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关于“寻觅仙山”—读巫鸿《聚焦:摄影在中国》

话题|关于“寻觅仙山”—读巫鸿《聚焦:摄影在中国》

聚焦:摄影在中国 封面

撰文:周仰

艺术史学家巫鸿教授新近出版的《聚焦:摄影在中国》一书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梳理了摄影自19世纪传入中国之后的历程,较之惯常的通史类论述,这本书的切入点细微,读起来也更为有趣。分为三个部分的10个章节既包括最初(即清末时期)西方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拍摄与观看,也有对当代中国摄影师的探讨,其中,第二部分“重访多元视觉传统”的《寻觅仙山:中国山水摄影的美学和源流》一篇是最吸引我的文章,因为我近期的个人创作以江南古典园林为研究对象,某种程度上也触及了山水和风景摄影的脉络。

《寻觅仙山》讨论了相隔半个多世纪的两位著名中国风景摄影家:生于1892年的郎静山和生于1945年的汪芜生,他们两位都以安徽黄山为重要的拍摄对象。无论是郎静山将中国绘画的原理运用于“集锦摄影”的实验之举,还是汪芜生“以富有感情色彩的黄山形象引出当代与传统的新一轮对话”[1],这些黑白影像中的“画意”虽美,但以当代眼光来看,难免觉得有些过时。因此,为了让人们真正地理解这些影像,巫鸿教授采用了了摄影史研究中不太常见的方式——“跨越往昔与现在的常规边界,从遥远的古代开始,去发掘以山景为对象这一中国摄影主要门类的渊源和逻辑”。[2]具体来说,巫鸿教授在这里花了两个小节——“创造仙山”和“图绘仙山”——来探寻了千年以来中国艺术对于“仙山”形象的寻求和创造。

话题|关于“寻觅仙山”—读巫鸿《聚焦:摄影在中国》

郎静山,《古阁重峦》,1936年,银盐照片

话题|关于“寻觅仙山”—读巫鸿《聚焦:摄影在中国》

汪芜生,《黄山·W37》,1991年,银盐照片

自汉代开始,“仙山”被想象为隐藏了长生不老的秘密,而长生不老正是古往今来人类的终极渴望。早期的“仙山”是在东海和昆仑,而公元747年,安徽省东南的无名山脉得名“黄山”,为了纪念传说中曾在此修炼长生不老药得黄帝,之后,无论是在其上修建佛寺道观,还是文人的归隐或闲游登临,实际上都将黄山当作一种“人间仙境”。在巫鸿的论述中,17世纪的弘仁、石涛和梅清是三位最著名的黄山画家,也是“黄山艺术”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巅峰,之后一直到19世纪摄影术传入中国,对作为“仙境”的黄山的艺术表现才又有了新发展。

在“创造仙山”一节中,巫鸿写道,“仙境只能够在想象中存在,一旦被找到则魅力顿失。”[3]而在当代,摄影则常常作为一种祛魅的工具。理论上,作为“仙境”的黄山和摄影,这两者本该格格不入,但有意思的是,在郎静山和汪芜生的实践中,照相机恰恰成为塑造黄山仙家气韵的媒介。另外,尽管现在我们都知道了通过暗房或者数字技术操控影像的方法,但摄影那一息尚存的与真实性的连接依然可以为黄山“仙境”注入可信度——即便是郎静山利用多张底片合成而得的虚构创作,依然有着照片的物理形态,因此在仔细检视之前,我们或许直觉地期望相信那一片空灵。

话题|关于“寻觅仙山”—读巫鸿《聚焦:摄影在中国》

石涛,《黄山册》第3幅,17世纪晚期,纸本水墨,故宫博物院藏

话题|关于“寻觅仙山”—读巫鸿《聚焦:摄影在中国》

郎静山,《春树奇峰》,1934年,银盐照片

话题|关于“寻觅仙山”—读巫鸿《聚焦:摄影在中国》

汪芜生,《黄山·N039》,2004年,银盐照片

话题|关于“寻觅仙山”—读巫鸿《聚焦:摄影在中国》

汪芜生,《黄山·W16》,1984年,银盐照片

巫鸿在论述中并未表现出更倾向于两位摄影家中的哪一位,但我个人则更赞同汪芜生的主张,即“虽然好的摄影作品必须表现摄影家的印象和个性,但决不应该违背摄影术作为即时记录工具的特性”。[4]拒绝照片拼贴与合成,这种对摄影“独立性”的坚守或许显得过时,但在“寻觅仙山”的问题上却是恰当的。如果说从秦汉帝王派遣方士和军队寻找蓬莱和昆仑,到明代文人用笔墨在纸上绘制仙山,这一过程将“寻觅”转化成了“创造”,那么从郎静山的集锦摄影到汪芜生对黄山20多年的拍摄,“创造”终于回归了“寻觅”,而那座不可能被找到的仙山,终于在汪芜生的黑白影像中真切地现身了。

注释:

[1]《聚焦:摄影在中国》,巫鸿著(中国民族摄影出版社,2017.8),第236页

[2]同上,第212页

[3]同上,第213页

[4]同上,第238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