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雜談——發燒圈目睹之怪現狀

喜歡古典音樂的人一般都要用到音響設備,因為他/她要聽錄音。參加現場音樂會和在音響設備上聽錄音,是樂迷接觸音樂的兩大手段。現場音樂會真實、有氣氛,但稍縱即逝;在音響設備上聽錄音則可以讓你回顧歷史的現場,並反覆聆聽。這兩樣對樂迷來說,都是不可偏廢的。

發燒雜談——發燒圈目睹之怪現狀

玩音響的人不少,但其中大多數未必達到“發燒”那個程度。比如著名指揮家陳燮陽先生,他買過很多音響設備,相當一部分價值不菲,但他說買音響的目的是為了聽家裡“很多的黑膠唱片”,顯然這位泰斗級的音樂家並不是玩音響的發燒友。玩音響玩到口袋裡藏不住一百塊錢,白天黑夜一直要擺弄音響設備,拆開來裝回去,茶飯不思,不斷倒騰,這才叫“音響發燒友”。

發燒雜談——發燒圈目睹之怪現狀

在我國,音響發燒友的人群比音樂發燒友的“愛樂者”要大得多。有一個明顯的現象是,在我國的音響發燒圈內,愛音樂的人實在不多,不知道有格林卡、格里格的音響發燒友大有人在;或者雖然知道有一個音樂家叫貝多芬,但只聽過他的《致艾麗絲》,並且是輕音樂版的是大多數。這一點和歐美不一樣,歐美音響發燒友大都聽古典音樂,而我國的音響發燒友止步於蔡琴、鄧麗君的是大多數。這是音樂文化積累上的差異,也是發燒水平的差異。所以,國產音響設備,哪怕是做一塊聲卡,音質通常不如日美的,這不用奇怪,也不用爭辯,一個滿耳朵蔡琴嗓音的設計師,即使捻熟於蔡大姐那口聲音,大姐唱歌的泛音再豐富,也無法和一個單管制室內樂團匹敵的,更不用說李健、周杰倫了,明白就好。

發燒雜談——發燒圈目睹之怪現狀

早年,國內有個質量不錯的“家電論壇-音響分壇”,註冊用戶上萬,但版主出於無奈,在論壇裡又開了一個小壇,叫“裡屋”。裡屋聚集了幾位喜歡古典音樂的音響發燒友,經常的話題是演奏家謝霖、海菲茨、皮亞蒂戈斯基等的聲音細微表現,常去“裡屋”交流的不到十位。誤解了的人會詫異,玩音響不就是為了聽音樂嗎?只聽少數幾個流行歌手的少數幾首歌,這哪是聽音樂啊,不聽音樂為什麼要玩音響?問得好,結論也很簡單,玩音響就是玩電路、玩元器件,和音樂不說沒半毛錢關係吧,最多也就是兩塊錢關係,兩塊錢買一張刻錄碟,刻上蔡琴(大姐的歌一定要有,不然影響江湖地位)、王菲、孫燕姿、薛之謙的幾首歌,就玩了一輩子音響。他們玩音響的目的是玩聲音的變化,離音樂則很遠。

發燒雜談——發燒圈目睹之怪現狀

音響設備做得好不好,應該有一個比對標準,這個比對標準在業內叫“參考標準”,就是拿真聲或者現場聲作為標準來比較。有一位西北地區的發燒友,在當地已經很有名,但他跟我說,這輩子他就沒有聽過一場音樂會,也沒聽過有名的藝人現場演唱,因為他們那裡沒有這個。我問他,你這音響發燒友怎麼做成的?你怎麼知道經過你手的音響設備它此刻放的是蔡琴的聲音而不是花粥的?你不知道她們原來的聲音是怎麼樣的,是怎麼感染人的,你怎能斷定這設備好或者不好?他無法回答,繞到最後,就說“我覺得聽了舒服就行。

發燒雜談——發燒圈目睹之怪現狀

玩音響的發燒友存在最大的一個悖論,不斷在討論“保真度”、“動態”、“三段均衡”……但對真實的聲音、均衡的聲音和聲音的原動態,卻完全沒有接觸,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而那些不斷推新品的廠商,也知道大多數音響發燒友是不知道真聲何樣的,大膽指鹿為馬,胡說八道,做出來的東西永遠是“在保真度方面上了一個臺階”,既然是沒有多少標準含量的東西,臺階鋪到北冰洋也不會被拆穿。

發燒雜談——發燒圈目睹之怪現狀

愛音樂人都知道,莫扎特時代的樂隊規模是比較小的,他的很多作品,比如K.299,沒有很大動態,當我們用音響設備去聆聽時,需要體味設備對樂器音色的細節表現能力,以及在單件樂器演奏時,對泛音變化的細膩呈現。如果換作瓦格納的作品,樂隊大而有煩躁的呈現,在各種貌似紛亂嘈雜的樂器聲中,音響設備需要繁而不亂地去呈現,要有很高的保真度和大動態展現能力。音響設備的能力是相對作品而言的,離開了作品去討論設備的這個好那個不好,就像從不喝酒的人聚在一起議論是茅臺香還是黃酒香那樣荒誕。

發燒雜談——發燒圈目睹之怪現狀

但音響發燒友即使不知道貝多芬時代的鋼琴和拉赫瑪尼諾夫用的不一樣,他們也不承認從音響設備裡出來的結果可以不一樣。為了規避自己外行,我國的音響發燒友把自己的族群區分為所謂“音樂派”和“技術派”的,還有所謂“現場派”和“設備派”的。其實沒有這種分類,一個一輩子沒有吃過啥活魚的廚師是不可能成為上得了檯面的大廚的。沒有聽過或不熟悉樂器及人聲現場的音響發燒友都是緣木求魚者,他們僅限於自娛自樂沒有目標。不愛音樂、不聽音樂、沒有現場曲目積累的音響發燒友都是偽發燒友,燒的不是音響而是家裡的柴禾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