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關於「尋覓仙山」—讀巫鴻《聚焦:攝影在中國》

話題|關於“尋覓仙山”—讀巫鴻《聚焦:攝影在中國》

聚焦:攝影在中國 封面

撰文:周仰

藝術史學家巫鴻教授新近出版的《聚焦:攝影在中國》一書以個案研究的方式梳理了攝影自19世紀傳入中國之後的歷程,較之慣常的通史類論述,這本書的切入點細微,讀起來也更為有趣。分為三個部分的10個章節既包括最初(即清末時期)西方人對中國和中國人的拍攝與觀看,也有對當代中國攝影師的探討,其中,第二部分“重訪多元視覺傳統”的《尋覓仙山:中國山水攝影的美學和源流》一篇是最吸引我的文章,因為我近期的個人創作以江南古典園林為研究對象,某種程度上也觸及了山水和風景攝影的脈絡。

《尋覓仙山》討論了相隔半個多世紀的兩位著名中國風景攝影家:生於1892年的郎靜山和生於1945年的汪蕪生,他們兩位都以安徽黃山為重要的拍攝對象。無論是郎靜山將中國繪畫的原理運用於“集錦攝影”的實驗之舉,還是汪蕪生“以富有感情色彩的黃山形象引出當代與傳統的新一輪對話”[1],這些黑白影像中的“畫意”雖美,但以當代眼光來看,難免覺得有些過時。因此,為了讓人們真正地理解這些影像,巫鴻教授採用了了攝影史研究中不太常見的方式——“跨越往昔與現在的常規邊界,從遙遠的古代開始,去發掘以山景為對象這一中國攝影主要門類的淵源和邏輯”。[2]具體來說,巫鴻教授在這裡花了兩個小節——“創造仙山”和“圖繪仙山”——來探尋了千年以來中國藝術對於“仙山”形象的尋求和創造。

話題|關於“尋覓仙山”—讀巫鴻《聚焦:攝影在中國》

郎靜山,《古閣重巒》,1936年,銀鹽照片

話題|關於“尋覓仙山”—讀巫鴻《聚焦:攝影在中國》

汪蕪生,《黃山·W37》,1991年,銀鹽照片

自漢代開始,“仙山”被想象為隱藏了長生不老的秘密,而長生不老正是古往今來人類的終極渴望。早期的“仙山”是在東海和崑崙,而公元747年,安徽省東南的無名山脈得名“黃山”,為了紀念傳說中曾在此修煉長生不老藥得黃帝,之後,無論是在其上修建佛寺道觀,還是文人的歸隱或閒遊登臨,實際上都將黃山當作一種“人間仙境”。在巫鴻的論述中,17世紀的弘仁、石濤和梅清是三位最著名的黃山畫家,也是“黃山藝術”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巔峰,之後一直到19世紀攝影術傳入中國,對作為“仙境”的黃山的藝術表現才又有了新發展。

在“創造仙山”一節中,巫鴻寫道,“仙境只能夠在想象中存在,一旦被找到則魅力頓失。”[3]而在當代,攝影則常常作為一種祛魅的工具。理論上,作為“仙境”的黃山和攝影,這兩者本該格格不入,但有意思的是,在郎靜山和汪蕪生的實踐中,照相機恰恰成為塑造黃山仙家氣韻的媒介。另外,儘管現在我們都知道了通過暗房或者數字技術操控影像的方法,但攝影那一息尚存的與真實性的連接依然可以為黃山“仙境”注入可信度——即便是郎靜山利用多張底片合成而得的虛構創作,依然有著照片的物理形態,因此在仔細檢視之前,我們或許直覺地期望相信那一片空靈。

話題|關於“尋覓仙山”—讀巫鴻《聚焦:攝影在中國》

石濤,《黃山冊》第3幅,17世紀晚期,紙本水墨,故宮博物院藏

話題|關於“尋覓仙山”—讀巫鴻《聚焦:攝影在中國》

郎靜山,《春樹奇峰》,1934年,銀鹽照片

話題|關於“尋覓仙山”—讀巫鴻《聚焦:攝影在中國》

汪蕪生,《黃山·N039》,2004年,銀鹽照片

話題|關於“尋覓仙山”—讀巫鴻《聚焦:攝影在中國》

汪蕪生,《黃山·W16》,1984年,銀鹽照片

巫鴻在論述中並未表現出更傾向於兩位攝影家中的哪一位,但我個人則更贊同汪蕪生的主張,即“雖然好的攝影作品必須表現攝影家的印象和個性,但決不應該違背攝影術作為即時記錄工具的特性”。[4]拒絕照片拼貼與合成,這種對攝影“獨立性”的堅守或許顯得過時,但在“尋覓仙山”的問題上卻是恰當的。如果說從秦漢帝王派遣方士和軍隊尋找蓬萊和崑崙,到明代文人用筆墨在紙上繪製仙山,這一過程將“尋覓”轉化成了“創造”,那麼從郎靜山的集錦攝影到汪蕪生對黃山20多年的拍攝,“創造”終於迴歸了“尋覓”,而那座不可能被找到的仙山,終於在汪蕪生的黑白影像中真切地現身了。

註釋:

[1]《聚焦:攝影在中國》,巫鴻著(中國民族攝影出版社,2017.8),第236頁

[2]同上,第212頁

[3]同上,第213頁

[4]同上,第238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