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借鉴创新,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

1月11-12日,正是北京的严冬季节,位于北京玉渊潭公园旁边的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内却暖意融融,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正在此举行。

跨界融合、借鉴创新,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

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

与会嘉宾共300余人,来自教育部、少年宫、综合实践基地、学校、营地、旅行社等多个领域。这是国内体制内与体制外第一次就研学与营地教育话题进行广泛深入交流,国家政策、基地建设运营、课程开发和设计、国际先进经验、未来发展趋势等多个维度均有涉及。

在国家政策推动下,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成为热点,教育、文化、旅游等行业跨界融合趋势加快,小营注意到,参会人员有不少是刚刚进入这个行业。一位来自南京的朋友说:“我们正准备进入研学旅行领域,看到论坛的消息,感到真是应运而生,于是果断报名了”。

跨界融合、借鉴创新,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

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

跨界融合、借鉴创新,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

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

第一天的主题演讲,有9位嘉宾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精彩的阐述,嘉宾们感叹时间太少,许多精彩的内容没法一一分享;与会者大呼:烧脑、过瘾;11号晚上的嘉宾晚宴,大家系上了红领巾,体验了具有营地元素的破冰活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沟通。

跨界融合、借鉴创新,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

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晚宴交流

第二天的分论坛从“研学与营地教育课程设计和实施”、“资源合作与分享”、“体验式工作坊”三个维度展开。

今天的文章我们先对第一天的主题演讲的精彩观点进行概述,接下来我们还将一一分享嘉宾们的主题演讲,欢迎持续关注我们。

面向未来,校外教育要有时代特征

此次论坛由全国城区少年宫工作研究会和营未来、营地导师媒体平台共同发起主办。

全国知名校外教育专家、全国城区少年宫工作研究会会长王振民先生代表主办方首先致辞。

跨界融合、借鉴创新,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

王振民先生

王振民先生王主任说,2016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2017年又颁布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学旅行已经成为了当下教育部门的热门话题。

1月9号,北京市教委发布信息,50分初中实践活动分将计入中考成绩,从2018年起,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和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成绩计入相关科目的中考成绩,初一、初二、初三每年都要完成十次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跨界融合、借鉴创新,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

王振民先生

王主任认为,国家颁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将综合实践活动列为中小学必修课程,与各学科课程并列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研学旅行不仅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更是对近些年在国内盛行的营地教育理念的一种深度的拓展和延伸。

王主任进一步阐述,研学旅行不是旅游,要有课程开发,教育功能是研学旅行的第一要素。要落实好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纲要,设计好研学的路线,要区别研学旅行基地与营地两个类型的不同之处,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坚持基地的运行能够满足其存在的功能和育人的基本需要。

跨界融合、借鉴创新,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

王振民先生

王振民主任特别强调了校外教育的“时尚性”,即一定要有时代特点。研学与营地教育要充分体现:前瞻性、灵活性和实践性。“我们必须改变落后、保守、简单的校外教育模式,以行动实践为主要形式,以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面向未来为支点,努力拓展新领域。”

研学旅行和综合实践政策分析

接着,教育部教育发展中心、国际比较与对外交流中心王晓燕主任和与会者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国内研学旅行和综合实践政策分析。

王晓燕主任说,教育部经过四年半的时间研究制定,反复的修改、推广、试验,在2016年的12月,也就是11月底,国家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

跨界融合、借鉴创新,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

王晓燕主任

推出这个文件的最终的目的是要围绕着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手脑并重、知行合一,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王晓燕主任说,在推进研学旅行过程之中,要特别重视教育性原则,研学旅行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空间,应该说教育性原则是教育部推进研学旅行的第一原则,有些研学活动并没有把教育性原则放在第一位,从而就出现了只旅不学的现象。

跨界融合、借鉴创新,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

王晓燕主任

第二个原则是实践性原则。这个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的时候,在与日常学生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的过程之中,实践性原则是研学旅行的本质所在。“坚持安全第一是保证研学旅行能够可持续推进的最重要的基本前提”。

