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宁故事会》——狐缘

《丰宁故事会》——狐缘

从前,有一个书生名叫胡延良,他很小就有大志,做梦也想着将来能够得个一官半职,为国效力。但是,连考几次都名落孙山。这一年他又进京赶考,临行时,他的美丽温柔、聪明贤慧的妻子花月婵怀抱着不满一周的小儿子,语重心长地嘱咐他:“延良啊,这次如还不中,千万早日回家,咱们就死心蹋地,甭去求什么功名了,过一辈子清贫日子,也就算了。这年月,有权有势有靠山,狗屁不是的人,也照样高官厚禄。象咱这样的人,能耐再大也是白搭。你一旦落榜,千万别想得太多,连家也不回了呀!你就是一辈子要饭吃,我也决不嫌弃你,听见我的话了吗?”延良心情沉重地点点头,深情地瞅了妻子好一会,这才上路。他一路走一路想着,这次非考中不可!如考不中,还有什么脸面回来见我这贤慧善良的妻子呢。就这样,他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京城。本来他的考试成绩可以说是出类拨萃,但被考官偷梁换柱,用一位相国的女婿把他给顶了。就这样,他又一次名落孙山了。发榜那天,他竟连气带急昏了过去。回到店里,害了一场大病,一个多月卧床不起。等病好了,银子也花光了。他左思右想,怎么也没脸回家去见妻子了。因为这些年,为了让他赶考,妻子省吃俭用,苦奔辛劳,把钱都攒着给他做了盘缠,如今不但没考中,连盘缠也花光了,妻子知道了会多么伤心啊!

想到这,他离开客店,迷迷糊糊、晃晃悠悠地走了三十多里地,来到一座大山上。当时正是秋天,山风吹来凄凄凉凉的,树林中不时传来几声鸟的叫声夹着树叶落叶的声音,显得更加空旷寂寥,他没心思欣赏这些景色,又向山上走。走到半山腰,见有一座破庙,这庙因年久失修,显得破败荒凉,他信步来到庙院一看,院里长满半人高的蒿草,在夕阳的余晖中,被晚风一吹,东歪西倒,瑟瑟作响,更增添了这里的悲凉气氛。

胡延良坐在台阶上,呆呆地看着眼前这凄凄凉凉的景色,心中更加伤感悲愤,他想:“唉,我胡延良今生今世恐怕没有出头之日了,要想飞黄腾达,只待来世了。月婵啊,你多多保重吧!我对不起你了,来世做牛做马也要好好地报答你!”想到这他泪如雨下,站起身来,找一棵歪脖树,解下裤腰带拴个套,然后向家乡的方向望了望,一狠心把脖子伸了进去……

《丰宁故事会》——狐缘

冥冥之中,胡延良觉得有一双温软的手托住了他,解开他脖子上的套,背起他驾起一阵风就腾空而去了,他以为这就是阎王爷派来的小鬼。他想,既然想死了,那就爱哪去哪去吧。就这样,他昏昏沉沉地被那人背了不知多远,也不知来到什么地方,朦朦胧胧地觉得,他被放到一张软软的床上,然后有人往他嘴里塞了个东西。渐渐地,他苏醒过来了,睁眼一看,眼前站着一位十八九的姑娘,只见她柳眉杏眼,白净漂亮,正在微笑着看着他。他以为是妻子月婵,眼睛一亮,刚想叫出声来,但细一看,却又不是月婵,见她比月婵高了一点,也胖了一点,从眼角眉梢上看,这姑娘分明比月婵又多了几分灵秀。这是谁呢?她干吗把我弄到这来?这是什么地方?……正在他胡思乱想之时,那姑娘启开樱唇,亲切地说道:“公子现在觉得哪不舒服吗?”

