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笔记:锡惠山下

无锡笔记:锡惠山下

梁东方

锡山惠山是无锡老城意义上的郊外的山,当然现在已经被城区包围,成为城区的一部分了。不过,在市中心公花园南边的三凤桥副食店里买了著名的糖醋排骨以后,即使骑车过来,也只需要二十多分钟。跨过大运河上的桥,一上坡一下坡就到了。

大运河上正有双向的平底儿驳船连城串儿地通过,首尾相接,源源不断。水运的量大价低,依然是现代运输业兴旺发达情况下无法追拟的优势。其所运货物,多为沙子煤炭;这样在水上貌似轻飘飘地不怎么费力就走了过去的一船货物,如果换成汽车运输的话,不知道要用多少辆22轮大卡车呢!

站在运河桥头看河下绵延不断的双向行驶的船,是对从既往一直绵延至今的运河运输的探看与回望。它们和高速公路比起来显得无声无息的繁忙,既古老又现代。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就可以明白何以一定要挖掘这样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了。在相对纯净无干扰的大运量运输环境中,运河的船运堪比今天的高速公路,而且还没有今天的高速公路的污染与危险。

从运河桥头抬眼看,锡山惠山就在眼前。蓊蓊郁郁的绿色让暑热中的人急于奔进去得一份阴凉。而从脚下的水到眼前的山,仅一步之遥。

无锡笔记:锡惠山下

难得的是,无锡是一座有山有水的城市。太湖蠡湖五里湖,河湖纵横;锡山惠山宝界山,赫然挺立。真山真水,水有水的旖旎和广袤,山有山的挺拔和蓊郁。这可以说是得天独厚,也可以说是先民选择定居点的时候的慧眼独具。

在东南沿海的广袤长江冲积平原上,山不多,故而都很被重视。不仅是登高望远的风景,也是城市地理与人居风水上的重要依托。不论是常熟的虞山还是江阴的黄山,即便只是苏州的虎丘山和昆山的马鞍山那样的小山,在成为地方盛景的同时,往往也都为本地带来持久而长远的名声。

相比而言,无锡的山还是比较多比较高的;而且,它们也像这一带的其他的山一样,都有植被覆盖率高、树大林密的共同特点。

如今在烈日下曝晒的运河桥头上伫立了一下,一时被遗忘的热力十足的阳光便已经再次让人难以忍受。好在阴凉就在前面:吟苑公园是介于锡山与运河之间的一个河畔小丘,整个都在高大的林木覆盖之下。其间凉风习习,有大森林中的阴凉滋润气息。透过密集的树干可以看见粼粼的河中不断有船驶过,而身后的锡山庞大的山体和更其密集的林木所散发出来的深远的清凉,一下就赶走了全部的热和躁。

这就是南方和北方的区别,在北方热就是热,是无处可躲的热,除非进了空调屋;在南方,总是有阴凉可以让人回归适宜,心绪上也就总能获得自然的从而也是人文的抚慰。

无锡笔记:锡惠山下

著名的锡惠山公园的门票分几个档次,最低的一档是十块钱的游山门票,也就是说这张票只能爬山,不能看任何文化景点和文物景点;不包括阿炳墓。虽然这最后一点让人有些遗憾,但是在看过了阿炳故居以后,对于这位悲苦一生的伟大音乐家的怀想,也已可堪依凭。毕竟,在锡惠山这样的平原山峰下,享受山的植被气息,享受山对人对大地的荫庇,就已足矣。

锡山惠山的山道完全在高大的林木覆盖之下,缓行其间已经是莫大的享受。至于山脚处的新造古镇,其实转不转都不是个事儿,在任何别的地方,这样新造的古镇也都能看到。这种新建的仿古商业化建筑群落,建立在锡惠山的山脚下,还算是有一个环境品质做了保障。虽然一扇扇打着历史旗号的新建旧门中,经营的依然都是一成不变的现代商品而已。不过作为免费的休闲场所,依凭着锡山惠山的好风景,对于游客甚至对于本地人来说,也不失为一个携家带口走走转转的去处。

生活在无锡的人们,既可以到太湖沿岸去享受水的滋润,也可以到锡惠山这样的山林中享受山的静谧,行行走走之间,在任何一处历史深远的自然景观之中都可以让一整天的时间里充满了新鲜的意趣和享受。这是所谓宜居城市的重要条件之一,虽然不乏后世维护之功,但也断非单靠人力的建设所能完成。

无锡笔记:锡惠山下

傍晚就近住在山脚下的一家单位院子里的宾馆中,窗外厚叶子的广玉兰树上的白花,像是一只只落在那里的鸽子。只是鸽子的翅膀一直扎撒着,一直保持着就要落下来的那一瞬间的姿态。让人一直看着,等着它们合拢翅膀。

不知道是因为住的人少,还是靠着锡惠山,这里的宾馆非常安静,有一种深远的祥和气息弥漫着。骑了共享单车去旁边的青山村买晚饭,在起伏的山麓上骑行,人和车都不多,远离尘嚣一般,干净且安详;很有一点泰山脚下、黄山脚下的意思。只有在紧靠着植被蓊郁的高山的山麓上,才会有这样的好气息。

然而,这里却是无锡,是似乎一向只以太湖著名的无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