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志願,一定要在紙打好稿,網上填完就提交,否則會顯示登錄超時

去年,一個親戚孩子用我家的電腦填志願。

他沒有提前選好,打開志願填報系統登錄後,邊選邊填,12個志願,72個專業,持續了近兩個小時,才全部填完,可是點擊“提交”按鈕後,屏幕上卻顯示“登錄超時,提交失敗”。重新打開後,原來填好的志願全沒了。

我說,“那就重新再填一遍吧!”孩子說:“只記住了幾個學,其他都沒記住!”

“那就只好重新再選了!”我說,“這次你先記到紙上,確定好了,再填到系統上。”

於是孩子又重新翻看招生目錄,重新查看各學校近幾年錄取分數線,重新選擇專業,又折騰了兩個多小時,總算選好了。

這次打開志願填報系統,登錄後填報提交,屏幕顯示“志願提交成功”,我們的心才一塊石頭落了地。

填志願,一定要在紙打好稿,網上填完就提交,否則會顯示登錄超時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是因為:網上填報志願,考生打開系統登錄後,就相當於考生在和系統對話,你的話就是你填的志願,“對話”就是把填好的志願提交,系統收到你的“話”後,就會自動保存到服務器,這樣就完成了填報;如果你登錄系統只填寫,不提交,那你填寫的內容實際上就還在你的電腦緩存中,並沒有發送到志願填報系統的服務器上。大家都知道,志願填報系統不僅僅是在和你一個考生對話,而是同時要和很多考生對話,你長時間不提交,進入系統的通道就可能被後來進入的考生佔據,也就是,你和系統的聯繫通道已被他人打斷,你再發送時,系統當然就收不到你的信息了。要想再提交,只有第二次再登錄,重新打通對話通道才行。

填報時間長,不僅會造成志願填報失敗,浪費了時間,精力,最為關鍵的是,第一次選擇的志願大多是憑“第一感覺”選出來的,這樣的志願可能是與你個性潛質最適合的。這是因為,“第一感覺”,有的人也叫“直覺”,較少有外界(外人)的干擾,反映的往往是自己內心最真實感覺,這種感覺的產生,是自己內心深處的個性潛質和外界事物碰撞產生的火花,與個人興趣、愛好最相適應。因此,考生選擇志願,“第一感覺”最重要,這種感覺下選出來的專業,學習來會更有興趣,更順手,更容易出成績,是考生未來事業成功的前提和礎。而再次選擇甚至和他人反覆磋商確定的志願,摻雜了太多的外在成分,甚至與考生自己的興趣、愛好完全相背,這樣“被志願”下選擇的大學專業,考生學習來就不會感興趣,會越學越沒有動力,當然將來就較少有偉大的建樹!

填志願,一定要在紙打好稿,網上填完就提交,否則會顯示登錄超時

因此,現在分數下來,確定志願,考生一定不要人云亦云,把志願交付所謂的專家、名師等他人,包括自己的父母,一定要有自己的“老主意”!咬定“自願(自己相中的志願)不放鬆,任爾東南西北風!選自己的志願,讓他人說去吧!

哎,最後再重新提醒一下考生朋友:選志願,第一感覺最重要,先在紙上打草稿,確定了,打開系統填完就提交!

填志願,一定要在紙打好稿,網上填完就提交,否則會顯示登錄超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