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於樹木的死活,這些更重要

城市綠化一直是保證人居環境、改善生態環境、增添城市魅力的重要方法。城市和鄉鎮不一樣,城市汙染多、土地資源少、溫度也很高,比之鄉村,生長環境要惡劣的多。因此,在進行城市綠化時有很多注意事項需要牢記。

相比較於樹木的死活,這些更重要

城市人口較多,對於環境的要求也很高,因此,進行綠化時要小心謹慎。一旦綠化工程做好,除了必要的養護,補種,施肥等,不宜有過大改動。因此在綠化之前,要加強對城市綠地的規劃設計。

城市綠地主要包括公共綠地,單位附屬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和風景林地等。這些綠地所在位置不同,功能和特點也不盡相同。園林綠地並不是單一的植物種植,它涉及到很多東西。它是多工程,多部門,多學科綜合建設管理的體現。在對綠地進行規劃設計時,要充分掌握不同綠地的功能和類型,然後再進行人性化的設計。

設計完成之後,就可以開始種樹了。但是,種樹也有種樹的講究。一般要遵循"適地種樹"原則。例如,道路綠化要選擇冠大蔭濃,速生的品種,如:毛白楊、法桐、泡桐、臭椿、刺槐、國槐等;居民小區綠化要以觀賞價值高的品種為主、如:合歡、垂柳、五角柳、欒樹等,街頭綠地要根據不同的功能要求,點綴一些觀葉,觀花或觀形的品種。這些樹木最好從當地的苗圃購入,因為當地苗圃的樹木已經適應當地生態環境,移植後的成活率較高。

相比較於樹木的死活,這些更重要

樹種選擇時要控制外地苗木,北方地區要控制南方來的苗木,南方地區要控制北方來的苗木。因為南北氣候存在一定差異,南方苗木到北方後,如果馬上栽植則成活率很低,且緩苗時間很長。從外地引進的樹種,一般要經過至少一年的栽培馴化,如果某些樹種真的不錯,不妨先小面積種植,待觀察實驗後再進行推廣。

相比較於樹木的死活,這些更重要

栽樹繁榮節氣也是影響樹木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掌握不同樹種的物候期,適時栽種。春季,從土壤解凍到樹木發芽,即從3月上旬到4月下旬,大約45天到50天左右,都適宜植樹,但少數發芽晚,長葉較困難的樹種,如洋槐、白蠟、紫薇、法桐等,在芽將萌動時栽植成活率最高。 秋天也可進行樹木栽種,但是成活率和春天比起來要低很多。

春季種樹時應忌忌假植苗。假植苗木就是指那些在秋季起苗後採取溝坑埋法,將苗木埋入地下,經過一個冬天,來年春季進行栽植。實踐證明,這種假植苗木在來年春季栽植時,緩苗慢不說,成活率還很低,一般只能達到30%左右,尤其是隱芽樹種,成活率更低。

此外,綠化樹種的規格和標準也應該嚴格界定,尤其是行道樹,胸徑應在6釐米到8釐米;居民小區綠化和片林植樹也要在3釐米到5釐米。

相比較於樹木的死活,這些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