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德欽縣羊拉公安派出所(下):薪火相傳 歷久彌新

記德欽縣羊拉公安派出所(下):薪火相傳 歷久彌新

“夢想如同雨後春筍,總會在歷經風雨之後,才會義無反顧地成長。做一名警察,不僅是我的夢想,也是我家祖孫三代警察情的延續。”27歲的德欽縣公安局羊拉派出所交警中隊中隊長扎史品初在筆記中寫下的這句話,折射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協作”的老羊拉公安精神薪火相傳,歷久彌新。

什麼叫初心至上、使命如磐、艱苦奮鬥、堅韌不拔、無私奉獻……歷經半個多世紀,幾代羊拉派出所民警雖然沒有什麼錚錚誓言,但他們築牢忠誠警魂,耐得住高寒,親民近民盡心盡力,忍得住寂寞,為民護民盡職盡責,靠雙腳走遍了轄區1087平方公里的每個角落,在雪山峽谷間留下了一串串“紮實推進藏區和諧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愛民足跡。

記德欽縣羊拉公安派出所(下):薪火相傳 歷久彌新

上世紀60年代羊拉派出所建立時,所裡只有一名民警,民警辦案、巡查靠的就是雙腿。扎史品初的爺爺是一名離休幹部,曾在羊拉剿過匪,後來參加了公安工作。他的父親阿柱1988年至1990年期間,曾任羊拉派出所所長,全所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一匹馬,是“馬背上的派出所”見證者。阿柱說:“我接任的時候,老所長叮囑我,馬的褡褳兩邊放的米麵油和被子千萬要保管好,沒有這些東西,所裡的很多工作都無法開展。”

據阿柱介紹,當時的羊拉派出所是一幢土木結構的兩層小樓,每層各有三間房。房子逢雨必漏,民警們就在床上架起鐵架,再鋪上塑料布,艱難地度過一個又一個雨夜。

阿柱說:“我們派出所還有一位每月由縣政府發30元工資的重要成員,它就是警馬玉卓。玉卓在非緊急情況下,不是民警的腳力,而是運輸辦公用品和生活物資的工具。”每次外出辦案和進村走訪,他們就在馬背上馱上乾糧和一套行李,奔走幾天幾夜。晚上睡覺時,3名民警橫著蓋一床被子,腳都露在外面。這樣的畫面長年累月印在羊拉鄉的崇山峻嶺中。為此,羊拉派出所被稱為“馬背上的派出所”。

記德欽縣羊拉公安派出所(下):薪火相傳 歷久彌新

在阿柱的印象中,羊拉派出所的民警隨時都奔走在雪山峽谷間。“一年能回一次家就不錯了,很多民警幾年都不能與家人見上一面,想家也沒辦法。外出辦案,在雪山上住了多少個夜晚也記不清了。”阿柱回憶起往事心酸地說,“我現在退休了,晚上做夢經常會夢到派出所並肩作戰的同事和可愛的玉卓。”

薪火相傳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接力。去年1月,地處滇川藏三省區交界處的羅仁檢查卡點成立後,那兩頂側立於懸崖邊的帳篷,便成了阿柱的兒子扎史品初固定的工作地點。無論是風吹日曬,還是雨雪交加,每天早上8點,他都準時到崗展開一天的工作。有時候,他也會找個有信號的地方,給父親打個電話,向他“取經”。

冰寒長夜,荒蕪山谷,羅仁檢查卡點帳篷內一團火正在升騰。交警中隊值勤民警圍攏在火堆旁,烤去一身的疲憊。火在呼嘯的寒風中越燒越旺,他們的鬥志也在溫熱的火光中越漲越高。在羊拉派出所民警的手上、眼裡、心中,永遠都有一團火。它可以點燃信念、激揚鬥志,也可以傳遞溫暖、積蓄力量。

記德欽縣羊拉公安派出所(下):薪火相傳 歷久彌新

“三四月份的時候,峽谷的風特別大,坐在帳篷裡就像坐在船上,搖搖晃晃的,感覺隨時都有可能被大風吹走。”扎史品初向記者描述晚上住在帳篷裡的

情境時,臉上還帶著靦腆的笑容。對於兒子的選擇,阿柱自豪地說:“羊拉雖然條件艱苦,但越是艱苦的地方越能磨練一個人的意志力。我希望兒子傳承和弘揚老羊拉公安精神,用堅守與奉獻去實現新時代警察的夢想。”

