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酒,一段真正的传奇往事

昨日小酌,微醉,早睡,早醒。

窗外,晨曦初露。

我和酒是有渊源的。

应该要从妈妈怀孕时说起。

妈妈结婚时是和爷爷奶奶同住的,刚怀我的时候是在春节期间,爷爷奶奶家迎来送往,得了不少酒。

妈妈害喜的严重,什么也吃不下,唯独馋酒,馋到不行。

新媳妇,总是腼腆的,怎么好意思开口说自己馋酒,何况自己是孕妇,不能喝酒。

可是,真馋啊,馋的睡不着。

于是,每日趁无人之时,偷偷打开瓶盖,小小地来一口。

日复一日,一开始没人发觉,可是时间久了,爷爷发现,这酒还没开封,怎么就挥发了,越来越少了?

妈妈只能承认。

爷爷大怒,一个孕妇怎么能喝酒呢,把孩子喝傻了怎么办?

感谢爷爷,发现及时,我还好。

只是,我,天生爱酒。

九岁那年春节,妈妈带我去姥姥家(姥姥家在大连),家里亲戚好多,酒也好多。

满屋的菜香和酒香,唤醒了我“胎教”时的记忆,馋酒,好馋。

于是,趁大人不备,我偷喝了一口,醇香微辣,热热的,暖暖的,世间极品啊!

于是,那个春节,在偶尔的偷酒中过的有滋有味,直到,被姥姥发现。

追着我打。

一边打一边数落妈妈,这是怎么教育的孩子,这么小就偷酒喝...

之后,再不喝酒。

只是逢年过节,看着爸爸妈妈对酌畅谈,甚是羡慕,闻着酒香,如痴如醉。

大学期间,偶尔和同学喝喝啤酒,总是不觉得好喝。

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喝白酒的。

爸爸不让喝。

他是一个特别严厉的人。

小时候我很聪明,他更是对我寄予厚望。所以,从我会说话开始,就教我背唐诗,学数学。

长大后教我读书,写文章,和我谈古论今,品评时事。

这么多年,始终严格要求我,也始终把我当成孩子,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始终要求我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

喝酒,坚决不行。

直到前几年,妈妈去世。

很少回家了,回家也只是短暂的停留,妈不在,家冷清了好多。

于是,每次难得的小聚,总要给爸做点儿菜,陪爸喝点儿酒,听爸说说话,就像,小时候一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喜欢白酒。

喝酒,也越来越不是因为馋,而是因为心境。

啤酒喝的是氛围,红酒喝的是品味,白酒喝的,是心情。

节日的亲友相聚,独处的月下小酌,好友的把酒言欢,每一种都惬意。

酒入杯中,香气袅袅,入口醇香,意味绵远。微辣,微暖,微醺。

淡淡的兴奋,浅浅的忧伤。

所有的想起的想不起的人和事,都逐渐鲜活起来;

所有的说出的说不出的话,都可以自然地表达出来;

所有的快乐的悲伤的情怀,都在一瞬间涌过来;

淋漓酣畅!

古往今来,嗜酒的才情之人也是比比皆是——

李白斗酒诗百篇,酒后作诗无数,是最浪漫的诗人,更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爽;

田园派诗人陶渊明有“我醉欲眠卿且去”的率真与洒脱,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与无争;

“一日九醉”的“醉僧”怀素,是一代草书大家,“狂僧不为酒,狂笔自通天”,好一派豪放!

就连一代儒学宗师孔子,也是极其爱酒,“夫酒无量不及乱”,意思是喝酒是不需要限制酒量的,只要不喝醉就行了,豪爽率真,跃然纸上!

我们不是名人,我们只是人名。

可是,这不妨碍我们爱酒。

人到中年,已经不是仗剑走天涯时的青春年少,更多的是历经沧桑后的宠辱不惊。

于是更喜欢与酒对话,偶尔小酌,酒后诗一首,歌一曲,梦一段,自我陶醉,自我解压。

琴棋书画诗酒茶,想来,我是都有的,诗和酒更多些,那就多些吧,自在就好。

不再年轻了,梦想也逐渐远去,以前总是钻牛角尖,总要和自己较真儿,非要实现梦想,非要把每一件事做到完美。

慢慢的,发现,很多事,不是努力了就可以,很多梦,不是实现了就好,随心随性随缘,不急不争不恼。

慢下来,跟生活和解,跟自己和解。

依然有梦想,依然会追求,只是,不再执念。

窗外,阳光尽洒,鸟鸣欢畅,该起床上班了。

对了,真该感谢爷爷当年的及时劝阻,我没变傻;

感谢妈妈的‘胎教’,让我有一个可以怡情的爱好,给我灵感与快乐;

感谢生命的美好,有酒有诗有音乐,有春花秋月何时,也完不了。

那就与酒同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