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晒太阳退黄疸,却发烧入院!原因竟是太阳惹的祸

很多妈妈们在生孩子时候、坐月子的时候

都想居住朝南的房间,

往往月子中心朝南的房间都会比较贵,

为什么呢?

因为“阳光”呀!

在阳台、广场、公园等等能晒到太阳的地方

总有很多爷爷奶奶抱着小婴儿正在优雅地晒太阳

一问都是一个回答

晒太阳退黄疸、晒太阳对身体好哒!

都说晒太阳好,但偏偏就有宝宝晒出事了....

新生儿晒太阳退黄疸,却发烧入院!原因竟是太阳惹的祸

事件回顾】

一位刚满月的小宝宝,皮肤黄疸还没有完全消退,家长听说给宝宝晒太阳不但能退黄疸,还能补钙。于是就选了个好天气打开窗户,把宝宝床推到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把衣服脱光光,宝宝边睡边晒起了日光浴,貌似很舒服一样。

到了下午,这位小宝宝脸色通红,头顶冒出许多小汗泡,一摸吓坏了家长,宝宝发烧了,体温最高达39.7℃!立马送去附近的医院治疗,由此可见,晒太阳也需要讲究方法。

【话说晒太阳好处多多,对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很有好处,特别是对于长身体的宝宝来说,一年四季都需要适当晒太阳,可以使皮肤中的7-脱氢胆骨化醇在阳光的照耀下转化成宝宝生长所需要的维生素D。

晒太阳也有“讲究”,晒不好还容易受伤!

‍首先了解两种“黄疸”不一样的对策

“10个孩子9个黄”,足可见新生儿发生黄疸的普遍性。据《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介绍,黄疸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当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出生后的第一周,大约60%的足月婴儿和80%的早产儿会出现黄疸,任何种族或肤色的婴儿身上都可能发生。

其实大多数的宝宝都属于生理性的黄疸,家长不用太担心。但也不可大意,需要随时观测宝宝,因为一旦宝宝得的是病理性黄疸,那问题就严重了,甚至会对脑部造成永久性伤害。因此,每位新生儿的父母都应该掌握一些黄疸相关知识,以守护宝宝的健康。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为新生儿黄疸,而“罪魁祸首”就是一个叫“胆红素”的家伙~

胆红素是一种黄色的色素,躲在人体血液的红细胞中,若胆红素搞破坏,不乖乖进行代谢,人体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就会升高,进而出现皮肤、粘膜、巩膜被染黄的情况。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正常现象,不必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就会变好。可以给宝宝多次喂养,多吃多拉,多喂新生儿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利尿,不需特殊治疗就会好起来。

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需要去医院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有光照疗法、换血疗法、药物疗法。正常情况下会先采用光照疗法,国内最常用的是蓝光照射。

光疗能维持胆红素浓度不过高,随着婴儿的发育,肝功能的增强,黄疸会慢慢自行消退。如果照光后仍无法改善的宝宝,再采用药物或换血方式来治疗。

新生儿晒太阳退黄疸,却发烧入院!原因竟是太阳惹的祸

晒太阳的目的是加速脂溶性的胆红素氧化为水溶物,从而可以通过体液排出,降低黄疸对身体的影响,但是对于新生儿来说,不建议直接晒太阳,太阳光对娇嫩的宝宝来说太强烈,很容易造成晒伤。

光疗所需要的光并不是紫外线,而是蓝光。普通玻璃是可以透蓝光的,所以当室外温度不适宜的时候,避免感冒或者晒伤比降低胆红素浓度要重要的多,建议调整室内温度,隔着玻璃晒太阳这种方式对于生理性黄疸可行。

当胆红素浓度足月儿大于12.9mg/dl,早产儿大于15mg/dl时, 并不意味着一定是病理性黄疸,还需要去医院确诊后才能确定,如果宝宝得的是病理性黄疸,那就不要自己想法子啦,听医生的话最重要,找到适合宝宝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晒太阳退黄疸,却发烧入院!原因竟是太阳惹的祸

‍来看看美国儿科学会怎么建议:

  • 六个月内的婴儿不应该直接暴露在太阳光下;
  • 婴儿外出时,衣着要覆盖全身,包括四肢,要戴帽。衣着要凉爽透气舒适,最好棉质;
  • 衣物要致密,不能采用编织较松的材料。判断的方法是,拿起衣物不透光;
  • 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太阳光最强;
  • 佩戴戴太阳眼镜,眼睛不可直视太阳;
  • 使用防晒霜;六个月以内的婴儿尽量用衣物遮光,对不能覆盖的区域如面部、颈部和手部可以涂抹防晒霜;六个月以上的婴儿可以全身涂抹防晒霜,但要避开眼睛。

要晒太阳选好时间最重要!

美国皮肤病学会和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明确建议避免在10:00-16:00这个时间段内晒太阳,以此预防日晒伤。

一般推荐每天9:00-10:00和15:00-17:00这两个时间段内晒太阳。

照射时间以上下午各10-15分钟为宜,注意变换体位,以免晒伤,趴着是比较好的姿势。如果宝宝是睡眠状态也可以进行日光浴。

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日出日落时间均有不同,“最佳日晒时段”的概念并不完全可靠,应用“影子原则”来选择晒太阳的时间段则更为简单、有效:即当影子的长度短于身高时不宜出来晒太阳,因为这个时候的日头比较“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