上世紀90年代,民警們的交通工具變成了摩托車。在村民自發挖掘的山路上,摩托車轟鳴了20多年,無數個遇險的故事也留在了大山深處。

2005年,民警們終於用上了越野警車。第一次開警車出警,大家滿心喜悅。但是,車子還沒行駛半小時,在雨後的路上打滑,大家全變成了泥人。

古語云:“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在羊拉派出所讓我們深刻感受到,薪火相傳不僅僅可以是高深的學問和精湛的技術,傳的更是不朽的精神,鑄就的是讓人感動、暖心的故事。

現在,接力棒交到了7名民警和5名輔警身上,大家工作、吃住和休息都在所裡,紮根在雪山旁。所長頓珠培楚帶病堅守工作8年;教導員品楚與家人兩地分居,一年僅回家探望一兩次……“老一輩書寫了‘以所為家、不畏艱險、愛崗敬業、艱苦奮鬥’的羊拉公安精神。

6月22日下午,記者來到靜悄悄的羊拉銅礦,見到昔日貧瘠的山腰間拔地而起的一幢幢現代化廠房,但礦山上卻看不見轟鳴的機器和塵土飛揚的運貨車。站在半山腰上,抬頭看山頂,只感頭暈目眩;低頭俯視,則是深不見底的峽谷,大吼一聲,山上滿眼的碎石彷彿就會稀里嘩啦地滾落下來。

與裡農和路農兩個藏族村落相鄰的羊拉銅礦,是羊拉鄉流動人口最多的地方。這裡約2000人的流動人口管理、企業與當地村民之間的矛盾解決和礦區的生產安全,成了羊拉派出所工作的重點。當地村民尼布說:“大山是我們祖先留下來的,我們怕企業把礦挖完走後,我們就什麼都沒有了。”經派出所民警多次耐心地做工作,當地村民才明白,開發礦山的目的是為了讓他們早日走上脫貧致富路。

“由於礦區情況特殊,以前停電、停工期間,經常發生工人喝酒鬧事的情況。近幾年來,這樣的情況就沒有出現過了,這完全與派出所的宣傳教育和加強管理、服務密不可分。”雲南迪慶礦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和繼聖高興地說,“礦區從2004年至今,能在當地獲得穩定發展,離不開羊拉派出所的辛勞付出。”

為監管好礦區各個部門的生產安全,羊拉派出所還專門創建了一個礦山宣傳交流微信群,要求各部門和礦區下屬公司,每天下午6點左右彙報當天的相關情況。而像這樣的微信群,羊拉派出所一共創建了35個,有的用來與轄區群眾溝通交通,有的宣傳相關安全知識和普法教育。如今,轄區群眾更喜歡接受這類創新的溝通和宣傳方式。

走進命運多舛的47歲甲公村只木格村民小組建檔立卡貧困戶農布家,只見他正忙著脫青稞粒。談及病情康復情況,他喜笑顏開地說:“要是沒有派出所民警的真心幫助,我早就癱瘓了。”2005年底,農布在山上不小心砍傷了腳,因家境貧寒,再加之治療不當,傷腳發炎,導致癱瘓在床。派出所民警在走訪農戶中發現了這個情況,就勸他儘快到醫院醫治。去年11月農布手術成功,現在已能下地走路。他花去的18萬元醫療費已報銷16萬多元,欠下的費用也由派出所民警和當地幹部捐款。他指著自家長勢喜人的當歸說:“從2014年開始,因為我做不了農活,民警不管是種玉米、青稞、當歸,還是收莊稼,都會擠出時間來幫我家幹。”農布覺得羊拉派出所民警更像自家的親人。

記德欽縣羊拉公安派出所(下):薪火相傳 歷久彌新

一年之中,羊拉只有春、冬兩季,近處的清寒刺入蒼穹,遠山的白雪亙古不化。但是,50多年來,羊拉派出所民警都一如既往地執行著警徽下的使命,家常便飯式的設卡、巡邏、出警,頂風冒雪行走入戶路,只為了給雲端上的鄉親保一方平安、保社會和諧穩定。

聚是一團火,散若滿天星。羊拉公安精神的內在動力,已成為一代又一代民警永不磨滅的靈魂烙印,鼓舞著、激勵著、鞭策著他們。在他們不斷追求卓越和崇高的征途中,是這烙印讓他們永不服輸、永不止步,無論是離開的,還是留下的,最終都化為熠熠閃耀的群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