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企业创新9个点

01

很多伟大的公司都诞生于车库

全球很多著名公司,比如苹果、谷歌、哈雷、亚马逊、惠普、等,都是从车库或者宿舍这种不起眼的地方起家的。为什么这种地方会成为创新的种地?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车库这种“办公空间”,不是传统的或者研究型的办公空间,他们生产的内容往往由车库主人千奇百怪的爱好所决定。在这样的游离于严肃的办公空间之外的空间里,创业者可以天马行空、自由表达和实现自己的想法。这也是许多企业更愿意采用厂房改造、工业风办公空间的原因之一。

初创企业创新9个点

02

在形容词上进行创新

“形容词+名词”是一个极好的启发创新的方法,比如“马车”这个交通工具如何创新呢?你可以写成“更快捷舒适的马车”。

于是乎,经过对马车的改进、研究、创新,就有了汽车、飞机、动车。那“汽车”又可以用什么形容词来创新呢?时下流行的电动汽车、AI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甚至未来会飞的汽车都可以是创新的方向。

初创企业创新9个点

如果一个公司总是关注自己产品名词的部分,不能给顾客提供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产品服务,那么往往注定这样的企业会陆续退出历史的舞台。当然了,无论是什么样的创新,都应该保证概念性的东西最终可以“落地”在名词上,否则那也仅仅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03

让你的用户变得更懒

有一句俏皮话说得好:“懒”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

在创新的路上,衡量一款产品的发展前景如何,能否让客户变得更“懒”是一种重要的衡量标准。当下很多智能家居的产品创新,不是在简化生活而是在复杂化生活。比如一个智能的水杯,喝水还得安装一个APP,将一个简单的喝水过程复杂化。这样的产品,新鲜,但不能持久,用户在尝过鲜之后也许马上就会丢弃。

原因也很简单,用户的行为习惯很难改变,即使用户购买了复杂的产品,也不会坚持使用,还会跟周边的人抱怨,这种负面感受会往外传递,导致市场萎缩。

04

豆腐脑

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大公司往往不能相提并论,在战略规划与资本力量不对等的情况下,很多小企业只能选择一味地模仿跟随,最终短期勉强生存,长期发展乏力。

初创企业创新9个点

我们需要提问的是:搞产品创新就一定是搞发明创造吗?并不见得。周边创新和品类创新往往能走出一条阳关大道。就好像甜豆腐脑和咸豆腐脑,都会有市场。

05

解决用户的痛点

用户的痛点在哪里?用户对某一项产品或服务的吐槽之处也许就是用户的痛点,解决用户吐槽的地方,你就拥有了商机。

初创企业创新9个点

06

混乱与创造力

一定的混乱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前苹果工程师Bob Burrough说,iPhone的发明在某种程度上要归功于乔布斯时代的“混乱”。那时乔布斯崇尚的是项目优先,而非组织优先。无论什么职位,每个人都要为解决问题贡献所能。这种方式是狂野的,同时又是有效的,因为你做的所有事将对产品产生最大化影响。

07

内向的人与创造力

内向的人会全神贯注于手头的工作,防止一切与工作无关的社交和两性问题的干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做过一项测试发现:那些创造力更强的人往往在社交活动中扮演内向者角色,虽然具有人际交往技能,却不具备热衷于社交的性格。这当然不是说内向者比外向者更有创造力,而是说在那些一生都创造力不竭的人当中,你会找到很多内向者。

08

企业员工自主权

在服装这种传统行业中,很多昔日大牌都遭遇了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但服装巨头Zara却能逆势而为,主要的内在原因也许在于:他们给了设计师极大的自主权。

初创企业创新9个点

企业扮演的是平台的角色,员工更像是内部的“创业者”。Zara的设计师团队里没有首席设计师,也几乎没有明显的层级,每个人都有发言权,这与Gap、H&M等竞争对手非常不同。而这些设计师在批准产品和推广方案时享有很大的自主权,俨然是一个产品经理。这让产品和市场实现了较好的对接。

09

更新经营手段

美国安快银行起步时是一家小型社区银行,到1995年时只有5家分行,资产不过1.4亿美元。CEO雷·戴维斯接任后,和同事为用户创造了一种全美银行业最独特的零售体验,即在银行里面举办读书俱乐部和瑜伽课,并提供咖啡和巧克力,邀请商家开设快闪店。这样做的结果是安快银行摇身变成了当地企业和民间团体的聚集中心,让安快银行与客户建立起了远超“处理简单交易”的伙伴关系。如今安快银行已经拥有300家分行,资产达到250亿美元。

马云说:“不是实体经济不行了,是你的实体经济不行了。”摒弃平庸或过时的经营手段,你会得到另一片蓝天。

创新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

挑出创新思维的局限

从工具思维到玩具思维

逃离“系统正当性”

从培养生态获得创新

公司为创新设立免死金牌等等

初创企业创新9个点

创新的方法一直在进化,总体而言走过了4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自上而下的颠覆式创新,大企业掌控创新权力。目前世界上传统的超大型企业往往都是如此。

第二阶段是自下而上的颠覆式创新,小个体开始寻求突破,很多目前巨大的互联网企业诞生于这一阶段。

第三阶段可以称为侧面包抄式创新,跨界思维开始盛行,各种企业、产业联合开始出现。

到了现在,我们进入了大爆炸式创新,比如Uber、滴滴、摩拜、ofo等,似乎一夜之间都成为了超大的企业。

问渠哪得清如水,唯有源头活水来。

稳定性保证生存,专业性保证突破,多样性带来扰动,催发剂激活灵感。

企业创新,由此而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