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寧故事會》——馬義店

《丰宁故事会》——马义店

在燕山深處,有一個小村子,叫馬尾店子。其實,這個村子原名叫馬義店,以後叫白了叫成馬尾巴店子。提起馬義店,還有一段故事呢。

從前,有個秀才叫馬義。一年正月,馬義外出訪友來到一個店裡。一進店,只見院裡到處是雜草,屋裡破破爛爛,整個店房顯得悽悽涼涼。馬義東瞧瞧西望望,覺著心裡挺不舒服,正在猶豫,店房裡走出一個老先生,馬義施禮道:“老人家,這裡可是客店嗎?”

老先生長嘆一聲:“是啊!不過快三年沒人住了。”

馬義問:“這是為何?”

老先生答道:“客官有所不知,店裡三年前進來了妖怪,先後有幾位客人,黑夜沒病沒災的就死了。掌櫃的不敢開了,只好回老家去了。我是他的帳房先生,他就讓我在這看店。還倒好,我在這住了三年,也沒人敢來住,落得個清閒。”說完,老先生打量一眼馬義,好意勸道:“客官,我不是攆你,只因這店不太平,你還是到別處投宿吧。”

馬義不信邪,偏要住下,看看究竟是個什麼怪物。老先生拗不過他,給他開了一個房間。說來也巧,這天晚上又來了兩個遠道的客人,和馬義住在了這個房間裡。

第一天,一夜無事。第二天,仍然啥事沒有。第三天,他想:興許是老先生懶惰,不願營生,故意嚇唬人呢。晚上他看了一會書就頭朝裡穿著衣服睡下了。約摸半夜光景,馬義睡得身上發冷,打了個冷戰醒來了。剛想鋪開被子,忽聽得門口一陣沙沙風響,接著就見一個黑影一閃就進了屋。馬義藉著月光,看清是一個渾身穿著黑衣,頭裹黑紗的年輕女子,一手端著大海碗,一手拿著錐子。她一進屋就跪在地上,衝著一個客人磕了個頭,口中唸唸有詞:“活著不如死了好,無憂無愁無煩惱。勸君早做泉下鬼,奔波辛苦全沒了。”說完,照那人耳朵眼捅一下就用碗去接,嘩嘩地流一會,就聽不到那人喘氣了……

就這樣,把那兩個店客的耳朵眼捅完,就來到馬義跟前。馬義見到這樣的怪事,心裡一個勁地發毛,身上直起雞皮疙瘩。那女子同樣念著那幾句詞兒,唸了一遍,剛要捅耳朵眼,一看卻是兩隻腳,猶豫一陣就端著碗出去了。

女子走後,馬義再也沒睡著。天亮一看,那兩個客官早就挺屍了,每人耳朵上都有血跡。

老先生見又死了人,嚇得魂都丟了,急忙催促馬義快走。馬義說什麼也不走,他說:“我非要弄清這女子是什麼東西,想辦法除掉他,省得她再害人!”

《丰宁故事会》——马义店

這天夜裡,馬義一個人坐在燈下看書,桌上放著一把寶劍,半夜時,那女子來了,但沒進屋,只在窗下徘徊一陣就走了,一連兩天都是如此。

一連熬了三夜,馬義實在熬不住了,趴在桌子上睡著了。朦朧中覺得有人進屋,猛然驚醒。抬頭一看,正是那黑衣女子,卻空著手,站在離馬義有三步遠的地方。馬義急忙抄起寶劍,指著女子大聲喝道:“你……你是人是鬼?快說!不說我宰了你!”

那女子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說:“義士息怒,我確實是鬼……”

馬義噌地一聲跳起來說,:“啊!你莫非又來害我不成?”

女子答到:“本來也想害你,但因見你是個義士,頓起敬佩之心,不忍下手。況且,我生前有冤未報,早就盼著能遇到一位義士相幫,義土如肯幫助,永不忘大恩大德。“說完淚如泉湧。

馬義見她這個可憐相,緊握寶劍問道:“你生前有什麼冤仇?快如實講來!”

那女子抬起頭來,看了看馬義便訴說起來。

這女子是滄州人,姓李,叫李月湘,父親是州官。李月湘從小聰明、俊秀、好學多才。父親為了巴結上司,託人把月湘許配給了尚書的兒子,此時月湘早已有了心上人,這個人就是父親手下當差的,姓岳名武揚。這小夥子有一肚子好文才,能文善畫,人長得也挺英武。月湘經常請他作畫,一來二去,兩人相愛了,只是一直瞞著父母。當父親跟月湘說起親事時,月湘怎麼也不從。父親氣極了,便私自和男方定下婚期。送親那天,正好嶽武揚跟隨,在一個客店裡,李月湘命一心腹丫環把武揚找來,兩人半夜逃走了。第二天早晨,不見了小姐和武揚,李大人便派人四處捉拿,沒兩天就追上了,李月湘勸嶽武揚騎馬遠逃後,她被抓回來絕食而亡。死後,殘酷無情的父親連棺材也沒給做,就把她埋在土坑裡。幸虧土地爺憐她是個節義烈女,就用神法護住了她的屍體。

