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管理最核心的要素是「人」

陳春花:管理最核心的要素是“人”

導讀:2018年7月4日,木蘭學院聯席院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北京大學王寬誠講席教授陳春花老師在木蘭學院二期創業班上,圍繞著「有效的組織管理」的話題,與學員們分享了有關創業、組織、管理等基本概念的內涵,解答了學員們的諸多困惑,也令學員們對企業經營管理的相關概念理解得更加清晰、透徹。

1 創業的階段和真正起點

企業的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它們分別是創業期、成長期、發展期和持續發展期。在這四個不同的階段中,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各不相同,但無論處在哪個階段,企業戰略都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從理論上而言,企業戰略決定了企業生死,在不同階段對企業戰略的要求也不盡相同。

在創業階段,核心戰略就是把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做到最好,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進入市場。因此,進入市場的「入場券」是產品或服務,而不是資金。最早的創業階段的企業要樹立產品戰略,在創業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把各種好的想法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產品,顧客能夠甄別的只有產品。

在產品做出來後,就進入了從創業階段走向成長階段的過程,此時最重要的戰略是營銷戰略,把所有的資源朝向營銷的方向,與顧客在一起,與一線員工在一起,這是最根本的營銷衡量要素。從創業期到成長期,企業能否存活,取決於企業家能否有能力把營銷做出來。

在後續的企業成長過程中,需要用規模來衡量企業的發展階段和戰略定位。這就需要衡量企業所在的行業,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基本生存規模。而到了顧客願意指定購買的階段,就到了品牌戰略階段。在最後的持續發展階段,企業戰略需要講企業文化。

2 組織的基本概念

陳春花:管理最核心的要素是“人”

任何創業和發展的前提條件是要有團隊,如果沒有團隊,就沒有辦法實現所有的目標。而團隊的初期,它的形式其實是一個組織的形式。先有組織,才有機會形成團隊。但不是有組織就能夠有團隊的,因為在團隊當中需要共同的目標、協同的行為、互補的技能,只有達到這個水平的時候才有團隊,因此,我們開始構建創業企業的過程也是一個形成團隊的過程。

組織是為了完成具體目標而從事於系統化的努力的人的組合。組織首先可以是一個實體,通過權利、責任、目標這三項核心內容,把大家凝聚在一起,成為「正式組織」。另外一種形態的組織是「非正式組織」,非正式組織講的是情感、興趣、愛好,用這類因素將人組合在一起。在正式組織中,組織成員會感覺到壓力。一個企業一定要盡力將自己變成一個正式組織。如果一個組織有壓力,又尊重每一個員工,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組織;如果一個組織有壓力,但並沒有關注到每一個員工,這是一個正常的組織;而一個組織如果沒有壓力,都在關心員工,那麼這個組織基本上會被市場淘汰。

組織的重點是人。但在組織之中,並沒有真實的人,只有角色。在一個組織中,往往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角色。組織不依賴於任何一個人,人可以調整,組織就可以一直存活下去。為了讓組織不依賴於任何人,通過角色把公司的權力、責任和目標分解和分配,以保證這個組織是有效的。因此,組織的實質是分工。

我們想成為組織中的一員,就要勝任我們的角色,當你勝任角色的時候,你與組織的關係就會處理得很好。組織的核心是目標,組織是為了目標而存在的,而不是為人存在的。只有在為目標服務的基礎上,組織才有能力給員工提供機會,這是組織和其它概念不同的地方。

3 對管理的深入認知

陳春花:管理最核心的要素是“人”

與組織關注「目標」不同的是,管理關注「人」。「 管理」是通過人員和機構內外的資源而達到共同目標的工作過程。管理是一個工作過程,管理不是一個崗位,不是一種權力。因此,作為一個管理者,你就要告訴自己,必須工作,並要在工作中解決三個問題——找到人、找到資源、完成目標,只有這樣才是真正從事管理的角色。

很多管理者存在著如下幾種誤區:

第一,感覺自己說了算;

第二,認為下面的人要聽自己的;

第三,交代下去的事情讓對方自己做即可。

而事實上,管理是共同工作的過程,管理其實是一種陪伴。我們即使講授權也要陪同他把事情做完。

管理良好的公司的特點:

● 注重行動;

● 擁有精簡的結構和幹練的員工;

● 不斷與顧客保持接觸;

● 通過人的因素提高生產力;

● 授予經營主動權以鼓勵企業家精神;

● 強調某一主要的企業價值;

● 重視做他們最瞭解的業務;

● 亦張亦馳的控制。

在管理的基本概念中,最重要的核心要素是人。因此,決策的制定者應該讓人知道如何做事,讓下屬明白什麼最重要。優秀的管理者最大的特徵就是跟隨他的人都能成長,這就是好的管理。好的管理者並不是取得績效,那是好的組織成員而不是好的管理者。我們作為創業者,必須首先是一個好的管理者,因為只有把人培養起來,才可能會有可持續的發展。

管理是一門學問,它有自己的規律。管理沒有對錯,只有面對事實,面對結果。作為一個工作過程的「管理」,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去理解——管理是管事、理人。因此,管理永遠是對事去,對人要抱有充分的理解和尊重。管理的關鍵是讓承擔績效的人得到資源,讓一線員工得到並使用資源。

4 管理的相關概念

陳春花:管理最核心的要素是“人”

首先,管理是對績效負責的,面對事實,它強調效率、效果。在公司的考核制度中,實際上普遍在考核態度,而不是考核能夠直接產生績效的能力,按照這個方向發展,公司的績效很容易下滑。但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注員工的價值觀認同和德性維度,特別是在招人和晉升兩個時段,要以德為先。

管理要做的事情是讓他沒有機會犯錯,而不是去賭他不犯錯。理解管理的過程是不斷關注人性的過程,改進管理關係到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

在講座的最後, 陳老師建議在座的女性企業家們,首先可以多花時間給自己的小孩,他們才代表未來,耐心地去理解年輕人的過程,也是自己學習成長的過程,絕對不會有任何浪費。其次,在改進管理關係方面,要懂得自己決定了每個人的績效,當你覺得你的下屬不對的時候,要多多反思自己的不對,一定要把自己調整好,這就是管理有魅力的地方。

管理通過把人跟物組合在一起做事,但不同的管理者利用同樣的人和同樣的物,最後做出來的事是不同的,管理的魅力正來源於此。陳老師總結道,希望大家能夠意識到管理的價值和魅力,並祝願大家在木蘭學院五天的課程中有所收穫、有所成長。(本文完)

注:本文由秦雅萌 整理,張彤 修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