胡延良没有回答姑娘的话,却问她:“姑娘你是谁?这是哪里?”——他想坐起来,却被姑娘伸出一只手轻轻按住了,那姑娘说:“公子,你先什么都不要问,什么也不要想,安心养病吧,这里就是你家,你一切放心!”说完,她叫一个丫环端来一碗汤,她亲自接过来送到胡延良嘴边:“这是人参汤,先喝了它恢复恢复元气,再慢慢调养。”胡延良迟疑了片刻,见姑娘满眼的真诚,这才把人参汤喝了。喝完了,他顿觉精神多了,他刚想再问点什么,那姑娘却说:“好好睡一觉吧。”说完温柔地笑了笑,起身退出屋门去了。

从这以后,每日三餐,姑娘都调着样的给做好的,什么鹿肉、熊掌、灵芝、虎筋、野猪蹄……等等,净是胡延良从来没见过的。他纳闷,这姑娘从哪弄来的这些好玩艺儿?是豪门富贵之家吗可怎么就见到她和丫环两个人呢?他几次想问个究竟,但都被姑娘用话岔开了。每天茶余饭后,姑娘都来陪他聊天,他发现,这姑娘学问还不浅呢,只在自己之上,而不在自己之下。你听她谈古论今,天文地理,琴棋书画,样样都懂,真使胡延良从心里往外佩服,特别是姑娘那亲切热情,端庄正派,不卑不亢的气质更使他敬佩。很快地,他把她看成了知己。过了一段时间,延良的病好了,能出去遛达了,姑娘告诫他:“不要一个人出去,闷了,我陪你出去,小心虎狼的伤害。”从此,姑娘天天陪着延良出去玩一会,廷良发现,这里四外都是云遮雾裹的,根本看不出去,大白天还能听到不远处有狼嚎虎啸的声音,格外疹人,甚至有时还看到有大盆口粗的大长虫,往返出没,好吓人呀!他不由得想,这是什么地方呢?这个姑娘怎么敢一个人在这里居住呢?他越想越疑惑,终于,他忍不住问道:“姑娘,这么多日子,你对我这么好,我还不知你姓啥叫啥呢?你今天一定得告诉我!”

姑娘嫣然一笑说:“实话实说吧,你可千万别害怕呀!”

延良说:“你对我这么好,我怕什么呢?”

姑娘这才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她说:“我不是凡人,是一个在此山修行的白狐仙,名叫胡月芳。我本来已有千年的道法,修的又是正果,按天上规定,本该正式加入仙籍,封为正神,但是可恨玉帝昏庸无道,下面各路神仙都贪赃枉法,他们向我贪得无厌地索取贿赂,我本性刚直,不愿趋炎附势,巴结他们,这才来到这个仙洞继续修炼。”说到这,她瞅了瞅胡延良,叹口气又说:“这年月,天上人间都是一样的黑暗,你我可谓是同病相怜了。”两人会心地笑了笑,她又说:“公子,我为什么要救你,知道吗?我就是仰慕你那正直的人格,出众的才华,你是个人间稀有的人才,如有时来运转之时,必定是国家栋梁,所以我才救你。公子啊,人可不能磨灭了志气,不能一遇挫折就心灰意冷寻短见,那不是男子汉大丈夫应该做的事,你没听李白有句诗吗?‘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只要你不灰心,将来会有时来运转之日的!常言说‘人不磨,不成佛’吗!”

胡延良听着这些话,落榜以来积压在心头上的乌云一下子散没了,顿觉心中天宽地广,他感激地望着胡月芳说:“此乃金石良言,小生一一记下,再也不寻短见了。”

胡月芳忍不住扑哧一笑,接着说:“公子,我有几句肺腑之言想对你说,不知公子爱听不?”

胡延良说:“你说吧,我听听!”

月芳脸上泛出一层淡淡的红晕,说:“公子,我在深山老林里一个人苦苦修炼,没有一个知音,今天遇上了你,你是世间很难找到的好人,并且是万里挑一的人才,我想今生今世不会再遇上你这样的人了,但我知道你家里已有了一个贤慧的妻子,我不求别的,只想拜你为兄长,今生今世永为知己,不知你瞧得起我不?”

