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用「底薪+提成」?這才是最富薪酬績效方案,讓員工拚命干!

員工的離職原因

馬雲說過的這句話已經早早的響徹頭條圈:

1、錢,沒給到位;

2、心,委屈了。

還在用“底薪+提成”?這才是最富薪酬績效方案,讓員工拼命幹!

其實歸根結底就一句:乾的不爽

正如馬雲所言,無論企業大小,薪酬機制做不好,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員工消極怠工、工作推互相推諉、抱怨不滿、離職跳槽......

先來看一則真實案例

小張是某公司的銷售冠軍,其銷售業績幾乎佔了公司的半壁江山,老闆王總對小張非常的器重,也重點培養小張,小張不負眾望,培養新員工,組建新的團隊,為公司帶來很多業務,公司的業績蒸蒸日上。

還在用“底薪+提成”?這才是最富薪酬績效方案,讓員工拼命幹!

然而,新年開工,小張缺莫名其妙跳槽去了同行的另外一家公司,王總公司瞬間失去了一名頂尖的銷售人才,另王總更加氣憤的是,小張還帶走了銷售團隊和一大批公司資源,公司遭受重創,這把王總急壞了,幾番聯繫小張,請小張回來,他卻各種理由拒絕迴歸。。。

王總幾番打聽,才知道,原來是競爭對手給小張開出了更高的薪資!王總懵了,覺得自己對小張待遇不錯啊,開年也準備給小張加薪升職,沒想到自己辛苦培養的員工竟然選擇離開自己。

在當下,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作為老闆我們應該如何避免這種現象呢?

思考:

為什麼競爭對手能挖走你的優秀員工?

40%是因為外面的機會好,60%是對當前環境不滿意

發現了嗎?後者是決定性因素。

如果對手只出一倍的價錢,管理技巧可能還可以發揮作用。

如果五倍的價錢呢!利益達到300%就有人鋌而走險,何況五倍!不管是不是龍潭虎穴,都得闖一闖了吧。

換個角度說,作為老闆,市價都已經是現在員工收入的五倍了,你要說你一直對員工好,怎麼都缺乏說服力。

真正的核心員工,加薪吧,留住一個是一個。留住人才的最核心的是薪酬高低,二是創始人個人魅力。

還在用“底薪+提成”?這才是最富薪酬績效方案,讓員工拼命幹!

反思:拋開感情、忠誠不談,企業若沒有好的激勵機制,好的薪酬模式,如何留住核心人才?

1. 公司自身薪酬制度

如果公司自身為員工提供了符合員工價值的薪酬, 也給員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成長環境, 相信員工也會對公司忠誠。

最基本的物質基礎保障就是用薪酬去滿足員工,當然不是任性的加薪,讓員工憑能力爭取的薪酬模式是存在的。

2. 員工自身

如果公司裡有員工就是喜歡高工資, 就是喜歡掙的多的公司, 而不考慮行業, 工作內容等因素, 相信他的水平也不會很高, 這種人走了也就走了。

如何解決?為大家推薦3種最富激勵模式

為大家激勵推薦《績效核能》一書,學習為員工加薪不增加企業成本的績效管理模式,書中具體的涵蓋了激勵性的KSF薪酬模式,PPV模式、積分式等實操內容和案例,想要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鏈接購買本書!內附十個行業案例,並且送內部企業內訓學習視頻!

第一種模式:KSF薪酬全績效模式:基於人本增值的加薪方案

還在用“底薪+提成”?這才是最富薪酬績效方案,讓員工拼命幹!

KSF是一種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渠道,並在每一個渠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分配細節,這個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

舉個案例,某生產經理薪酬模式:

在KSF模式下,他的薪酬分配:固定薪酬(20%)+寬帶薪酬(80%),寬帶薪酬的部分薪酬,被分配到6-8個指標當中,每一個指標設定一個平衡點(平衡點選在過去一年的數據平均值,或者是老闆和員工達成的共識點),只要達到了平衡點,員工就可以拿到這部分薪酬。

還在用“底薪+提成”?這才是最富薪酬績效方案,讓員工拼命幹!

