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跟疼痛对照表,最严重是骨质关节病变!用这个足浴方好了大半!

【大脸说】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脚后跟疼的问题,有时候疼起来非常的难受。出现了脚后跟疼痛的情况,说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发生了病变,一定要及时调理。

脚跟疼痛对照表,最严重是骨质关节病变!用这个足浴方好了大半!

足跟更是有人类"第二心脏"之称,中医理论《黄帝内经素问》中指出:"阳气起于趾表,阴气起于趾里。"足三阴经脉,足三阳经脉都直通至脏腑。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足部的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直通肾脾,足可以说是人体的"第二心脏"。

我们足部的经络是通往全身的,是全身的经络之根,脚后跟疼,就是身体发出的警告。

脚后跟疼的原因

脚后跟疼是一种常见病,曾被认为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脚后跟疼的情况,尤其是长期爱穿高跟鞋的女性,逐渐呈现年轻化。很多朋友都受到它的困扰:脚后跟有针刺感,不红不肿、用手碰触发热、长途步行后疼痛加重、用力过猛会引起剧烈疼痛;用手指触压疼痛剧烈等。

脚跟疼痛对照表,最严重是骨质关节病变!用这个足浴方好了大半!

1、肝亏肾虚

肝肾及其分支别络绕跟部行走,肝主筋、主藏血,而肾主骨、主藏精、精生髓。年老之体,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经脉失充,则筋失所养,骨失所主,骨萎筋弛,故站立或行走时跟部酸痛、隐痛、乏力,疼痛喜按,触之痛减。

2、足底脂肪垫萎缩

老年人的足跟痛较为复杂,除了以上两种可能的原因外,还有老年人本身的足底脂肪垫萎缩,其缓冲震荡、防止摩擦的作用减弱,使局部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出现疼痛。

脚跟疼痛对照表,最严重是骨质关节病变!用这个足浴方好了大半!

3、慢性劳损

常年从事久立或体力工作,足部肌肉长期处于疲惫劳累状态,气血不足,瘀血阻滞,从而使骨骼获得营养受到阻碍,导致跟骨部受损,因而产生疼痛 ,比如足底筋膜炎足跟骨刺。

4、外伤衍生

由于日常生活中的不小心摔倒或挫伤,脚跟用力过度,损伤筋脉,致使气血不畅而引起跟部疼痛 ,比如跟腱炎。

脚跟疼痛对照表,最严重是骨质关节病变!用这个足浴方好了大半!

5、气滞血瘀型

各种原因导致局部血行缓慢、瘀血阻滞,脉络被阻,则气血运行不畅而痛,且痛有定处,疼痛拒按,行走受限。

6、风湿入侵

久居湿地,常涉水湿,使寒邪入侵机理,气血运行不畅,致卫阳不固,经气不利,日积月累,诱发脚跟疼痛。比如产后足跟痛。

脚跟疼痛对照表,最严重是骨质关节病变!用这个足浴方好了大半!

7、足跟骨刺

跟骨退行性改变导致的骨质增生,即“骨刺”,也是导致足跟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当“骨刺”长期存在,且长“骨刺”的跟骨长期负重或负重过大,引起局部充血和发生无菌性炎症时,刺激病变部神经,足跟才会痛。

7、跟腱炎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过度使用可导致跟腱内的纤维发生慢性损伤,如超负荷的运动、频繁在硬性地面如公路上奔跑、爬山等,均可引起跟腱炎。

8、跟骨后滑囊炎

最易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的滑囊,由不合适的高跟皮鞋摩擦损伤引起。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

如何缓解足后跟痛

足跟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长期的脚跟痛是非常难以忍受的,这时就需要去治疗。治疗也有很多的方法,对于不同的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

脚跟疼痛对照表,最严重是骨质关节病变!用这个足浴方好了大半!