延良无比高兴地说:“那太好了!太好了!你是神仙,’我只是个凡人,能有你这样一个神仙妹妹,真是求之不得啊”

月芳听完,欣喜万分,她说:“既蒙兄长不弃,那就请受小妹一拜吧!”说完就要下跪,延良急忙把她扶住,紧紧地攥住她的手说:“快别这样!”于是两人亲切地久久对视着,真象分别多年的亲兄妹一样。从此两人更加亲近,朝夕相伴,发奋苦读,在月芳的帮助下,延良的学业又大有长进了。

这样,不知不觉,半年过去了,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

《丰宁故事会》——狐缘

这一天,两人又出来闲逛,但见山花烂漫,草长莺飞,山顶上长满绿油油的苍松翠柏,云来雾去,变化万千,好一个神仙洞府啊!看着这秀丽非凡的景色,延良的心中却生起了无限的愁怅和伤感。他想起一年前,也是这样一个美好季节,妻子送他上路,采了一把山花送给他,千叮咛万嘱咐,那幽幽别情,至今历历如在眼前,于是一种思念妻子的强烈感情使他流下了两行热泪,他想:月婵啊,我的好妻子!这一年你是怎样过来的呀!他多么想立刻就回到妻子的身边!但他不知道月芳肯不肯放他回去。

他的心事早巳被月芳看出来了,没等他张嘴,月芳就说:“哥哥不必伤心,我知你一直思念着嫂子,你和嫂子情深似海,我怎能不让你回去呢?哥哥,你这种纯正善良的品性,更使小妹敬重,今生能有你这样一个哥哥,真是三生有幸!请哥哥放心,今晚上我为哥哥饯行,明天就送你回家,我还要亲自到家去拜见嫂子!”

延良一听,真是喜出望外,他感激地抓住月芳的两只柔软的小手,抚来摸去地连连说到:“太感谢你了!太感谢小妹了!”月芳也不禁流下两行伤别的泪水,她轻轻地把头埋在延良的怀里喃喃地说:“我爱慕哥哥的人品,只要哥哥别把小妹忘了,我就知足了!”说完,她情不自禁地抱住延良,抽抽咽咽地哭了起来。延良紧紧地搂住她,温情脉脉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和脊背安慰她说:“小妹请放心,我胡延良决非那种忘恩负义的小人,不管天涯海角,永不忘小妹的恩德!”于是兄妹俩搂得更紧了。因为,他俩也已深深地相爱着啊!

这晚上,天清月朗,满山银辉,月芳摆下了一桌最好吃的酒席,为她心爱的哥哥饯行,两人推杯换盏,饮罢多时,月芳叫丫环把琴拿来,她边弹边唱道:“茫茫人海觅知音,觅得知音又离分。离分时节春如海,一寸春光一寸心。”月芳唱着唱着,两行泪珠滚滚而下,那琴声如泣如咽,如怨如诉,在夜空中荡漾着。延良被她的歌声感动了,于是接过琴来也弹唱了一段,他唱到:“日日相思日日深,天涯咫尺难相亲。踏遍青山情未老,断肠人忆断肠人。”

唱罢,也禁不住热泪横流,他看看眼前的月芳,又想想远方的月婵,心里真说不清是种啥滋味。

第二天一早,他们就上路了。月芳让延良趴在她背上,闭上眼睛,她驾起一阵清风,只用了两三个时辰就到了延良的家。到家一看,妻子月婵已瘦了许多,孩子却长高了不少。夫妻二人经历了一场生离死别,免不了抱头痛哭了一场,孩子也跟着哭,惹得月芳也一起陪着落泪。好半天,她们都才止住眼泪,延良这才想起把月芳介绍给月婵,并把事情的经过讲述了一遍,月婵听了后,止不住又流下许多眼泪,她说:“回来就好了,我还真寻思再也见不着面了呢!”她又感激地对胡月芳说:“妹妹,多亏你救了延良,我们该怎样报答你呀!”

月芳说:“自家人何必说外话?快别说什么报答了。”她一边说一边仔仔细细打量着嫂子,见她眉清目朗,举止端庄,真是一位贤妻良母,她为哥哥有这么一个好妻子打心眼里高兴。于是她和哥哥嫂子亲亲热热地呆了三天,这才要回家。延良和月婵再三挽留,月芳执意要走,没办法,他们只好为她送行,一直送出了足有十几里远。临别时,月芳强忍着眼泪一手拉着哥哥,一手拽着嫂子嘱咐道:“哥哥,这世道不好,你就别老去赶考了,在家帮嫂子好好治治家吧,看把嫂子累成啥样子了?等以后赶上好世道,再去赶考,到你危难之时,我会助你-臂之力的。要紧的是别消磨了志气!嫂子你要保重身体,小妹去了。”说完她扭过头去,擦了一把眼泪,眨眼间化作一道清风,踪迹不见。

从此,延良在家一边干活,一边发奋苦读,等待着有出头之日,好再去谋取前程。同时,他也天天思念着月芳,只可惜人神相隔,踪迹渺渺,到哪去找她呢?