李月湘死後,一縷冤魂飄飄悠悠來到幽冥地府。按照陰間法律,象這樣的冤魂,本該早日打發轉世或還陽,可陰間也到處是營私舞弊,月湘在閻府沒有熟人,身上又沒有半分錢,等了半年也沒有得到閻王的發落。她懷著滿腔悲憤,四處流浪。一天,她游到小西溝的一座山上,被山神收留了。這個山神橫行一方,無惡不作。他見李月湘長得漂亮,便強佔為妾,並讓月湘隔三差五的給他吸一碗人血喝,吸不來便是一頓毒打。無奈,月湘只好違心地到處害人。這就是這個店裡死人的緣故。

“噢!原來是這麼回事。”馬義仔細打量李月湘,見她俊俏的臉上流滿淚水,十分哀傷。便放下寶劍問道:“那麼你在陰間,我在陽間,我怎麼幫你忙呢?”

李月湘站起身來,從懷裡掏出一卷畫來遞給馬義。馬義接過一看,上面畫的是兩株並蒂蓮花。水上一對鴛鴦正在交頸同遊,筆調非常流暢優美。李月湘指著這幅畫說:“這就是嶽郎親筆所畫,是給我的定情之物。你拿了去,好好收藏,等遇到嶽郎時,好作憑證。”

“我上哪找你的嶽郎呢?”

“我現在還魂急需錢,可我死後,家父沒給我燒過一張紙錢,可憐的母親也因思念我憂傷過度死去,至今不知陰魂飄流何處。你明天多買些紙錢,就在此店燒化,明天夜間我收了錢,趁山神外出赴宴,我好逃回閻府,買通閻府之人,討個還魂旨意,即返回滄州故鄉。你明天也往滄州去,我嶽郎不久也要到滄州赴任,你先去找到他,跟他說明事情經過,等清明節那天,你們一塊到城南三里外的一棵老槐樹下,那就是我的墳,你們只須刨開我的墳,我就可以還魂了。”

馬義問:“你的嶽郎任什麼官職?”

“前幾天,我回滄州一趟,聽人說他考中了狀元,不久就要到滄州任太守。”

《丰宁故事会》——马义店

馬義想了想又問:“那麼,你父親怎麼辦呢?”

李月湘氣憤地說:“他呀!這些年到處敲詐勒索,漁肉百姓,強佔民女,我早已不認他這個父親了。我只求你能和嶽郎同心協力,奏本朝廷,把他罷官論罪,以謝滄州百姓!”

馬義激動地站起來向李月湘深深地施一禮,稱讚道:“好一個正直無私,深明大義的女中豪傑!請受小生一禮!”

李月湘靦腆地還了個禮說:“快要雞叫了,我該走了。義士,請千萬記住我的話,相救之恩,永不能忘!”說完流著淚跪下磕了兩個頭,站起來一轉身就沒有了。

遠處傳來一聲雞叫。馬義打了個冷戰,想起剛才之事,似夢非夢。手中確實拿著一張畫。

第二天,馬義買了五十兩銀子的紙,全部燒化了。接著趕往滄州,果然一切都象李月湘所說的那樣。清明那天,馬義和嶽太守一同來到李月湘的墳前,只見墳前長滿半人多高的蒿草,風一吹,沙沙作響,顯得格外荒涼冷寞。

觸景生情,睹物思人,嶽武揚無限感傷。他禁不住撲到墳上大哭起來,哭得死去活來。

墳被刨開了,裡面果然是李月湘的屍體,容顏還跟活人一樣。一點也沒腐爛。馬義和嶽武揚把月湘抬出來,輕輕地呼喚著她的名字。李月湘慢慢睜開眼睛,嘴裡念著:“嶽郎,你在哪?”

“我在這!”嶽武揚見月湘真的復活了,高興得熱淚交流,他緊緊攥住月湘的手說:“小姐,你快看,我在這!”

就這樣,兩個情人經過三年的生離死別,終於成了眷屬。馬義與嶽武揚也結成了生死之交。

《丰宁故事会》——马义店

三年後,嶽武揚在李月湘的勸導下,辭去官職,和馬義一起攜帶家眷搬到小西溝裡,買下了馬義曾住過的那個店,招待四方客人。為表示永不忘記馬義的相救之恩,李月湘親筆在門匾上寫下“馬義店”三個大字。

慢慢地,店四周蓋上房,住上人家,成了村子,客店名又成了村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