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漲動力如何?關注資金入場力度

A股上漲動力如何?關注資金入場力度

關注資金入場力度

1、A股上漲取決於增量資金推動。

A股下跌受內外部各種利空打壓,而每一次上漲動因都是一樣的,就是外部資金持續流入,特別是陸港通北上資金,各類ETF申購規模增加等等,本次市場調整,再次考驗了市場流動性軟肋,毫無疑問,這是A股的痼疾,這是現有制度框架下必然的結果。因此,當這種流動性弊端再次暴露後,投資者的心態容易回到前幾年的股災模式,情緒一時難以平定,從位置上看,各類指數基本上處於底部區域黃金坑內,除非有更大規模的資金掀起抄底潮,才能徹底逆轉,目前看,還沒有類似跡象,需要繼續觀察。

2、對於優秀企業抱團離不開估值體系。

目前A股市場大致10%的股票是資金抱團的對象,這些標的是中國最優秀的企業群體,也是最好的資產,至於稀缺性、護城河、藍籌、成長這些標籤也都是一個同樣投資情節,不管怎麼說,價值投資者仍以估值體系來衡量這個主線,以及相應的上市公司。經過上半年指數層面持續調整,全市場估值體系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呢?我們拿數據來說一說,截止2018年6月19日收盤,上證50、滬深300動態估值分別是8.59倍和10.25倍,儘管經歷了長期資金抱團上漲,這些群體的相對估值水平在全球視野下仍有較大優勢,數據同時顯示,中小板、創業板估值分別為26.4倍和31.73倍,我們都知道這兩個群體上一輪大牛市啟動於2012年11月,當時估值水平分別在20倍和30倍左右,目前看,創業板估值水平基本接近歷史極值,中小板略高一點點,但是從中小創指數相對於滬深300指數估值溢價看,現在是2.58倍和3.09倍,2012年11月估值溢價是2.05和3.06倍,這兩組數據差距也不是很大了。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下半年,會有更多中小市值成長股加入到藍籌白馬真成長的抱團行列,從而發起新一輪價值重估的行情。

3、黃金坑裡需堅守。

在《危中有機,禍福相依》觀點中,我們指出,情緒衝擊,資金快速擠出,好股票壞股票統統下跌,泥沙俱下,事實上,市場風險不是剛剛開始釋放,而是從年初以來一直持續不斷的釋放,這一段加速下跌有點強弩之末的味道,所以,危機中要看到希望看到機會。一個基本的觀點就是,只要基本面符合預期,沒有突變的利空因素,那麼當前階段就值得堅定持有,A股市場幾十年的運行軌跡告訴我們,任何牛熊震盪,任何股災波動,一些優秀的公司股價最終還是持續不斷的創出新高,給投資者帶來回報,所以,信心比黃金還重要,市場過去的事情都已經發生了,不要總是活在過去,而要活在當下,展望未來看到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