甕城,古代防禦之城,可對敵形成「甕中捉鱉」之勢

甕城,古代防禦之城,可對敵形成“甕中捉鱉”之勢

甕城,古代防禦之城,可對敵形成“甕中捉鱉”之勢

甕城,為古代城市的主要防禦設施之一,可加強城堡或關隘的防守,而在城門外(亦有在城門內側的特例)修建的半圓形或方形的護門小城,屬於中國古代城市城牆的一部分。甕城兩側與城牆連在一起建立,設有箭樓、門閘、雉堞等防禦設施。甕城城門通常與所保護的城門不在同一直線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進攻。

甕城,古代防禦之城,可對敵形成“甕中捉鱉”之勢

甕城,古代防禦之城,可對敵形成“甕中捉鱉”之勢

甕城是古代城市主要防禦設施之一。在城門外口加築小城,高與大城相同,其形或圓或方。圓者似甕,故稱甕城;方者亦稱方城。甕城設在側面,從而增強了防禦能力。目前發現較早的是高句麗國內城6個城門口所置甕城,遼代及其以的一的城市設置甕城較為普遍。西漢昭宣時期甘肅居延甲渠侯官治所塢門門外,有類似甕城的曲壁,可能是甕城的雛形。甕城,又稱月城、曲池,是古代城池中依附於城門,與城牆連為一體的附屬建築,多呈半圓形,少數呈方形或矩形。當敵人攻入甕城時,如將主城門和甕城門關閉,守軍即可對敵形成"甕中捉鱉"之勢。

甕城,古代防禦之城,可對敵形成“甕中捉鱉”之勢

甕城,古代防禦之城,可對敵形成“甕中捉鱉”之勢

甕城,古代防禦之城,可對敵形成“甕中捉鱉”之勢

由於受工業發展影響,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拆城運動席捲全國,各大城市古代城垣以各種理由遭到了毀滅性拆除,世界上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結構最複雜的堡壘甕城是南京明城牆的內城南門聚寶門(今中華門),其規模僅次於被拆除的通濟門甕城。目前中國現存最大的城垣為南京明城牆,在修築以前,中國傳統甕城的制式是將其設於主城門外。南京明城牆一反此舊制,將甕城設於城門內,在城體上革命性的設置了"甕洞"(藏兵洞),大大加強了城門的防禦能力。京城13門中,除神策門外均為內甕城,其中三山門、通濟門和聚寶門(今稱中華門)的規模和氣勢都遠超其它諸門。

甕城,古代防禦之城,可對敵形成“甕中捉鱉”之勢

甕城,古代防禦之城,可對敵形成“甕中捉鱉”之勢

甕城,古代防禦之城,可對敵形成“甕中捉鱉”之勢

南京中華門位於城南,原為南唐都城的南門,明朝時重建,東至通濟門界,西至三山門界,長3178米,有垛口1202個。現在保存下來的"中華門城堡"共有4層牆體,共有藏兵洞27個,其中最外層上建敵樓,城門左右各3個,二層樓基中設7個,最大的一個內部面積達310平方米。這些藏兵洞平時用來儲存軍用物資,戰時可藏兵3000餘人。有專家認為,內甕城的設置不僅增強了城門的防禦力,還是設計建造者"國有利器,不示於人"的道家思想的集中體現。

甕城,古代防禦之城,可對敵形成“甕中捉鱉”之勢

甕城在中國最早出現的時代有待考古發掘論證,不過目前已知匈奴所築統萬城即已出現了甕城的雛形。西漢至北魏時期,為追求壯麗的視覺效果,城門門樓多為兩至三層的崇樓,並在門前左右設置雙闕,從這一點看,這一時期的城池似不會設置破壞視覺效果的甕城。但某些城市(如前涼都城姑臧)有翼城的設置,即在大城的一側或多側(姑臧為四面)建設方形小城,兩城之間以城牆連接。隋唐時期的長安和洛陽城門沒有設置甕城。

甕城,古代防禦之城,可對敵形成“甕中捉鱉”之勢

中國古代城池中,甕城的設置興盛於五代和北宋時期。在曾公亮所著的《武經總要》中,第一次出現關於甕城的記述:“其城外甕城,或圓或方。視地形為之,高厚與城等,惟偏開一門,左右各隨其便”。北宋東京城依照這一原則設置了甕城。《東京夢華錄·卷一》記載“……城門皆甕城三層,屈曲開門,唯南薰門、新鄭門、新宋門、封丘門皆直門兩重,蓋此係四正門,皆留御路故也。”北宋州府城市也多有甕城之設,其代表如平江府(蘇州)和襄陽城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