楚國的使者

這個舉動果然激怒了子玉,子玉於是立刻率兵北上,攻打晉國

中國歷史十大戰役之一,發生在春秋戰國,晉文公因此當上中原霸主

兩軍準備交戰的時候,晉文公想起了當年對楚國的承諾,於是主動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

這個行為不僅遵守了當年信用,獲得士兵的認可;而且避開了楚國的銳氣,尋找最適合自己作戰的地方。

4月6日,晉軍在城濮嚴陣以待,子玉看到後,狂傲地聲稱以後將沒有晉國了。

但是當兩國軍隊分別分上中下三路戰鬥時,晉軍這邊用虎皮蒙在馬身上,從高處氣勢洶洶地衝下來,直接把楚軍右翼給沖垮了,楚軍右翼一敗塗地

接著晉軍通過誘敵深入,上中下路聯合作戰,又把楚軍左翼擊敗,最終

子玉率殘兵退出了戰場。

中國歷史十大戰役之一,發生在春秋戰國,晉文公因此當上中原霸主

城濮之戰使晉文公建立了中原霸權,遏制了楚國北上的發展,最後中原諸侯無不朝宗晉國

歡迎關注我的賬號,更多精彩戰役等著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