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的艰难海外拓展之路

在国内共享单车大热之时,ofo海外拓展之路再受挫,近日,ofo小黄车宣布,正在着手逐步关停在澳大利亚的业务。这距去年10月11日ofo小黄车官方宣布正式进军澳大利亚不到1年时间。

ofo的一位发言人表示,退出澳大利市场是公司作出的战略性决定,将以国际视野聚焦优先市场。ofo小黄车将在未来的60天内,逐步结束公司在澳大利亚的运营,ofo共享单车将逐步从街道上移除,放置在仓库中。

共享单车的艰难海外拓展之路

在澳大利亚市场,失利的不只有ofo小黄车,2018 年早些时候,总部位于新加坡的 oBike 公司就宣布退出墨尔本市场。还有另一家名叫 Reddy Go 的澳大利亚本土共享单车企业也与ofo同时宣布将退出市场,告知用户公司正在重组“商业模式,并计划向每个会员免费赠送两辆自行车。

与在国内的大热不同,共享单车在海外的拓展举步维艰。根据华盛顿邮报称:“共享单车入驻美国市场的时间没有超过一年,但是存在的盗窃和破坏事件屡屡发生”。华盛顿一直是美国繁华地带,并且作为美国首批自由停放型共享单车的实验地区之一,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只需要花费1次1美元的廉价租金就可以免费骑行两个小时的行程。

共享单车的艰难海外拓展之路

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融入社会,但是随处可见的被破坏的单车,有的甚至在小溪里、高速公路上都有被遗弃单车的残骸,几乎是其他国家共享单车的翻版。对于共享单车公司而言,共享单车的损失达到5成时将造成致命打击,而在华盛顿特区,已经有许多共享单车公司损失超过50%的单车。

共享单车的艰难海外拓展之路

而这些“消失”的共享单车:一方面是人为的破坏或者是使用者绕过支付环节,直接将车辆偷走或者搬回家。不少使用者已经破解共享系统,逃避共享单车的商业用途。比如:钻预付信用卡的空子、将没有妥善锁好的单车骑走、破坏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等等。

共享单车的艰难海外拓展之路

虽然这些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尝试修复关锁功能和GPS的定位跟踪功能,但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无法立即解决当下的问题。

共享单车的停放问题一直存在巨大争议,ofo进入华盛顿大学后,问题就变得尤为明显,校园内ofo车辆随意乱放,破损的共享单车无人修理也无人拖走,严重扰乱校内学生的生活坏境。校方最终在2017年11月发布公告,全面禁止共享单车进入校园。

经过多次交涉,校方给出相应的方案:允许进入,但要给校方缴纳费用,还要为校内学生和员工提供50%折扣,并允许学校“在任何时间出于任何理由或无理由扣押任何自行车”。校方还要求设立地理围栏,让共享单车停放在被允许的地方,而不是随意摆放。

共享单车的艰难海外拓展之路

西雅图是美国蓬勃发展的科技之城,也是美国交通最差的城市之一。

当共享单车出现时,西雅图将它看作是解决交通问题的好办法。无桩式共享单车不需要任何基础设施,也无需任何站点。只要引进这座城市,利用手机GPS功能,手机会告诉你哪里有共享单车。到达目的地之后将车锁好,留给下一个使用者就行了。

西雅图政府和居民本对共享单车的期望是绿色、健康、公平、便宜。但是事实上,随着10000辆共享单车进入这座城市,现实似乎背离了当初的愿望。成千上万的共享单车成了“阻碍者”。

共享单车的艰难海外拓展之路

西雅图交通部门收集到的反馈显示:许多车主指责那些共享单车刮花他们的私家车;道路周边的人行道被无理“霸占”;公园里只要有空地都有共享单车,破坏生态之美;被破坏的共享单车无人修理既难看还破坏坏境。

这直接导致一些人们对共享单车的反感,从而出现了一批破坏者,他们剪断刹车线,把共享单车直接停放在公共汽车站前,阻碍交通运行,还有些人直接把共享单车扔进河里。他们试图用他们的行为方式阻碍共享单车在这座城市里的发展,增添了居民对它的反感。

共享单车的艰难海外拓展之路

曾担任华盛顿州交通部部长的道格·麦克唐纳(Doug McDonald)向西雅图交通部门投诉:“整个城市正开始变得像一群行为不端的7岁孩子的后院,而共享单车公司拒绝自己把东西捡起来”。

在国外,共享单车举步艰难,曾经在欧洲市场成功吸引近15万用户的香港共享单车公司GoBeeBike,因为大量自行车遭到破坏以及非法停放不得不关闭了法国城市所有运营业务。新加坡的oBike已经进入清盘状态。

ofo、摩拜等国内共享单车大佬在海外的拓展之路还能走多久,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