光阴荏苒,春去秋来,一转眼又过去了好几年。这一年又换了个新皇帝,新皇帝登基,为拢络民心,自然要革除一些弊政,铲除一些贪官污吏。就在这一年,胡延良考中了一个第七名状元,到潞州做了太守。由于他为人耿直,不媚权贵,执法如山,得罪了当朝权贵,不到三年便遭人陷害,获罪下狱,并且还判了个斩刑。临刑时,他仰天长叹道:“我胡延良为官清正,忠心报国,想不到落到这个下场!唉……”他想起妻子,想起不满十岁正在读书的儿子,心如刀绞一般。胡月芳,对!月芳不是说过,到我危难时助我一臂之力吗?“月芳!月芳你在哪?——”他对着苍天大声喊着。

正在这时,突然法场上刮起一阵狂风,只刮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对面看不见人。等到风住了时,监斩官和刽子手一看,胡延良早已无影无踪了。

来救胡延良的正是胡月芳,她把哥哥背到一个深山里,又去把嫂子和侄子也背了来,她对哥嫂说:“家里呆不住了,我们就在这安个家吧,开荒种地,过个清静生活,这里外人是找不到的。我就和你们在一起,保护你们。“说完,她又含泪把自已的遭遇讲述一遍。

原来,月芳住的那座大山,最近又换了一个山神,这个山神依权仗势,横行霸道,他不但经常到凡间敲诈勒索,抢男霸女,而且对仙界的人也同样大耍淫威。他看胡月芳长得好,道法深,又没加入仙籍,便从心里冒出一股邪念,他假惺惺地说要禀报玉帝,帮月芳正式加入仙籍,实际上是想把月芳弄到手随便让他玩弄、污辱。月芳本是个刚强女子,她嫉恶如仇,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哪里肯从?她宁可不要仙籍,到凡间当一个普通百姓,也不原给这个贪官当玩物去,那样,自己千年道法不就白修了吗?于是她愤然打跑了山神,烧毁了洞府,来找哥哥胡延良。当她掐指一算,知道哥哥已大难临头,这才使一阵狂风刮走了胡延良。

讲完了这段遭遇,她又对哥哥说:“以后你也别再当什么官了,我也不去当什么神仙了,我就在这里陪嫂子了。”

月婵心想:“唉,月芳两次救了延良的命,又对延良情深意重,况且她又是神仙,文才武略,样样精通,在这深山老林里,也确实离不开她,延良如能娶到这样一个妻子作膀臂,该有多好!我何不让出这个位置,成全她俩,一来报了月芳的两次救命之恩,二来让她帮助丈夫著书立说,扬名后世,自己呢?仍然留在这个家里,帮助料理家务,教育儿子,等月芳有了儿女,再帮她拉扯孩子,这样,自己既不离开延良,又对得起月芳那片纯情,这岂不是两全齐美吗?”

于是,月婵郑重其事地对月芳谈了这想法。起初,月芳急得脸通红,说什么也不干,还是延良出面劝她说:“月芳,你就答应了吧,你嫂子可是诚心诚意的,没有半句假话。”月芳又思量了好久,觉得这样确实是两全齐美的好事,这才红着脸答应了,然后一头扑在月婵的怀里,亲切地叫声:“姐姐,我的好姐姐!”月婵亲热地捧起她那粉红白嫩的脸蛋来逗她说:“哟,瞧咱月芳,好俊的模样哟!怪不得延良天天想你呢!”

就这样,延良和月芳成亲了。月芳使用法术很快盖成了三间大瓦房,开出了大片大片的地,种上五谷瓜菜,栽上果树葡萄。她白天和延良、月婵一起干活,晚上帮助勉励丈夫勤奋读书,著书立说,教化世人,抑恶扬善。月婵呢?看到他俩恩恩爱爱,如影相随,心中格外高兴,每天更加勤恳地料理家务。一家人就这么幸福美满的过了许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