最后,王晓燕主任说:“研学旅行作为教育改革中人才培养方式的一项重要政策创新,正在创造性的改变着中国学生的方式,让我们的学生身体与心灵一同行走在中华大地上,研学旅行仿佛桥梁,一头连接着学校与课堂,另一头通向广阔的自然与社会。”

跨界融合、借鉴创新,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

王晓燕主任

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引领中小学实践教育

这次论坛也邀请了来自一线的综合实践教育专家进行分享。因为丰富的经验和长期的思考,他们的演讲接地气,与会者认为非常具有现实性和指导意义。

中国第一个综合实践基地,深圳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的主要创立者,深圳市人民政府督学,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践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全国综合实践教育专家组的核心成员杨春良先生的演讲题目是:从欧美国家中小学实践教育的经验来看中国营地教育的发展方向。

跨界融合、借鉴创新,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

杨春良先生

为什么提出这个课题?杨先生说,最近几年,他走过全国很多基地,发现在基地的课程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现在营地基地,好像就是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甚至把非实践性的课程也装进去,和教育部的宗旨是不符合的。课程建设不去研究当地的特点,不去研究当地的文化资源,互相抄袭,各基地,营地之间课程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缺少特色的课程,缺少新鲜感。”

跨界融合、借鉴创新,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

杨春良先生

杨先生详细介绍了他在欧美学习、考察的经验,其中有不少值得中国学习。他认为,中国的基地、营地课程建设,首先我们的营地课程要与国际接轨,自然教育、野外生存教育等等,国外的课程都是值得我们去借鉴的,当然我们还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营地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培养等。

他认为,目前的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基地教育,将引领中小学实践教育改革。

让孩子在幼年、童年时期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

中国营地教育联盟的副理事长,天使和坚果派创始人兼CEO陈蓉女士分享了她这四年来“把全世界变成孩子的移动课堂”的体会。

跨界融合、借鉴创新,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

陈蓉女士

陈蓉女士在进入这个行业前,是全球最大广告公司的全球董事、中国区总裁。作为一名曾经高调的广告人,这两年却非常低调,因为“全副身心投入打磨课程。”

天使与坚果派的课程定位是培养世界公民,而“世界公民”并不是只有国际交往的能力,会将英语,更重要的是要对本国文化熟悉,是立足于本国文化的“世界公民”。

陈蓉认为,面向未来我们一定要重视孩子创造力和融合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在学校课堂比较难培养,在“移动课堂”,孩子们游学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设计和指导,会自然发生。

跨界融合、借鉴创新,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

陈蓉女士

在天使与坚果派看来,研学是以“旅行为载体,以兴趣为导向,以体验为方式,以成长为目的”。在他们的世界公民课程结构上,每个游学课程的设计都会有知识、行为、能力、关系四个层面的设计。这里面包含了老师在当地的讲解,提前的预读,提前的小组互动,现场的互动、活动,现场的一些设计。

天使与坚果派一个重要的企业文化:“爱如己出”。“在理性架构的基础上,我们在做教育,一定要有爱,需要把爱落实到每一个接触点。在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行业标准之上,是家长满意度,在家长满意度上,再高一层,才是爱如己出的标准。”

跨界融合、借鉴创新,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

陈蓉女士与与会者合影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天使与坚果派每个课程都有非常详细的课程安全标准,服务规范,教材教案。陈蓉以西双百纳热带雨林的课程详细地阐述了其课程设计理念以及逐步深入的标准和体系。

陈蓉说:“我相信这个世界会变得更美好,如果每个孩子能发现并且成为真正的自己,我们做的所有一切都是在他们幼年童年的时候打开一扇一扇认识世界的门,让他们走进去,体验找自我,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跨界融合、借鉴创新,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

韩新先生

原西安市教育局基教一处调研员、西安市中小学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书记,西安市中小学研学旅行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新先生介绍了西安的经验:西安研学旅行已经做了五年,到现在为止累计有200多万学生,一千多所学校出行,18个旅行社在进行研学旅行,构建了西安的一个研学教育地图,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

他认为:“中国的研学旅行进入到2018年,如果一个中小学校长,还不带学生走出来,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校长,就是一个落伍的校长。”

