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縣人過「六月初一」有感

農曆的六月初一,是農村的小年,在豐縣歡口一帶農村的群眾都自發的休息一天,做些好吃的東西,以慶賀麥季的豐收。個別七十歲以上的善男信女還點上香,燃紅燭,擺上一桌水果供,以祈禱兒孫萬事大吉,事事順利。特別是在外開車的,駕船的,老年人虔誠的姿態猶如菩薩在世,五體投地的祈禱,以保佑兒孫們平安順利。到了中午,一鍋雪白的饅頭出鍋,拿出兩碗,每碗五個端上堂屋桌面,讓老天及先人們品嚐,再禱告一番,然後全家人圍坐一齊,長輩當然坐在上首,邊吃邊談,把生活的經驗加以積累總結,把來年的希望和計劃合計一番,如何擴大投資,豐收,歉收後怎樣過日子,怎樣節約,一家人吃著飯,開著家庭會,其樂融融。

這就是農家小院裡的六月初一,一幅鍋碗瓢盆,柴米油鹽的幸福交響曲。

時光荏冉,日月如梭,新的時代,新風尚,新的生活方法,兒孫們都不這樣過了,他們開著小車,拉著父母到鎮上兜上一圈,然後給孫兒孫女們買上吃的,玩的,花樣多多。

老人們看不慣,真是太浪費了,不會過日子。有時不願吃的咬上一口扔掉了,買的燒餅,油條吃不了就扔進垃圾桶,有的年輕人真太作了,不懂節約。勞動人民的本色不能丟啊。

老人們看到眼裡也只能自語一番。毛主席曾經說過,貪汙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難道這一代人就不怕犯罪嗎?

國家是富了,人民的幸福指數提高了,難道勤儉節約的光榮傳統就不要了嗎?

我想這是一種道德的缺失,奉勸那些肆意鋪張的少男少女們,尊重自已老人的看法,聽聽他們早年是如何過的六月初一,長一點節約節儉的知識,重拾中華民族的美德,加以發揚光大。

農曆六月初一,歡口是一個明媚的日子,俗語說,一好百好萬事大吉。如今的歡口鎮,有黨的好政策,有一個砥礪前行的黨委政府,歡口的明天會越來越好。

歡口鎮政府 劉勝修 供稿
豐縣人過“六月初一”有感

豐縣人過“六月初一”有感
豐縣人過“六月初一”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