生產經理KSF薪酬模式

如果採用KSF薪酬模式,他會有6-8個加工資的渠道,在原有平衡點上:

毛利潤每增加10000元,獎勵31元,每減少10000元,少發25元;

總產值每多3000元,獎勵5.3元,每少3000,少發4元;

報廢率,每降0.05%,獎勵2.5,每上升0.05%,少發2元;

及時交貨率,每上升0.05%,獎勵2元,每少0.05%,少發2元;

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50元,每流失1人,少發250;

KSF全績效模式,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第二種模式:PPV產值量化薪酬法——適用於二線和操作層崗位

所謂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是指將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項目、工作結果等以標準化、規則化、價值化的方式進行量化計算,並直接與員工的收入掛鉤,形成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相比傳統的計件工資、績效工資等更具激勵活力。

以前臺文員為例:

1、前臺工作項:1500元(每天約3小時)

2、公司考勤工作項:200元(平均每天1小時,每月3日前出考勤表,無差錯無延遲)

3、網絡客服項:400元(每天2小時,明確工作要求與標準-好評率、點擊率)

4、公司積分運行項:300元(每天0.5小時,錄入分值、排名登記、快樂大會等)

5、網絡產品銷售:按提成機制執行

6、公司辦公水電費:與去年同期對比,節約部分的10%(上線不得超過300元/月)

還在用“底薪+提成”?這才是最富薪酬績效方案,讓員工拼命幹!

用這套PPV薪酬設計模式後,這位前臺文員開始每天都忙起來了,下班時間也在工作。每月收入由過去固定的2000元漲到平均5000多元。6個月後,她被公司調到網絡部擔任業務小主管,現在月薪已經過萬了。公司不僅保住了一名前臺文員,更將她培養成骨幹人才。

第三種模式:積分式激勵模式

所謂積分式是對人的“綜合表現、核心價值、團隊貢獻”用獎分、扣分進行量化管理的模式,並通過即時激勵、綜合評價,旨在全方位調動人的主動性,創造力,建立積極正面快樂的績效文化。

員工要的不是管理,員工要的是激勵,激勵就是讓員工自願、主動來做,管理就是要求員工去做。

面對員工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採用的方式應該是“七分激三分管”,也主就是說我們想要員工做的工作,我們想要員工解決的問題,我們都匹配好激勵——給積分、給獎券,讓員工每天都能賺到積分、獎券。積分做排名,根據排名做獎勵;獎券抽獎品,張張獎券有機會中大獎。

積分式激勵4大設計

想要做積分式激勵模式,需要做好4件事情:

1.制定積分標準:這是企業想要的,我們希望員工做好的工作、我們想要員工解決的問題,都可以設定為積分標準,激勵員工主動做好積分標準的工作;

2.設定獎勵計劃:當員工賺到積分、獎券時讓員工清晰地知道自己能獲得什麼好處,越努力越幸運;

3.積分軟件:讓員工在積分軟件自主申請,管理者審核,並永久記錄,當員工累積到一定積分,可以獲得一定獎勵。積分數據可以作為晉升的依據。

4.舉辦快樂大會:快樂大會每個季度舉行1次,當天有抽獎、有遊戲、有節目……這是員工自己的活動,也是積分獎勵計劃實現的平臺,快樂大會可以和員工生日會、聚餐、戶外活動一起舉辦。

積分式操作要點:

積分式激勵模式除了要做好積分標準、獎勵計劃,同時要特別注重引發積極、主動、快樂的工作氛圍,通過每天點點滴滴地引導,最後通積分積累和沉澱下來,讓員工能快樂地工作、員工只有快樂地工作,才能對企業有好的歸屬感,才能沉澱為真正的企業文化。

總結:

當員工和企業的利益趨同時,思維和行動也就自動實現統一。制度也不怕沒人執行,管理幹部會為了自己的利益,主動尋找企業的問題,並建立制度進行有效管控!因為企業效益越好,員工的收入就越高,只有這樣,員工才能可能自動自發!

歡迎分享!轉發!說出你的看法,評論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