跨界融合、借鉴创新,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

John Bentley先生

来自英国的Inspiring Learning公司CEO John Bentley分享了英国营地发展经验:Inspiring Learning在英国和法国拥有10个顶级营地,已经为25余万名青少年服务,4500个组织服务过。

John Bentley介绍他们在英国有2种营地类型,一种是寄宿营地,一种是一日营,在寄宿营地,学生需要在营地生活,在一日营只需要大家进行观赏,不需要在那儿居住。2017年在上海和夏山国际童子军会进行一次合作举办夏令营,非常成功,希望在2018年有更多的合作项目可以举行。

John Bentley基于对英国营地教育市场的观察,为中国营地教育行业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各个部门能够互相合作,互相支持,这样就能减少一些冲突、竞争;建设一些安全保障机制,保障营地教育的安全以及学生们的健康,这样就能减少一些家长和老师们的疑虑;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学校、老师、父母对营地教育的认可。

跨界融合、借鉴创新,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

王凯昊先生

青青部落联合创始人、产品总监王凯昊先生重点介绍了青青部落产品研发和运营的经验。

王凯昊认为,一个营地教育类的产品应该是所有的产品设计,所有的活动内容,完全是基于整个教育目标作为核心点来展开的,不是一堆没有灵魂的拼凑。以军事营为例,孩子为什么想去参加军事营,家长为什么想去参加军事营,和我们去构建这个军事营的核心价值目标,其实这三者有可能是并不统一的。

青青部落在军事营体系里面寻找到的核心是责任、荣誉、担当、不抛弃、不放弃明确这个教育目标后,青青部落从家长和孩子的核心需求出发,去构建所有具体的活动内容。

王凯昊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营地教育企业的核心价值其实是赋能,核心价值是赋能景点,赋能营地,赋能线路和专业人士。赋能线路就是很好的研学旅行产品,赋能营地就是非常好的营地教育项目,赋能景点就要非常好的单人体验,赋能专业人士就能构建一系列把教育性和好玩、娱乐特性结合很好的专项活动。

跨界融合、借鉴创新,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

文娟女士

北京中学副书记文娟作为学校代表分享了学校教育与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结合的案例。

北京中学是成立于2013年,是由北京市政府批准朝阳区来承办的一所12年一贯的公办学校,目前处于小规模实验阶段。北京中学重要的办学理念是:“根深中华,盛开国际”,首先我们孩子必须要了解自己的根在哪儿,必须要了解自己的文化。

文娟认为,北京中学“中华文化寻根之旅”的阅历课程其实就是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在学校是校本课程。学生三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带着研究课题去参加课程;学生的分组是跨年级的,跨学段的;中华文化寻根之旅的活动,始终贯穿着生存的技能,与自然的亲密的接触等。

跨界融合、借鉴创新,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

文娟女士演讲

北京中学在4年的研学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包括行前专家讲座;学生分组研究;生活管理,整个研学过程中的生活管理全部由学生来完成;不管生活管理还是导游服务,前期都要进行答辩,后期进行汇报总结。

文娟最后说,“未来不是一个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创造出来的。世界那么大,我们的课堂确实在路上。走出去了解整个世界是孩子们的必修课,没有体验就不会成长。”

跨界融合、借鉴创新,全国研学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

张昱先生

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体验馆的规划设计方,星际元的CEO张昱先生也分享了他对科技场馆的规划和设计思考。


他认为,未来的下一代一定是东西方人,不论什么样的文化,什么样的背景,什么样的语言,一定要懂得运用东西方智慧去创造,并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国内的科技场馆建设目前处于高潮,要探索新模式,一种公益市场和教育相接轨的模式。

星际元正在进行建立下一代体验教育学院的模式探索,中国特色,世界思维,颠覆性创新,而最主要的叫连接营地,连接世界和连接未来,其中有一个叫营地设计学院。营地建设、内容开发还有核心运行三位一体,开发者即运营者,开幕日不是最后一日,而是第一日,现在也还在探索的过程中。

谢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今天的文章我们先对第一天主题演讲的精彩观点进行概述,接下来我们还将一一分享主题演讲和分论坛嘉宾的演讲内容,文章会更加丰富和全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