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名詩《登鸛雀樓》傳誦千年、歷久彌新,你知道它好在哪兒嗎?


盛唐名詩《登鸛雀樓》傳誦千年、歷久彌新,你知道它好在哪兒嗎?

央視二十集大型文化系列片《唐之韻》中,有句解說詞,讓人印象深刻:"四句二十個字,字不奇,句不奇,景不奇,情不奇,但卻展現出如此磅礴的氣勢,這簡直是奇蹟!"

盛唐名詩《登鸛雀樓》傳誦千年、歷久彌新,你知道它好在哪兒嗎?

說的是唐朝詩人王之渙的五言絕句《登鸛雀樓》。詩是這樣寫的: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鸛雀樓,也寫作鸛鵲樓。

《蒲州府志》記載:"(鸛雀樓)舊在郡城西南黃河中高阜處,時有鸛雀棲其上,遂名。"

其故址在山西省市境內古城外西南的黃河岸邊。這首五絕,字句景情,平淡無奇,卻凸顯出雄偉闊遠、進取向上的盛唐氣象。其魅力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寫美景抒壯情渾然一體,毫不違和

前兩句寫的是登樓所見。"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譯過來大意是,"太陽靠著山後,漸漸落下去了;滾滾的黃河向東奔騰,匯入了大海"。

盛唐名詩《登鸛雀樓》傳誦千年、歷久彌新,你知道它好在哪兒嗎?

從中告訴我們至少三個信息:

一是詩人登樓遠望的時間----日薄西山。

二是詩人登樓遠望的視角----由西而東。

三是詩人描繪壯景的手法----先實後虛。


盛唐名詩《登鸛雀樓》傳誦千年、歷久彌新,你知道它好在哪兒嗎?

登樓時間顯而易見,令人驚歎的是,詩人寫夕陽卻無絲毫暮氣,相反卻雄渾闊遠,昂揚奮發(關於這點,請點擊這裡: ),今天讀來,依然給力;詩人寫景氣魄宏大,上句西望白日沉山,下句東眺黃河入海。"白日沉山"就在眼前,"黃河入海"只能聯想,因為樓再高也不可能看到"黃河入海"。由此可知,"西望"屬實寫眼前景觀,"東眺"屬虛寫心中想象。這種西實東虛的大角度轉換,筆力峭拔,非同凡響,極富浪漫主義色彩。這樣,前兩句景中蘊情,推出了一片高遠寬廣的壯美境界,氣勢宏闊,引人遐想。

二是以形象思維顯抽象哲理,立象盡理

後兩句寫的是登樓所感。"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兩句無須翻譯,平白如畫,因為深義就在字面背後。這個深義由前兩句引出,由景及理。本來"詩忌說理",就是在詩歌中忌諱講道理。而此詩用一半篇幅說理卻依然紅了千年,原因就在於,詩人的說理不是生硬、枯燥,而是景情理水乳交融,立象盡理,毫不違和。

所謂"立象盡理",就是用形象思維來表達抽象哲理登"有形"之樓, 想要"窮千里目",自然須"更上一層樓",而攀登社會生活中、人生旅途裡形形色色的"無形"樓, 想要"窮千里目",不也須"更上一層樓"嗎?詩人以"有形"之"登樓之實事"來喻"無形"之"抽象之哲理",這也是另一種"由實及虛"。

盛唐名詩《登鸛雀樓》傳誦千年、歷久彌新,你知道它好在哪兒嗎?

正如近代學者王文濡所言"若以為未足,須更上一層方可,又安知非詩人題外設想耶?"

而此"題外設想",就是詩人的"立象盡理"。這一由感性而理性的思維轉換,使二十字的小詩有了"尺幅展萬里之勢",耐人咀嚼、餘味不盡,受益無窮。進取向上的盛唐氣象於其中盡顯無遺!

三是全詩由賦而比兩聯皆對,不顯呆板

從表現形式來看這首小詩,也很獨特。前兩句用"賦"、後兩句用"比"。

前兩句由西而東,以賦鋪陳;後兩句立象盡理,以事比理。

前後之間,由景情及哲理,渾然一體。

而且,前後兩句各用對仗,自成兩聯。

前一聯是典型的"正對"(上下聯間,結構上對稱,意義上並列):

白日 依山 盡

黃河 入海 流

後一聯是典型的"串對",也叫流水對(上下聯間,結構上相連,有假設、承接等關係;上下聯串起來才表達完整意思):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上下聯間是假設關係)

對這一特點,清代著名學者沈德潛大加讚歎:"四句皆對,讀來不嫌其排,骨高故也"(《唐詩別裁集》)。

一首小詩,全篇皆對,前正後串,形式上富於變化,不顯呆板;主題上立意高遠,不嫌其排。單從形式而言,也可謂獨步古今!這真是天才之作!


著名作家木心說過一句話:讀天才的作品,自己也像是天才一樣。

盛唐名詩《登鸛雀樓》傳誦千年、歷久彌新,你知道它好在哪兒嗎?

作家木心

這或許是這首小詩長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