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换防转移到海岛

十六 换防转移到海岛

1976年春,我因在仪器班没有合适的工作,连首长把我调到连部任文书。这工作对我来说,比较适应,对于文件的上传下达,资料的整理归档,材料的撰写修改,我都做得得心应手,对一些军事机密,连队有些暂时不能公开的会议记要等,我更是守口如瓶,绝不外传。因此,深得连首长的认可和信任。4月份,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在部队入党,是每个战士梦寐以求的理想,你若在部队几年没有入党就退伍回乡,家乡人是很看不起你的。所以在部队入党,不仅是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也是个人人生价值的体现和荣誉,是挺起脊梁面对人生的基本条件。你若回乡探亲或退伍回乡,碰到熟识的亲友乡人,第一句话就是问你,加入组织了吗,你若回答说加入了,他们就会说,那好,很好。言语间充满了信任敬佩之感,你若说还没有,他们就会很婉惜地说,年青人要努力啊。因此入党是每个军人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那时曾听说,万年县有一个大军官回乡探亲,临近的几个退伍军人去拜访他,想请他帮忙介绍参加工作,他问了一下几个人的基本情况,得知有一人未入党,便很不客气地说,你在部队几年连组织都没有参加,我怎么介绍你参加工作。这事在当地,在服役军人和退役军人之间引起巨大的反响。

月底,我们接到换防通知,连队要从青岛流亭机场换防到胶州湾内的一个半岛上,半岛名叫黄岛,是胶南县伸入胶州湾内的棒棰型的半岛,三面环海,一条窄窄的通道与胶南大陆相连,与青岛隔海相望,海面距离大概是十几海里的样子,但在陆地上,沿胶州湾内侧打大半个圈,足有几百里的路程。那天,天气晴好,阳光普照,一丝风都没有,真是个换防的好日子。那时,我们连部几个人员,包括文书,通讯员,卫生员等,单乘一辆卡车,我们早就把所有资料,办公用品等,统统打包装车,包括我们个人的物品,足足装了一大车。早上八点钟,我们正式出发,二十多辆大卡车,在路上绵延一里多,军旗列列,汽车隆隆,歌声朗朗,笑语飞扬,浩浩荡荡地向目的地进发。我们穿过机场中心大道,出南大门后,往胶南方向前行。我在车上回头望着驻防了三年多的营房,一种留恋之感油然而生,再见了机场,再见了我们的营房,再见了我们的阵地。今日一别,何时才能再见呢?经过七八个小时的行军,下午4时,我们才到达目的地——黄岛,等把火炮仪器家什安顿好后,已是黄昏了。由此我们从繁华的机场来到了人烟稀少的海岛上,成为真正守卫海防哨卡的边防战士了。

那时的黄岛,是一个正在兴建的油港码头。我们换防到此,就是守卫保护新建的黄岛油库和油港码头。黄岛油库始建于1973年,山东胜利油田开采的原油,输送到黄岛油库,再经油港码头装船输送世界各地。当时我们营房对面的山坡上有两个巨大的油桶,直径估计有五六十米,直通地下,一些大型油灌车从地下通道爬进爬出,日夜不停。我们无事时也曾去看过,沿着地下通道往下走,走了很长时间,还是深不见底,一些施工人员,见我们是军人,也不便拦阻,那里面又深又黑,汽车上下都要开灯,我们也不敢造次,贸然前往,只好返回。当时还在基建时期,半岛上除我们一个连队外,还有几支工建队和港务局的一个卫生所,离半岛几里外有一个小镇,叫什么我记不起来了,只知道港务局机关,大部分机关干部,工人都住在那儿,商场菜市场也在那儿,是我们这个半岛上的闹市区。

我们连队和部分施工工人混住在一起,只是不同一排房子罢了。食堂在后面,营房在前面,从食堂到营房要经过施工队伍的住房,营房前面是一个广场,这个广场是公共的,营房的右边是港务局卫生所和施工队宿舍,营房的左边就是我们的火炮阵地。我们的火炮和海湾对面团岛(团岛是青岛市区略伸入海湾的一个小半岛)上二营的火炮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守卫着油库码头。平时,我们就是在广场上出操,在食堂里学习吃饭,在阵地上训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