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的碟中諜,中國密碼特工,不僅破譯日軍密碼,還是雙面間諜

抗戰中的碟中諜,中國密碼特工,不僅破譯日軍密碼,還是雙面間諜

在二戰期間,除了明刀明槍的熱戰,隱蔽戰線的鬥爭更加激烈,從某種方面說,情報戰比熱戰更加殘酷,因為這是一場智力的鬥爭,如果失敗,就說明失敗者在頭腦領域的落後,在很多人看來,頭腦落後民族不值得同情,所以各國情報戰都是鬥爭的重頭戲。中國和日本,在二戰期間就進行了一場互相不服的情報大戰。神奇的一點是,中國的密電檢譯所,除了破譯日軍密碼,更是潛伏了一大批雙面間諜。

抗戰中的碟中諜,中國密碼特工,不僅破譯日軍密碼,還是雙面間諜

九一八之後,國民政府發現日本駐南京大使館有問題,日人秘密建立了大功率無線電臺,直接跟東京外務省聯繫。日人氣焰囂張,其派駐我國各城市的外交人員,明目張膽地向日本國內發報,頻率極其頻繁。日人的過分舉動,激起了中國當局的警惕。

1934年秋天,交通部電政司開始行動,組建了密電檢譯所,負責人是溫毓慶,相關資料顯示他是宋子文的姨表兄弟。溫毓慶畢業於哈佛大學物理系,相關知識儲備足夠,他在軍閥混戰的中原大戰時期就開始從事破譯密碼的工作。溫毓慶是個有心人,他從很早時就開始蒐集多種日本情報,比如日本大使館人員在上海電報局收發的電報,以及香港電報局獲取自香港的日本電報。

抗戰中的碟中諜,中國密碼特工,不僅破譯日軍密碼,還是雙面間諜

為了應對日本不斷增加的情報,溫毓慶招募了王維鈞,溫毓慶的打算是:這個曾在上海國際電信局當自己部下的老相識,雖然是化學系的高才,並非數學或者密碼專業,但個人能力很突出。但溫毓慶不知道,其實王維鈞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身份,這個身份深深影響了情報戰的勝負。王維鈞到密電所的時候,人力不足,為了加大破譯進度,王維鈞介紹來了一個大學好友楊肆,楊肆是密電所唯一的跟密碼有關的數學系人才。

楊肆比較厲害,對數字很敏感,尤其擅長排列組合,沒過多久,就破譯了日本外交領域的密碼。使用的比較複雜、重要的密碼了。日本外務省以及在其華人員對華外交上的一些指示和行動,楊肆全部從密電中破譯。

抗戰中的碟中諜,中國密碼特工,不僅破譯日軍密碼,還是雙面間諜

後來抗戰爆發,密電所撤退到重慶,開始研究日本軍用密碼。在王維鈞幫助下,楊肆先後破譯了日本太平洋艦隊的無線電訊聯絡碼,以及侵華陸軍、空軍的密碼,因為日本關東軍使用另一個密碼系統,楊肆始終沒有破解,不得不說是一大遺憾。後來國內密碼破譯團隊合併,密電所的密碼破譯人員增加到近300人,一時間各路高手雲集,很快就攻克了日本大部分密碼。當時武漢的日本飛機只要一從機場起飛,密電所就知道他們出動的機群數量、飛行方向以及轟炸目標。密電所會將轟炸信息告知重慶民防部門,但由於民防部門運轉不靈,組織不力,導致重慶受轟炸損失慘重。

抗戰中的碟中諜,中國密碼特工,不僅破譯日軍密碼,還是雙面間諜

在溫毓慶掌管密電所的時期,他要求密碼破譯只針對日本,不針對國內。這一點引起了當局不滿,最終將他撤掉。後來密電所破譯了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的密文,這是一段眾所周知的軼事。1942年10月,王維鈞辭職,離開了技術室,回到交通部,此後再也沒有從事國密碼工作。建國後,王維鈞擔任化工部第11化建公司總工程師,還成為了九三學社成員。當然,王維鈞之所以能夠再次被重用,是因為他楊肆還有一重秘密身份,小編就不多說了,您基本可以猜到!

你對抗戰時的密碼特工怎麼看,歡迎點贊、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