足跟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虽不是什么大病,治疗却相当棘手。其发病特点是晨起下床后疼痛剧烈,常跛足而行,适当活动后疼痛稍减,正常而行。不走路则不痛。其发病机理,前贤都认为系肾虚之故,千百年来,举世同音,已成定论。

一个足跟痛的病人,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一定限制,相当痛苦。近几年来,笔者根据“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的原则,从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个连熏带洗的处方,用于治疗足跟痛,疗效较好且起效快捷。兹简介如下:

1.方药组成:

川乌30克,草乌30克,胆南星15克,透骨草30克,威灵仙30克,蒲公英30克,皂刺15克,防风30克。

2.用法:

诸药相和放于盆内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钟取下后加食醋100毫升,起初温度过高可将患足置盆口上盖一白布熏蒸,待温度适宜后再将患足放于药液内浸泡,总共时间不少于30分钟。药液可于第二天加热后重复使用,一般夏季用2~3天,冬季用一周。

3.注意事项:

  • 本方为外用方剂,切忌内服。

  • 方中川乌、草乌、胆南星为孟浪之品,是否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尚不得而知,故孕妇应慎用。

脚跟疼痛对照表,最严重是骨质关节病变!用这个足浴方好了大半!

“封闭针是将药物注射到疼痛的部位,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并有缓解局部肌肉紧张的作用。时间长的可管数年以上,短的数周,视病情轻重,时间长短不定。这是一种对症治疗措施,对消除局部的疼痛症状有较好的效果。

其实通过封闭型治疗以及中药治疗是很有效的治疗足跟病的方法,若是还不行的话,可以试试手术来治疗。

足后跟痛的缓解和预防

当你出现脚后跟疼时,除了及时前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外,还可以采取下面的办法来缓解疼痛:

自我按摩

脚跟疼痛对照表,最严重是骨质关节病变!用这个足浴方好了大半!

第一步:用拇指或拇指指间关节按揉足跟部2-3分钟,重点在足跟压痛点。

第二步:按揉昆仑、申脉、仆参、金门、太溪、照海、大钟、然谷穴各1分钟。

第三步:用手掌掌面擦足跟部,使之温热。

第四步:微握拳,以拳眼叩击足跟部,力量以能耐受为度,约30次。

空蹬车、勤踮脚

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抗劳损的功能,减轻局部炎症。

脚跟疼痛对照表,最严重是骨质关节病变!用这个足浴方好了大半!

尽量避免长期站立,长期行走,可以经常踮脚。踮脚有利于通畅足少阴肾经,肾经气血通则脚后跟可得到滋养,疼痛也就缓解了。

穿舒服的鞋

建议多穿软底鞋、“小坡跟”鞋,鞋跟高度在2~3厘米高为最佳,这样使全身重心前移,减少足跟部受压。

脚跟疼痛对照表,最严重是骨质关节病变!用这个足浴方好了大半!

使用足跟垫、足弓垫

足跟垫即在稍厚的鞋垫上画出痛点的位置,挖空,在空处垫上药包。可用威灵仙、白芷以1:1的比例打成药面做成药包。当然也可不垫药包使用。

脚跟疼痛对照表,最严重是骨质关节病变!用这个足浴方好了大半!

平足者且有足跟痛者,建议在久站、久行之前垫好足弓垫。

足弓垫在药店可以买到,年青人建议选购硬质足弓垫,中老年人建议选购软质足弓垫。

脚跟疼痛对照表,最严重是骨质关节病变!用这个足浴方好了大半!

自制足弓垫需满足下列要求:软垫高度2~3厘米,并使内侧高外侧低,中央高前后侧逐渐变平,呈斜坡状。

勤踩毛巾

膝盖伸直,然后拿一条毛巾置于脚掌前端,二手分别握住毛巾二侧,向内用力拉至筋膜有感觉到被拉扯为止;每次拉扯后停留10秒钟再放松,重复10次。

脚跟疼痛对照表,最严重是骨质关节病变!用这个足浴方好了大半!

此动作可舒缓筋膜紧绷,增加筋膜弹性。

在生活中,跟腱周围炎、跟部滑囊炎、跟骨骨刺、距跟关节炎都会引起脚后跟痛。在平时我们可以选择穿轻软合适的鞋子,使用海绵跟垫,减轻足跟压力,防止跟骨损伤。坚持足部锻炼,以增强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弹力。

【尾记】 关于大脸君

大脸君,权威健康营养师,实用不啰嗦的养生资讯,10万达人的健康选择。如果您有健康养生方面的疑问,欢迎留言,大脸君会为您撰写文章解答疑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