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

父母爱情

父母的爱情有些含蓄,有些天遂人愿,又有些让人揣摩不透。

他们结婚时,爸是我们那片塬面上年龄最大的男青年,妈是最大的女青年,两人属于志同道合的“晚婚晚育”。说晚婚晚育实属无奈,称之为同命相连才更贴切。爸妈两人都是从小被送给别家做孩子的,吃喝上没受着,在成长的过程中邻里小孩明里暗里地挤眉弄眼嘲笑着“要下的娃”,心灵上总归要受点影响。妈的脾气不好,爸的脾气又太好,两人反差很大,爸说他们这正好阴阳平衡,所以才安稳相守。

爸妈从小就相识,在一个小学念书,爸比妈高一级。妈个子低,从小到大站队都是排头,又长着栗黄色的自来卷,所以大部分同学都认识妈。而爸从小就爱热闹,学校排个节目什么的,爸总是积极响应。“兄妹开荒”的节目,现在也经常美美地回忆着。相互之间,肯定相识。但因为不是一个村的,所以生活中也没什么交集。直至长大后,一个未娶,一个未嫁,年龄相当,被奶奶级的媒婆说了三次后,妈勉强嫁,爸无奈娶。这场婚姻,时代烙印鲜明,却因了这特殊的时代性,爸妈还是很般配的。只是妈的同学对这场婚姻的评价是“鲜花插在了牛粪上”,爸的同学也纳闷,才子好像没找到佳人。

可惜的是,在N年前落后与贫困的制约下,父母没有一张我喜欢的那种经典的黑白结婚照。那时的妈和那时的爸,我至今依然无法准确地描述他们的美丽与年轻。只知道没有豪车的爸,是用自行车把妈从二里地外的外公家载着进了老张家,不知道那自行车车头上是否如电视剧里演的一样有朵大红花。错过父母的那场婚礼后,我和哥在他们彼此熟悉得快要生厌的时候先后走进了他们的生活,牢牢地捆住了父母的情感,开始了风生水起的生活。

爸说他们的婚姻是“口袋里卖猫”式,属于先结婚,后恋爱的。在婚姻里,妈属于付出较多的一方,当然总爱在干累了之后发一顿火,然后懒于干活的爸,总是遵守“干活不挨骂,挨骂不干活”的宗旨,用沉默和书本和妈对决。发过火的妈也不计较,继续做着爸最爱吃的手擀面,细细长长。

上了年龄的爸耳朵有点背,电视的声音总是放得很大。奇怪的是,隔着防盗门,爸能听见妈回来的脚步声。不等妈拿钥匙,门总会神奇地打开,门背后总是爸笑呵呵的一句“领导回来了”,这样的待遇总会赢得妈乐在心里的白眼。然后,爸再来一句,“唉,拍马屁又拍在了驴蹄子上。”随后又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内战,战争过去,相安无事。调侃成了父母的日常。

时光如梭,父母结婚已经四十年。在这些年里,妈用她的勤劳善良节俭唠叨极力维护着这个家的日常生活,爸用他的大度宽容正直幽默创造着这个家的笑声朗朗。在这样温暖的家里长大,我和哥尽管没有什么大的出息,却也善良努力。 本应让父母拍套四十周年的婚纱写真,被那个厉害的小个子妈否决了,我知道妈心疼那钱。网上订了束百合,也被妈埋怨半天,在这个美丽的日子里,祝福我的老爸老妈继续吵吵嚷嚷地幸福下去吧!

一天天,一年年,父母的爱情在婚姻的继续中潜伏着……

生活给予着人们希望,生活的琐碎也耗损着人的青春。不经意间,皱纹爬上了父母的额头,当了爷爷奶奶的父母早已忘记了他们婚姻最初的无奈。爱情对于父母似乎艰难得像夸父追日,但又像阳光一样无处不在……

父母爱情

作者: 张茂霞,纯正富县人,八零后女老师一枚,喜欢阳光,美文。

父母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